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深夜自问:你真的活出了人生的意义吗?

深夜自问:你真的活出了人生的意义吗?

作者: 我是一秒1943 | 来源:发表于2024-09-01 11:32 被阅读0次

    你是否曾在夜深人静时,感受到一种难以言说的孤独?是否曾怀疑过,自己是否真的活出了人生的意义?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你并不孤单。因为在这个看似热闹非凡的世界里,我们每个人都在寻找那份属于自己的意义感。

    《养育你内心的小孩》的作者丛非从告诉我们,寻找意义感的旅程,其实是一场与自我的深刻对话。

    01体验到意义感的唯一方式就是,跟你的感觉在一起,跟着你内心的感觉去生活。

    孤独是因为跟自己的感觉隔离了。情感是我们跟这个世界连接的唯一方式,如果你无法专注于你的情感体验,你就会体验到跟这个世界失去了连接。因此,克服孤独的方式就是,感受你内心的情感。

    孤独与意义相对。人生的意义就是爱,就是活出自我。实际上,你有很多时候都体验过,但你没有留意。有一个现象可以判断你是否在为某个客体投注爱:幸福感、喜悦感、开心。

    你可以问问你自己,回顾你的前半生,你开心过吗?幸福过吗?喜悦过吗?满足过吗?

    如果你活到现在,从来没有感受过开心,那你可以申请吉尼斯不开心纪录了。要知道,这和一直都很开心一样难。

    在爱的过程中,人会感觉到满足感,那是一种很深的喜悦。有的人说被爱也会让人开心,其实不是的。

    坦然接受被爱的人才会感觉到开心,不能坦然接受被爱的人只会在被爱的时候感觉到恐慌、陌生,想要逃离。坦然被爱,这种行为本身就是给付出爱的人的一种回馈。你的开心就足以让真正爱你的人感觉到满足。

    爱让人感觉到满足。爱是一种状态,这种状态人人都有。连街边最可怜的人都有能力给别人爱。连最无能的人都会有喜欢做的事、热爱的事。比如说你玩手机的时候,你很陶醉、很开心,那么你此刻就在爱。

    有人觉得玩手机的时候很空虚,一点儿都没有意义。当你体验到空虚的那一刻,你并没有享受手机,你只是在理性地评判自己:这是浪费时间,这是堕落,这是不对的。你拒绝感受自己那一刻的情感体验。

    所以,活出人生的意义的第一步就是,你需要去回忆哪些事让你开心、幸福、满足、喜悦。你曾经对这些事很有感觉,但是你可能没有在意过。对这些事的回忆和标记可以增强你内心的确认感。

    有的人有过很多开心和满足的体验,却从来没有把这些当一回事。你也可以问问自己:开心对你来说是重要的吗?在你的世界里排第几呢?

    对很多人来说,开心并不是最重要的。因为开心是一种感受,而很多人很难重视自己的感受。更多时候,人会执着于是否做对、是否应该,而非是否开心。

    因此,增强意义感的第二步就是,尽可能地把你的体验放到第一位。对你来说,是否有满足感比是否正确更重要。当然,你不要在所有时候都把感觉放在第一位,你只需要在社会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地把你的体验放到第一位。

    第三步,去做更多。当你的体验变得更重要的时候,你就可以去做更多这样的事了,你就有了更多满足感。

    一个人内心的冲动,就是他真实的自己,是他真实的快乐,那是他感觉所在的地方。当你为自己内心冲动而活的时候,你就会觉得活着是件幸福、踏实、快乐的事。

    所以,如果你想活出你自己,活出你的生命力,其实就是找到你内心的感觉,找到你的冲动,唤醒你对这个世界的爱。而快乐可以治愈空虚感。

    人的快乐有三个层次。你可以跟着这些感觉,一步步寻找更高层次的感觉、快乐和爱。

    第一档的快乐,是感官刺激的满足。

    当你跟随感官的冲动,刺激你的眼、舌、耳、鼻、皮肤等,你会感觉到一种很原始的快乐。包括吃好的、喝好的、睡好的、熬夜追剧、旅游看风景、游乐场玩、烟酒茶咖啡瘾等,这些都非常刺激。尤其是追剧的刺激,它会把你置换于一个丰富的故事场景中,在幻想中感受到了全方位的感官刺激。

    这些感官的刺激很有满足感。你只要跟随你的欲望,在现实允许的范围内,最大化地满足自己就可以了。

    可是现在的人有时候很克制自己。想吃的时候不让自己吃,因为会长胖;熬夜追剧的时候要骂自己,因为伤害身体;想去旅行要用钱限制自己,因为不能浪费钱。

    克制自己固然有好的地方,能让人在现实层面越来越好,但一直克制的结果却是,一直得不到满足感,渐渐迷失了自己。我也同意人不应该放纵自己,但我觉得人应该在安全范围内最大化地放纵下自己,才能感受到快乐。

    健康的状态就是:有时候放纵,有时候克制。

    第二档的快乐,就是情绪被照顾的满足。

    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克制自己的感官冲动呢?当你产生焦虑、罪恶感、自责等负面情绪的时候。这时候你可以选择优先照顾自己的情绪而不是感官。

    打游戏是一种感官刺激,很爽。但是打游戏很焦虑,那怎么办呢?你要放下游戏,开始去学习。这时候你还是保持了克制,在克制过程中你会感到焦虑被安抚了的愉悦感。你保持克制不是因为“学习是对的”这个道理,而是你想做点儿什么来安抚自己的焦虑。同样,你选择健身、早睡、节食,都无关于对错好坏,而是因为这些能安抚你的焦虑,带给你满足感。

    有时候你会感觉到体内有些负面的情绪,你很难受。但是我要恭喜你,这时候你拥有了快乐的机会。当你的愤怒被在意了,焦虑被安抚了,恐惧被照顾了,低价值感被安慰了,孤独被陪伴了,这时候你会感觉到一种满足感。你的情绪有多强烈,你的情绪被照顾后就有多满足。这就是情绪被照顾的满足。

    情绪的被照顾有两个方向:一个是自己照顾自己,一个是邀请别人照顾。这两个方向都有同样的前提:你的情绪。这非常重要。只有你觉得自己的情绪是件重要的事,你才愿意花心思去照顾它。

    有的人会在自我脆弱的时候渴望亲密,想谈恋爱,想让对方爱自己、想要被在乎、被关注。实际上渴望亲密,就是人想要有一个人可以安抚自己的情绪。

    当你的情绪被照顾,你会体验到你在爱自己,会感觉很踏实。

    第三个层次的愉悦感,就是精神层面的愉悦感。读了一本好书、听了一节好课、有了一个灵感、做成功了一件事情、做了一个公益项目等,这时候你会感觉到自己的人生在升华,会感觉内心特别有成就感、意义感、存在感,这是第三个层次的愉悦。

    情绪除了被安抚,还可以学习和被思考。在学习和被思考中,你会得到升华的精神快乐。

    当你焦虑的时候,你可以去学习、工作、健身,安抚自己的焦虑,这是第二层次的情绪愉悦。但如果你去思考背后的心理过程,你发现到了焦虑深处的恐惧,你就得到了升华,感受到了生命的伟大和自己的艰辛,你就得到了精神层面的快乐。

    当你孤单的时候,你可以通过喝酒去排解,酒精刺激了你的神经,你在寻找感官快乐;你找人陪伴,你在照顾自己的情绪,得到情绪层面的快乐;你决定了去面对,你就跟孤单待着,思考孤单,领悟自己为什么会孤单、孤单带给自己的意义,你就得到了升华,感受到了精神层面的快乐。

    思考、读书、听课、心理咨询、与他人聊天、冥想、艺术等方式,都可以让你收获一些关于自己和这个世界的感悟。你去践行这些感悟,去做公益、帮助他人、创作、做项目,你对他人和事情投入你的爱,你也可以得到很大的满足。那是你人生意义的所在。你会体验到一种存在的满足感,那是你精神层面的快乐。

    02意义感来自过程,而非结果

    我有一个朋友曾问我:“你觉得我学心理学,多久能变得跟你一样厉害?”

    我想了想,告诉他:“如果你学的目的是变得跟我一样厉害或比我厉害,那你需要去思考一下你为什么要学。毕竟,为了追求某种结果而做某件事,一开始就注定了它的艰辛。”

    我学心理学的十几年里,很少会去想要变得多厉害,更多的是在思考如何把我内心的感受和想法表达出来,分享给别人。我也在思考人性的奥秘,思考它是多么神奇。在这个过程中,“变厉害了只是一个顺其自然的结果。”

    为了追求意义而去做某件事跟为了寻求别人的认可而做不同。这种成就感是你去做了,你就感觉很好,不需要通过别人的认可来证明什么。追求价值感的时候会总盯着结果,而追求意义的时候则是沉浸其中。

    比如说看一本书。如果你总是忍不住想看看还有几页,希望这本书薄一点,自己看得快一点,好尽快看完,你追求的可能就是“我看完一本书”的价值感或“我要掌握知识,避免被淘汰”的安全感。但如果你希望这本书再长一点,最好别结束,或者你不在意这本书有多厚,你就是在享受读书,你体验到的就是意义感。

    如果你在做一件事,是为了某个结果而做,为了赚钱、名誉、稳定或其他,而非享受这件事情的过程,你就会很辛苦。这种辛苦就是,你随时都在担心,结果没有达到预期怎么办?当你遇到挫折时,你会焦虑,完不成怎么办?当你不喜欢这中间的过程的时候,为了结果,你会逼自己。在这样的过程中,你会忽视自己真实的感受和内心的声音,效率也会变低。

    如果你是享受这个过程的,就会变得不一样。当你去做事的时候,你就是开心的。至于结果,那是其次。有个好的结果固然很好,没有好的结果,你也想去做一做试试。那么,这件事你做起来就是轻松、自然、专注的,反而可能做得更好。

    结果有时候就像是握在手里的沙,你越是想握紧,能握住的反而越少。

    当然,我不建议你强行享受这个过程。享受也是个结果,它是底层需求被满足后的结果。一个人之所以更在乎事情的结果而非过程,是因为这个结果里寄托了很多需求。

    比如说安全感。一个人会觉得,如果他做不出好成绩,他就会有危险。如果他赚不到钱,他就会饿死。

    比如说自由。如果他没有把孩子教育成第一名,让他考所好大学,他将来可能就得一直养着他。

    比如说价值感。如果他不能像某某一样优秀,他就不被人喜爱了,就是不好的了。

    想象一个处于饥饿状态的人,他最想干的是什么呢?他不会去考虑怎么玩,怎么约会,怎么做好工作;他也不会去想是否喜欢这个食物,它都有什么材料,是怎么做的。他只想有东西吃,并赶紧吃。他的饥饿状态越强,想找东西吃的动力就越大。

    吃饱了以后呢?他就有动力和精力去干别的了。他会想去好好爱他所爱的人,想去做他真正想做的事。

    内心匮乏的人追求结果,内心充盈的人追求过程。忙着生存的人追求结果,享受生活的人追求过程。结果满足的是人的匮乏,而过程满足的则是意义。

    有的人在亲密关系里说“不求天长地久,但求曾经拥有”,在做事情的时候会说“只问过程,不追求结果”。说这些话的人已经相信自己是安全、自由的,结果是好的,才会有精力去关注过程。

    当你无法聚焦过程、喜欢过程的时候,你就需要先问问自己,此刻你缺了什么,让你执着于结果?

    03从意义的层面改善关系

    当你在乎一个人时,就会有想留住他的冲动。留住一个人的方式有两种:

    剥夺他的安全感,让他离不开你;

    让他觉得被吸引,从而留下来。

    有的父母改善跟孩子关系的方式就是剥夺他们的安全感。比如说,青春期的孩子很叛逆。这个时期的孩子,其实部分安全感被满足了,这是父母好的部分。然后,这个时期的孩子有了自由的需求,并且相信自己能做好一些事,想去尝试。而很多父母对此很恐慌,就企图剥夺他们的安全感:惩罚、威胁他,让他体验到做自己是危险的。

    实际上,这样的做法是无法有效改善关系的,只能让孩子退回到底层需求去。有效的方法是在意义的层面留住他,是帮他发现更爱的部分,发现你们共同热爱的部分。

    婚姻关系也是如此。有的人通过剥夺对方安全感的方式,企图留住对方,比如说用分手、离婚威胁对方,指责、贬低对方,告诉他如果他出轨就会怎样怎样。这样的方式的确会让对方内心有所恐惧,而被留住一时。

    但真正长久的关系必须要两个人找到共同的热爱。你需要去发现你们之间的共同话题,享受你们彼此的生活,一起探索这个世界。不一定是去旅行,也可以是去发现生活中点点滴滴值得享受的部分,——一起打游戏,一起看电影,一起研究育儿,一起研究麻将和电视剧,这些都可以是彼此的意义。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你要活出自我,活出意义来。

    真正的幸福,不在于你拥有多少,而在于你能感受到多少。

    当你在繁忙的一天结束后,能够静下心来感受那份宁静,那是一种多么美妙的体验。你的内心充满了平和与满足,你知道,这就是生活的真谛。

    生活的意义,并不在于外在的成就,而在于我们如何与自己的情感相处,如何在爱与被爱中找到满足。当我们能够坦然接受自己的情感,我们就能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那么,你准备好了吗?准备好放下社会的标签,去追寻那个只属于你的内心世界了吗?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那么下一步,你打算怎么做?

    在这个探索的旅程中,不妨让我们以一位智者的名言作为结尾:“人生的真正意义,不在于活了多少年,而在于活得有意义。”现在,留给你的问题是:你愿意花多少时间去聆听自己的内心,去追寻那份独一无二的意义呢?

    内容来源参考书目:《养育你内心的小孩》丛非从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深夜自问:你真的活出了人生的意义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ecrk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