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在家给孩子辅导学习,发现了一个问题:每次孩子出现错误的时候,都非常紧张,特别抗拒。我一直在追问原因,现在终于有所领悟。
一、孩子的烦恼
孩子最近在学习《汉语拼音》,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的学习,已经结束,现在要求全部能读会写。开始的时候,抄写需要8分钟40秒,默写需要12分钟,现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描写能够稳定在7分钟30秒。因为要保证书写质量,这个时间还不错。但是,一旦出现错误,她就很不开心。突出的表现是否定,仿佛一个错误就是全都错误了。二是焦虑,一旦出错就比较担心,害怕受到责备。三是气馁,出现错误就不想再次进行尝试了。
经过思考,我有一点思考。孩子出现了错误,觉得理想和现实之间有差别,不符合自己的预期,所以会不开心,会自我否定。孩子担心出错后,会被批评,所以焦虑。不想再次尝试,本质上是一种逃避行为。这些问题说明,孩子并不理解学习。她以为先学习,然后就能得到一百分,她不清楚这中间还有一段路程需要走。心里存了奢望,以为扎了几天马步,就能成为武林高手一样。学习不是演戏,需要让孩子明白预习--学习--测试--改错--练习的整体过程。这个环节,本身不是说一句话就能完成的,需要设计一系列的活动,让她理解。
二、错题的价值
(一)错题缩小学习范围。
第1遍默写:我们听写了23个声母,24个韵母,16个整体认读音节,共计63个个字母。默写用时,11分钟40秒。第1次批改:发现4个错图。第2次默写:我们用时30秒,写了4个出错的字母。第2次批改:内容全正确。我们通过默写--批改--默写--批改的方式,进行学习,共计消耗时间12分钟10秒钟。
如果,我们不是去定位错误的话,只能全部重新检查。也就是说需要再次消耗11分钟40秒的时间。这相当于,我们要比现在的时间多花11分钟10秒。浪费时间,同时会消磨学习的兴趣和意志,这都是无效的学习时间。
(二)改错有助于探索真正的错误。
表面看起来,写错了是不会,但是其实还有更加深层的原因要去探索:为什么不会。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得出不少经验。开学初期,因为双减政策的影响,我不确定晚上学习的具体目标,没有理清楚是一点不做,还是适当做点,还是大量练习。学习目标的定位不清晰,导致我不知道如何进行辅导。学期过半,我不清楚到底是否会进行测试,试卷是一点不做,还是适当做点,还是大量练习。学习时间,我也需要测试,到底应该是一半个小时,还是一个小时,还是两个小时。那种方式更加适合孩子,这些问题都需要在测试中找到具体的数据。孩子不会师因为上课没听,还是预习不够,还是因为练习力度小,这些都需要经过测试。
三、名人的错题
没有人是能够一次成功的。有人说王勃写《滕王阁序》,其实是在家中先写好了文章,不过到了地方,临时默写了一遍。爱迪生,发明了商用电灯是经过了一系列的失败。这些都告诉我们,没有人能够轻轻松松成功。有想法很容易,但是想要行动,就需要具备实验精神,反复进行测试。一直到,我们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和节奏,然后反复打磨和升级学习方法,最后取得理想成绩。
四、总结
我们的学习,一是为了学习必要的基础知识,二是为了能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三是为了给孩子培养受用一生的素养。出错是难免的,只要错误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只要我们勇于面对问题,积极分析问题,及时解决问题,我们的学习就会真实发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