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的他是最好的他,后来的我是最好的我。可是最好的我们之间,隔了一整个青春。怎么奔跑也跨不过的青春,只好伸出手道别。
——八月长安《最好的我们》
今年的国庆假期哪都没去。只能为11月初的考证做准备。两本厚厚的书要看。连家人都问我,考这个证干吗?有什么用?我一时也答不上。我只能说,有几年工作经验才能考这个证的。严谨的话,这算答非所问。但这是我能想到的最好的答案的。曾几何时,我不再那么需要找个非常明确具体的理由来说服自己做一件事。因为我想通了一个道理。不管做这件事是不是最有效益的,反正时间都会过去。生活和生命不像经济学那样,非要做个非常理性的经济人。因为好的生活和生命本来就没有很确定的标准,取决而每个人不同的幸福感。每个人的生活和生命,函数公式都不一样,所以也没有什么什么可比性,没有输赢。
这个道理,和我刚看到的一句台词很像。“青春就是这样吧,谨慎珍惜还是恣意放肆都一样,反正不管怎么度过,最终都会遗憾地明白,这段好时光,到底还是浪费了。”这句台词,来自一部网剧,叫《最好的我们》。因为这几天看书看得困,所以就偶尔会找部网剧或电影来看。刚好浏览到这部青春剧。这部剧大部分是在描述男女主角“耿耿、余淮”的高中生活。一个学霸和一个普通女孩同桌三年,积极向上地奋斗。但最后学霸考砸了很失意,不再与其他同学联系。男女主角失联了九年之后再相遇。虽然有另一个男同学对这个女孩进行过56次求婚,但都敌不过男主角一句我来晚了。
一开始特别不理解,有什么事情严重到要躲避女主角,难道他发现他们是失散多年的兄妹?大结局却是说男主角当年高考失败,复读一年终于考上清华但因为家庭事故没有去北京,然后余淮觉得耿耿越来越美好 ,自己配不上她,所以他们是回不去了。这是什么逻辑。无论如何,余淮还是学习能力很强,能力很强的男人好吗?不过回想了下自己的高考。很快也能理解。高考,和大学毕业,求职,职场完全不一样。因为高考是很多人和自己一起参加。高考的成败,好像全世界都知道了。而过了高考,大学有没有毕业,有没有找到一份好的工作,收入有多少,却少有人关注了。
这部剧还有一句台词是这样的。“青春就是这样,好得像是无论怎样度过都会被浪费。 那么,不如浪费在你身上。”多么浪漫的一句话。可是,除了小说的人物,有多少高考考生,曾有人把时间浪费在自己身上,或者自己曾把时间浪费在某人身上。确实有人是有的。但我肯定我是没有的。
初中的同桌在初中的时候和我说,高中一般都会谈恋爱的。现在那些高中的班级,都好多对情侣呢。估计初中的课上,我们会一边假装听课,一边讨论着,高中会遇到什么样的男生。
高中确实是一段比较好写故事的青春。因为高中生的心智开始成熟,开始有些比较靠谱的想法。但即便如此,我们多数人的高中,依旧无法像小说网剧那么精彩。首先,《最好的我们》,他们可以异性同桌。这在我们这里,从初中开始就不可能是异性同桌了。异性同桌合得来的话太容易发生感情了。相反,合不来的话日子也超级煎熬。其次,我们这个所谓的重点中学,要么是考上重点中学的学生,要么是通过交赞助费进来的。在班里面,两级分化很严重。简单地说,就是可以分为想读书的和不想读书的,或者说是可以分为想考个好大学的和只要能考上大学就可以的。很少人在这两个圈子里面都混得来的。可能要住宿的同学感情会好些。
我高一第一个同桌,是典型的特别刻苦学习的学生。她的生活只有学习。每天争分夺秒地学习,连篮球赛都不去看。放学了继续学习,然后吃晚饭,吃完饭继续学习。和她对比,我是学渣。我多数课本都放在教室不带回家的,因为觉得每天背来背去太重。而且晚上的时间主要是看电视剧。没过多久,班里被分配进来了五六个学生。她们是市区来的,选择了我们这个区的重点中学,应该是花了不少钱。本来为他们另外开班,后来可能效果不好 ,所以把他们打乱分配到其他的班集。好像市区的孩子特别活泼。他们的到来,确实给我们的班集注入了不少活力。他们中有长得特别帅的,有特别有钱的,有特别会打扮的。不记得为什么,其中有一个,成为了我的同桌。她对我高中的生活,至少高一高二的生活,影响很大。如果没有她,我的高中生活,就更加平淡无奇了。
我讲话容易受人影响,口音也渐渐被这个同学带跑了。然后是跟着她在上课时候听随身听,也开始听一些英文歌。很多校园绯闻是她告诉我的。还有看她买市面上最新的手机。当时看着她买了一个新的手机,挺贵的。上课时一个个地录手机号码,没多久那个手机就莫名其妙地在宿舍被偷了。然后就看着她上课时时不时地心痛地捶胸。我和她好像有说不完的话。她经常吐槽中国的体制。所以高中后她就留学新加坡,也如愿地留在国外。现在看到她发的照片,几乎每天穿不一样的礼服,瘦下来了,美了好多,看起来过得很好。知道我在同个行业,也会问我要不要过新加坡发展。但始终令我最感兴趣的,仍然是她是怎么变漂亮的。
虽然我跟“爱读书”的同学相比,我是学渣,但和“不爱读书或成绩一般”的同学相比,我还是被分在“要读书”的圈子里吧。从同桌那可以听到另一个圈子的相对比较缤纷多彩的生活。有时候我也会想,为什么我融不进那个圈子。后来我知道为什么。有一次,那个圈子里有个同学过来我座位,跟我说有个老师找我。他看到我正在写作业。然后我在很多同学的眼里,我是特别勤奋的学生。因为我连课间十分钟都没有休息,还在写作业。只有同桌知道,我赶着写作业,是为了不用带课本回家。晚上才有时候追剧。
也有一次,我在分发试卷的试卷的时候,我看到他的分数。英语好像才考四五十分吧。为什么长得这么帅,英语才考四五十分呢。当我把卷子发给他的时候,好像他也挺尴尬的表情。有一种学生可能永远上不了小说。就是长得帅,也比较勤奋,想好好读书,不早恋,但成绩就是一直没有好起来。如果能像小说一样,给他安排一个成绩好的异性同桌,也许,结局就不一样。
所以,我没有在高中遇上像余淮一样的男同学。我能找到的异性同学,就是坐在我后面的两个男后座。一个是理科学霸,对我爱理不理。以我现在的悟性,我能理解他当时的意思,就是花时间给我讲题太不值得了,我悟性太低,要讲到我懂太花时间。而他白天的时间要用来睡觉,晚上才有精神看球。另一个是我的组长。他人超级好。只是他有时候会说这道题只能他的同学才能解得了。就在这一年半里,前后座四人的小打小闹中,我们迎来了X科分班。
本来一开始和同学天真地想一起读物理班吧。不是因为我们物理成绩好。而是,几乎成绩最好的学生都选择了读物理班。学校为了打击我们这种无知的冲动,在分班前搞了试读班。想读什么班可以先过去试一下,然后可以随时申请换班。这招果然很有用。我在物理试读班里看到各种学霸。他们不但要求所有题会做,而且要做得比别人快。而我连牛顿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都没搞得很清楚。我深刻地感受到我再花一年半时间也追不上这些学霸,更何况还要跟全省更顶尖的学霸PK。高考那么重要,干嘛要和自己赌气。于是转了政治班,从此过上了轻松愉快的备考生活。
政治班的男生也并不算太少。不过后来和高三的同学讨论,说当时的座位安排不太好。大家都和原来的同学做同桌,基本也只和原来班里的同学来往,前面几排和后面几排是男生坐着,女生坐在中间几排。全班没有融合在一起,很多人都不太认识。老师为了不想我们和左右边同学关系越来越熟,还定时地要一排一排地换座位。所以我有时会和另一个女生成为同桌。她是比较受男生喜欢的女孩子。跟我讲了一些她原来班里那个圈子的事情。还说有时晚上那些男同学还会约上她们去海边。那时我才知道,原来会有男生载着女生去海边。也多亏有这个同桌,才让我不至于整个高三,只接触与高考有关的时事热点,还稍微知道一点点“浪漫满屋”和“超级女生”。
高中谈恋爱的情侣还是有的。但不是特别多。所以仅有的那几对情侣,几乎全世界都知道的。甚至大家都知道,那些情侣中,有的约好了毕业就分手,有的女方准备要出国了,有的已经分手了。
而“爱读书的”那个圈子里,在高中没有公开交往的,有好几对后来在一起,还结婚了,幸福得很。
而在高中没有遇到“耿耿于怀”的我们,也曾在校园广场扫落叶的时候,看到不知道是谁,把黄叶扫成了一颗爱心。那是最美的早晨,那是最好的我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