杆秤文化

作者: 付春磊 | 来源:发表于2018-04-20 12:36 被阅读111次

         


          电视剧《一代大商梦洛川》中,有一个场景提及杆秤,说秤砣是权,秤杆衡,称东西就是权衡。

          而电视剧《宰相刘罗锅》的主题曲“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是老百姓,秤杆子挑江山,你就是那定盘的星”,更是道出了杆秤所具有的的文化蕴含,可以说杆秤不仅是一件计量重量的衡器,更是一件比拟寓意的文化道具。

          据考证,提起的杆秤在中国使用,是自南北朝开始的。提起杆秤满足了生意买卖的需要,也获得了长达千百年的生机,直到现在,虽然随着度量标准公制推广以及科技的进步,出现了电子称等新式的衡器,但杆秤的苗条而坚挺的身影仍然握持在集市墟里粗大的劳动人民手中,并且作为市井文化一个元素符号,继续承担着一些朴素的教义功用。

          社会的发展的快节奏,特别是所谓科技的进步,对我们传统意识和传统文化造成的冲击有目共睹,可以说我们生活越来越多被没有文化的物件充斥着,因此也更让人怀念一些物品的前生历史曾经浸淫的文化气息。

       

    杆秤匠人

          比如这杆秤,最早是采取十六进制,也就是说十六两是一斤,为什么采取十六进制呢,古人做事如做人,大凡喜欢将这件事情做得很有人文色彩和文化气息,选用“十六”进制,应该说是将秤这种衡器比之于天文学、星相学、祸害观念的完美结合: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加之杆秤不断被人们赋予的公平公正的象征,天地良心的标尺等文化内涵,足可以与人的休戚祸福息息相关,因此再加上福、禄、寿“三德”,共为十六颗星星,前七颗代表北斗七星,接着六颗代表南斗,最后三颗代表福禄寿。

          秤货物虽然秤的是东西,但秤的是人心,如果缺斤少两就是意味着减少自己的福禄寿,警策买卖人时刻牢记公平交易。

          秤杆名为衡,上有标示重量的刻度。秤砣名为权,与所称之物以杠杆原理保持秤杆之平衡。所称物之重量不同,秤砣(权)对应于秤杆(衡)的位置也就不同,当秤砣使秤杆得以平衡时,其所处的秤杆位置上的刻度即标示出所称物的重量。所以,以秤称物的原理是秤砣移动而使秤杆平衡,即权变而衡平,后来就演变出“权衡”这个词语,表示在动态中寻求把握,这也是中庸之道的一种文化意识表现,这也使得杆秤成为中华文明历史长河中一粒细小但坚硬晶莹的沙子。

          但毋庸置疑的是,由于做杆秤工序繁琐,虽本小但利也菲薄,加之青年人大量的流向城市,使得制作杆秤这门需要潜心静修的手工艺日渐式微,上马站走高桥、细访姚店子,但都是耳闻有人能做,到村寻访时却已经改行数年,直到最近有缘找到了一位做杆秤的师傅,也算是纪实影像网站的一件幸事。

                                  本文摘自网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杆秤文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emak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