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婚否?婚否?

婚否?婚否?

作者: 风从南方来1 | 来源:发表于2018-12-05 21:22 被阅读282次

    前两天在网上看到一则新闻,上海市妇联的一个统计数字,截止到2015年,上海男女的平均初婚年龄分别是30.3和28.4,这让家中有子长成可仍没有走入婚姻意向的我松了一口气。噢,原来自家的还没有达到平均数,窃喜。

    应该说,男女初婚年龄的推迟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无论是精神层面还是物质层面,现在的年轻人有了更多的选择权。远的不说,就说我们这代人吧,当初学校毕业国家包分配,这是件好事情,让现在很多为找工作头疼的毕业生都无比羡慕。但有优势就有劣势,一般来说,恋爱中的男女大学生如果毕业分配是两地,那基本毕业就告吹了,除非你能做好长期分居两地的打算。那个年代调动谈何容易,辞职那是不敢想的,怎么能轻易扔掉铁饭碗呢?就算你肯扔,父母亲戚也不会同意的。 也真有不怕吃分居之苦结婚的,可后面在分房、孩子入学等问题上与双职工相比,妥妥的二等公民。

    记得以前部队医院时,根据不同的诊疗部门划类,会设置一名专职的教导员。教导员除了负责组织日常的政治学习,发展党员,传达上级指示外,很大一部分精力就是用来“盯”手下的男女单身干部,看哪个可以与哪个往一起湊。只要他心里觉得合适,他就会分别找谈话,你得乖乖听着,因为这是组织的关怀。一般情况下,没有几人吃得消组织如此“关怀”的。年轻人看到这肯定会问,不婚如何?给你举例,当时单位有两位年长的女干部,过了适婚年龄,仍与我们挤在集体宿舍中,那个年代,没有结婚就没有分配住房的权利。后来还是在政工部门工作的那位女干部,因从事文字工作,需要安静,向组织提出要求住单身宿舍。虽然此事得到解决,可她已经是正营级别,住集体宿舍单间还属照顾,同等级别结婚了的都早已住上单位分配的公寓。

    前几天与家中有适婚子女的朋友聊天,聊起现在年轻人,到了适婚年龄,找对象成家应该不难。在以前我们认为难以克服的困难不值一提。高等教育的普及,自由转换工作的便利,交通便捷,给年轻人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不再为了解决某些实际困难而走进婚姻。他们首先考虑的是喜欢与爱,因为即使不结婚,学习,工作,交友,聚会,旅行等等也会让生活充实。这大约也是当下年轻人晚婚的原因之一吧。唉,生活没有选择固然不好,可选择多了恐怕也难以决择吧。

    其实,一个人在什么年龄做什么事,该开花的时候得开花,该结果的时候得结果。毕竟结婚生子不仅关乎家庭传承,也是国家社会的需要,所以适龄的年轻人啊,还是要记得“花开堪折直須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婚否?婚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ekgc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