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班第三次作业
1)依韵:韵脚与原诗韵脚所用韵字在同一韵部而不必用其原字。也称“同韵、和韵”。2)步韵:韵脚用原诗原韵原字,而且所用韵字先后次序也必须相同。也称“次韵”。3)用韵:韵脚用原诗原韵原字,但所用韵字先后次序不必相同
这是今天的讲座一部分
看着有点懵,需静下心来好好理解体会,红楼梦中的诗词值得品鉴。
分韵诗在使用的过程中形式灵活,并不拘于以上特征。如初级班时,我们讲义中有一首王维的例诗《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从“得青字”三字,我们便可知道这是一首分韵诗。而作者所拈得的韵字是放在了第二句的。
分韵在多数情况下,也是“限韵”,如以上三首,因为限定了三个韵部,也可以称之为限韵。
所谓“限韵”,一般是指限定几个特定的韵字作韵脚。如红楼梦里“海棠结社”一节,大家用“门、盆、魂、痕、昏、”字作韵脚分别赋诗,便是典型的限韵:
咏白海棠诗六首
斜阳寒草带重门,
苔翠盈铺雨后盆。
玉是精神难比洁,
雪为肌骨易销魂。
芳心一点娇无力,
倩影三更月有痕。
莫谓缟仙能羽化,
多情伴我咏黄昏。
(探春)
珍重芳姿昼掩门,
自携手瓮灌苔盆。
姻脂洗出秋阶影,
冰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
愁多焉得玉无痕。
欲偿白帝凭清洁,
不语婷婷日又昏。
(宝钗)
秋容浅淡映重门,
七节攒成雪满盆。
出浴太真冰作影,
捧心西子玉为魂。
晓风不散愁千点,
宿雨还添沼一痕。
独倚画栏如有意,
清砧怨笛送黄昏。
(宝玉)
半卷湘帘半掩门,
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
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
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
倦倚西风夜已昏。
(黛玉)
神仙昨日降都门,
种得蓝田玉一盆。
自是霜娥偏爱冷,
非关情女亦离魂
秋阴捧出何方雪,
雨渍添来隔宿痕。
却喜诗人吟不倦,
肯令寂寞度朝昏。
(湘云)
蘅芷价通萝薛门,
也宜墙角也宜盆。
花因喜洁难寻偶,
人为悲秋易断魂。
玉烛滴干风里泪,
晶帘隔破月中痕。
幽情欲向嫦娥诉,
无奈虚廊夜色昏。
(湘云)
以上作品相互之间又可看成是步韵。
分韵诗的形式比较灵活多样,把一个韵部的韵字分给诸人分别赋诗,也是分韵诗的一种常见形式。在这种情形之下,才思敏捷、首先成诗的作者,其所用韵字,其他人便不可再用,只能选择剩余的韵字。
关于这方面,记载比较早的,是南朝曹景宗的故事:《南史·曹景宗传》有如下记载:“景宗振旅凯入,帝于华光殿宴饮连句,令左仆射沈约赋韵。景宗不得韵,意色不平,启求赋诗。帝曰:‘卿技能甚多,人才英拔,何必止在一诗?’景宗已醉,求作不已。诏令约赋韵。时韵已尽,唯余‘竞’、‘病’二字。景宗便操笔,斯须而成,其辞曰:去时儿女悲,归来笳鼓竞。借问行路人,何如霍去病?。帝叹不已,约及朝贤惊嗟竟日,诏令上左史。
这里的“连句”,也就是“联句”,曹景宗所用的两个韵字,也可看作是“分”得的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