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是一部浙商的成长创业史。风起云涌,跌宕起伏,波澜壮阔,他们与改革开放历 史进程同呼吸共命运。
从草根起步,成长于改革开放,以拼搏圆梦。40年来,作为当前中国第一商人群体的浙商,用勤劳与智慧创造出了灿若星空般的神话。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在这样一个时间节点上,让我们一同回顾浙商群体激越拼搏、追梦前行,令人难忘的时刻。
![](https://img.haomeiwen.com/i15675267/21783bb74f724039.jpg)
中国第一批个体工商户
从1980年12月11日到1979年11月1日,再到1979年10月25日;从温州章华妹到温岭周德清,再到最新发现的新昌梁爱娟……改革开放以来,全国现存最早个体工商户执照核发时间一次次提前。
在新昌县市场监管局的展厅,这张发黄的执照原件,编号为“新工商证字第001号”。据年届九十的该局退休人员求宝兴老人回忆,营业执照的主人梁爱娟当时在新昌县城关镇西街(后改名为“县前巷”)摆了一个摊,以卖当地小吃春饼为主,刚申领营业执照的时候差不多五十岁左右。
卖春饼的梁爱娟、理发的周德清、卖纽扣的章华妹,他们是改革大潮中的“普通人”,“最早”是偶然,背后是奔涌不息的改革大潮中创业创新大军,这些“偶然”恰恰是改革开放的必然。
影响:“最早”的不断刷新,恰恰说明了当年的改革开放顺应民心和实际,验证了基层是改革创新的源泉。
鲁冠球:承包乡镇企业第一人
1982年的一天,杭州萧山召开会议,传达中央关于在农村实行农业承包责任制的政策精神,鲁冠球就坐在台下。“听到县委书记说乡镇企业也可以实行承包责任制,我立刻站起来,大声说,我要承包!”
为了获得更大的自主经营权,鲁冠球决定以自家地里的龙柏苗木折价2万元作抵押,与乡政府签订了承包合同。自此,“万向”成了国内率先实行个人风险承包责任制的乡镇企业。
事实证明,鲁冠球的眼光和气魄没有错,承包的第一年,厂子就超额完成154万元。在随后的1984年和1985年,鲁冠球的厂子年年都超额完成任务。他坚决主张在承包责任制中,只要经营自主权,不拿奖金。
影响:正是当年的大胆一搏,让全国的老百姓开始知道一个名叫鲁冠球的,说着浓重浙江方言的乡镇企业家。
“胆大包天”王均瑶:私人包机第一人
王均瑶16岁那年便离开家乡——温州龙岗,在长沙一带跑五金和印刷 业务,赚点小钱。1989年春节前夕,由于忙于跑业务,王均瑶忘了提前买回家的火车票,到了小年夜,坐不上火车了。他和其他几个被困在长沙的老乡聚在一起,商量着无论如何都要赶回家去过年。大家一合计,最后包了一辆大巴回家。
去温州的山路不好走,汽车在1200公里的漫长山路中颠簸前行,把一伙人累得够呛,王均瑶随口感叹了一句:“汽车真慢! ”旁边的一位老乡挖苦说:“飞机快,你包飞机回家好了。”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大半年的奔波之后,1991年7月28日,25岁的王均瑶首开中国民航史上私人包机的先河,承包了长沙至温州的航线。随后他创办了中国首家民营包机公司——温州天龙包机有限公司,先后开通50多条包机航线。2002年8月,王均瑶又出资1.25亿元参与重组武汉航空公司,这是民营资本首次进入我国航空公司。
南存辉:打响中国民企的品牌保卫战
1994年,施耐德提出意向收购正泰80%的股份。“刚听到消息可高兴了,外国人给我们提供技术,教我们培训,帮我们提高竞争力,多好。”南存辉特地请了礼仪小姐,拿着鲜花在机场迎接,施耐德业务员一出机舱就热烈欢迎。没想到,业务员回去后,第二天就把正泰给告了,说正泰产品做得和施耐德太像了。合作不欢而散,但南存辉第一次知道了什么叫外观专利,什么叫知识产权。从此,南存辉更加重视起自主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
此后,施耐德开始一边控告正泰侵犯知识产权,一边与正泰商谈控股意向。从1994年到2007年,施耐德起诉正泰24次,提出的控股价码越来越高。2005年,施耐德再次起诉正泰,正泰积极应诉,还提出了反诉。两年后,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做出一审判决,施耐德专利侵权成立,赔偿正泰3.3亿元人民币,这是中国知识产权案诉讼史上的最高价。
至此,南存辉结束了一段历史,一段中国品牌屡遭跨国巨头围堵的尴尬历史。
影响:他隐忍坚守,韬光养晦、卧薪尝胆,最终与世界500强决战,赢得了浙江制造的江湖地位,从此开辟了实业浙江的新境界。
王振滔:“三把火”为温州鞋业正名
1987年8月8日,杭州武林广场。5000多双温州鞋打着“劣质”印记,被扔进熊熊大火。顿时黑烟冲天,久久不散。此时,王振滔正在武汉回温州的车上,正盘算着进一批皮鞋回湖北鄂州卖。第二天,他刚一进家门,合伙人的电话就来了:“出大事了,我们的鞋全被没收了!”这把火,烧醒了王振滔和所有的温州人。
12年卧薪尝胆后的王振滔,大胆决定为温州鞋正名。1999年12月15日,杭州市郊中村。一片空地上,两千多双假冒奥康的皮鞋,小山似的。王振滔手持火把,奋力一扔,大火呼地腾起,熊熊火焰映红了半边天。“这把火可以写进温州的历史。”时任温州市市长钱兴中兴奋地说。当天,温州鞋企齐聚杭州,举办中国鞋都温州名优鞋展销会,“温州制造”集体亮相。
“这把火把我们憋了许久的气吐出来了。”那一刻,王振滔千般滋味在心头。出乎他意料的是,“这把火,烧红了我们温州鞋。”
2007年8月8日,时隔20年,王振滔再次在武林广场举起了火把,这次点燃的是“诚信之火”,在场温企共同按下“诚信宝鼎”的燃火按钮。
影响:三把大火,洗去温州鞋业曾经的耻辱,孕育出温州鞋业今日的辉煌。
“汽车疯子”李书福:大胆抄底“蛇吞象”
2007年年中的一天,李书福到香港,找到此前参与吉利收购锰铜项目的核心成员张芃,进行了一次有关收购沃尔沃的深谈。这是李书福第一次跟张芃提到沃尔沃。在张芃看来,以当时的国内外环境,想收购沃尔沃“只是想想而已”。
2007年9月,李书福让张芃写了封英文信,表达吉利对收购沃尔沃的兴趣,李书福署了名,发到了美国福特汽车总部迪尔伯恩,很快收到了福特的正式回复:对不起,沃尔沃不卖。
但李书福没有灰心。2008年,金融危机在全球蔓延。在这一大背景下,著名的投资银行法国洛希尔银行董事会在经历了几番争辩和讨论后,最终决定接受吉利“沃尔沃项目”。
2010年8月,一个只有20多年历史的中国民营企业,居然成功地从福特汽车公司手中,以18亿美元收购了沃尔沃汽车公司100%的股权。
影响:中国诞生了第一家跨国汽车集团、拥有了第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名车品牌,中国民营制造业完成了迄今为止最大手笔的海外并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