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社会人,在社会学中,社会人指具有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的完整意义上的人,与“自然人”相对。通过社会化,使自然人在适应社会环境、参与社会生活、学习社会规范、履行社会角色的过程中,逐渐认识自我,并获得社会的认可,取得社会成员的资格。
其实,你不必太合群社会人不仅体现在行为上,也体现在意识上。人都是群体生物,一个人如果一直脱离团体,与他人没有交流,分享,就会感到孤独。所以人总是不自觉地就加入了很多团体,比如说你的家庭团体(这个无可避免),朋友团体,队友团体,师生团体等等。
脱离了团体,脱离了别人,人甚至无法正常生活,无论是心理上还是日常生活。脱离团体总是孤独且不美好的。
那么,把自己变得合群真的那么重要吗?
以我自身为例,最近我就遇到一桩烦心事。为了完成暑假的课外调研活动,我和另外四个同学组了个队,成立了一个课外调研小组。在小组组建之前,我们组就确立了“大家伙儿要认真做这次报告,做得好就拿去参赛”的宗旨。小组刚建好,大家都踌躇满志,信心百倍。由于假期有一段时间,大家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于是调研也就被推到了假期后半段。受不了这种拖拉的我就开始组织各位开始干活儿了,于是就在群里征询了一下大家的意见,看看大家什么时候有空,来讨论一下具体调研事项。可结果出乎我意料。
消息发出去后,半个小时后,L:可以,晚上有空。过了一个小时,F:我一天都很闲。一个半小时,R:朋友不约就有空!俩个小时后,J:嗯。
我愣住了,顿了一下,开始安排,明晚九点大家来讨论一下吧。其实这个时间点已经综合考虑了各个方面,我觉得这个最合理了。然后第二天晚上九点。
我:小伙伴们,准备好小板凳了吗,咱们开始开会吧。
…………………
半个小时后。
L:嗯嗯。
我:好的。
五十分钟后。
J:嗯。
我:嗯。
…………
一个半小时后。
……………
我:还有人呢?
………俩个小时后。
F:我们这在过中元节。(时值农历七月十三)
我:…………
我:好吧,那今晚这种状态,会议改期到明晚九点吧。
第三天晚上九点。
我:米娜三,来开会咯。
二十分钟后。
L:来了。
三十分钟后。
J:嗯。
一个小时后。
我:还有人呢,那个中元节烧纸的那个呢?(我真的是有些生气了)
二十分钟后。
F:我们这里正在举办啤酒节,你要来吗?
我…………
我:好吧,我们开始开会。
十五分钟后。
F:你们讨论吧,讨论好了再告诉我就行。
我:………
我:老实说,我确实比较生气,不是说你们爽约,是这种无所谓的态度。这是我们大家的作业,当初建组的初衷就是想认真做好一点,看看可不可以直接用作比赛报告。大家都想进步,都想把自己的履历弄得好看点,我们这组没有什么大牛,都是小人物,想要做好,就要认真认真再认真。说那么多不是对你们说教,我没有立场,我只是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这个我得说清楚。
R:嗯嗯。
……………
我气坏了,转身就跟我朋友吐槽,说了半天,朋友幽幽地来了句:那你这性格就很不合群了。
当时我就愣住了,不合群吗?
其实,你不必太合群
世俗来讲,我觉得我们之所以加入团体,就是因为它带给了我们“利益”,因为它满足了你的情感需要,生活需要,有的时候是经济需要。比如家庭,家庭团体为你“提供”了爱、温暖与你未成年前所需要的经济支持;朋友满足了你对生活乐趣,安慰等情感与困难时援助的追求;师生团体让你收获了知识经验等等。
那就有的人说,我加入一个团体,是为了奉献我的个人价值,是付出,不是寻求回报。那我问你,一个团体,给了你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给了你自我满足感,这不就是团体给予你的利益吗?
那么,从这个角度出发,当一个团体给我带来的不是我需要的“利益”,甚至是某种意义上的“损伤”,我们是不是就没有什么去让自己可以入团的理由了?
就如我说的自身的例子,如果我通过向他们的性格妥协,来使自己达到“合群”,让自己也变成一个拖延症患者,天天为自己的推脱各种找理由,这样的我,其实已经不是真的我了。
我的合群,会让我变成一个做事不用心,罔顾他人感受,对生活没有激情的人,这并不是我的最好选择。
其实,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事件,这些事件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一下我们的群体关系。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成为群体里受欢迎的那个,但是,受欢迎并不意味着让自己妥协,粉刷上和群体成员类似或相同的色彩,你就是你,不必要放弃自己的美好去追逐他人的阳光。
这种不妥协,不合群并不是说我们有多清高,有多高尚,只是不想因为这种所谓合群让自己变成自己不喜欢的样子。
其实,你不必太合群所以,别低头,皇冠会掉。有的时候,你真的可以不必那么合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