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小谈学习方法

小谈学习方法

作者: 孔繁竹 | 来源:发表于2024-08-29 15:15 被阅读0次

    一直以来,总觉得自己不配谈学习方法。虽然我上了那么多年的学,教了那么多年的书,甚至还专门读了好几本关于学习方法的书。

    直到今天在读周岭老师的《认知驱动》时,有3个小案例让我似乎看到了学习过程中的真理。于是就想写下来,或许就会对某人有一些启迪。

    案例1:作者刚满周岁的小外甥学走路。

    一开始他只能站立,而且站的时候会紧握双拳、颤抖不止。像是要抓住什么东西好让自己保持平衡一样,看得出一个非常简单的站立动作,在他眼里也是相当困难的,稍不注意就会一屁股坐在地上。

    几天后,他能踉踉跄跄的走起来了,但转弯的时候必须像圆规一样,以一只脚为圆心,另一只脚一点一点的转,稍快一点就会立即倒地。不过他对自己笨拙和跌倒毫不在意,也不理会旁人的笑声,双手一撑又起来,继续朝想去的地方走去,如此反复,乐此不疲。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什么呢?当我们专注于眼前一件事,你只须毫不着急、毫不畏惧、毫不气馁,始终欢快地向前走;你只须心无旁骛,不顾及别人眼光的去做就行了。不要同时做很多事,又想马上看结果,还特别在意他人的评价,以致于看不到进步就会烦躁,遇到退步就自我否定。

    那么,我们需要如何做呢?让我们回归,回归到一种允许自己慢慢变好的状态。只有这样,才会看到似“慢”实“快”的效果。

    案例2:作者陪女儿打乒乓球。(置之死地而后生)

    一个周末,女儿叫我陪他打乒乓球,但我心里并不愿意,因为她连发球都不会,只喜欢胡乱的打来打去。如果陪他玩儿,那整个过程基本上不是在丢球,就是在捡球,这对我来说实在太无趣了。但说好要好好陪伴,我也只能硬着头皮陪他玩儿。

    就在我机械挥拍的时候,我察觉到了这种低落的情绪并开始审视。很快我找到了原因一一我对女儿的心理预期太高了。因为在心里我总是希望与一个和自己水平相当的人玩,正是有了这种预期,我才会在陪女儿时有一种成年人玩过家家的感觉。

    想到这里,我立马开始调整心态,主动降低期待,把这场陪玩当成一次入门教学。我把自己当成教练,给她创造最好的接球条件,并鼓励她达到连续10次不丢球的目标。结果她打的越来越好,我也越来越投入,最后两个人都很有成就感,玩得非常开心。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能看到什么呢?我们在与他人相处的过程中,往往会以自己过高的心理预期去衡量对方、要求对方,忽视对方的能力和感受。并且,对越是亲密的人,我们的期待往往越高,要求也越苛刻,因为我们总希望他们更好,容不得一点错误。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我们要像《清醒思考的策略》的作者罗尔夫·多贝里那样,给自己做一个主动把心理预期降低到最低的“心理锚钉”,才能获得长久幸福的秘诀。

    案例3:“核聚老师”等的学习经历(深挖一口井)

    “核聚老师”没有沉迷于对各种资料的泛泛复习,而是寻找“我今天学习是为了什么?”当找到“我今天学习是为了进步”后,提出问题:“如何知道自己每天进步了多少?”,找到“建立一个进步本”的方法,进而学会“进步本”中的遗留问题。

    曾国藩曾经是一个笨小孩(是一个梁上小偷都背会了他还背不会的人),他父亲要求他:不读懂上一句,不读下一句;不读完这本书,不摸下一本。他在家书中也强调:“一书未完,不看它书,东翻西阅,徒徇外为人”的忠告。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理查德·费曼教他14岁的妹妹琼学习天文学教科书时,曾这样指导她:“你从头读,尽量往下读,直到你一窍不通时,再从头开始,这样坚持往下读,直到你完全读懂为止。”

    这些前人的读书学习方法又告诉我们什么呢?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然后扎扎实实的去做,坚持不懈,深挖一口井,最终你会成功的。

    总之,这3个小案例,从外界讲就是找到降低期望值(不是没有期望)是陪孩子一起成长的最好良方,从个人讲就是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然后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内外因的切合度,将是孩子学习的幸福的指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小谈学习方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elxl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