831停售前的那一波投保的非标体核保结果陆续出来了,为什么核保需要这么长时间?停售前的节奏就是这样的,保司积压的单子太多,而非标体也会选择同时投好几家公司的,核保老师的工作量超大。
目前,在出结果的单子里,只有一张单是以标准体承保,不管是出于自身的完美主义还是出于对客户利益最优,当然是希望都能标准体承担,但是理性上其实也清楚,有一些体检报告能除外责任承保已经是很好了。
标准体承保的那张单子,其实自己是做了一些努力的,看完并整理了客户近两年的报告,时间上按照由远到近的顺序上传文件,按照同样的顺序写了一份情况说明,说明文件上有时间有检查报告的数值。不同医院的标准值有些差异,查了相关的指标数据,客户的数值处在边界范围,特意说明了这一点。
就那一份说明,应该能给核保老师节省不少时间,尤其是最近他们的工作量如此巨大,中秋节都在加班加点核保。也希望核保老师看到如此有序有条理的告知文件后能给与标准体通过。当然最后的核保结果确实没有让我失望。
如果我只是机械式地把客户发给我的文件直接上传,不整理也不写说明,那核保结果会是一样吗?真不好说,至少会让核保老师看得比较费劲。当然客户也并不一定知道我做了这些,知不知道也不要紧,只要结果是好的就行。
周末听郑博士的课,他提到:一个优秀的顾问想要在寿险行业长期发展,一定要有他的护城河,#寿险服务顾问的护城河不是产品也不是所做的方案·而是具备很强的市场洞察力。
而这个洞察力指的是一个人发现规律、问题和趋势的能力 ,包括关注细节、发现变化的能力。对于客户来说,他选择的不只是一个产品,更多的是服务他的这个人。
我在想,那我这个算是护城河吗?应该不完全算,但是却也能很自信地说,市面上能做到如此的顾问并不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