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编号:104
有一个悲伤的故事:
有一位母亲,从小生活在一个贫穷的家庭,小时候想要什么东西的时候,哥哥姐姐们总会说:“你知道家里很穷,怎么还这么贪心,你以为家里就你一个人吗?”于是,即便是慢慢长大了,由于害怕遭受评判和反对,便不敢说出自己的需求。
在她14岁的时候,她的妹妹因为阑尾炎手术,家里给买了一个漂亮的小钱包。她看到了非常羡慕,也特别希望得到一只漂亮的小钱包,可是她并没有勇气提出自己的想法。猜猜她接下来做什么?
也许你猜到了,她假装肚子疼,家人带她去医院,多个医生诊断都没有结论,所以决定要开刀。你想想她冒了多大的风险,做了一个手术。看到这里,你是不是觉得有些难受。
终于如愿以偿,她得到了她期盼已久的小钱包。可是,这是多么大的代价。一天早上,她开心的向前来查房的护士伸手展示自己的战利品,护士以为她是在表示感谢,结果顺手接了过去拿走了。习惯了不敢表达自己想法的孩子,始终没好意思说出她的想法,就这样,最终结果又成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悲伤结局。
而这位母亲结了婚之后,依然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每次总是婉转的表达。再一次接受援助的情况下,在老师的协助下才明白,她一直的需求就从来没想家里人表达过,家里人根本不知道她需要什么,每次只是暗示或者拐弯抹角的表达。14岁那年的不幸的事情,并没有成为改变她的转折点。
看了这个故事,再来想想我们,是不是也会出现类似的经历,自己的需求不好意思表达,或者不敢表达,通过暗示,婉转的方式表达,结果让人误解了。导致自己受了委屈,还觉得周围的人不懂自己?
用DISC行为特质的来判断,上面这样的情况发生比较多的人,多数是S特质比较高一些。容易委屈自己,只关注别人的感受,不敢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当然,人与人的行为特质是不一样的,也有的人喜欢直截了当,比如D特质较高的人。但是如果表达不当,也会引起对方的自我辩护或反抗,搞得不欢而散。
什么样的情况会表达不当呢?都是以对方不容易接受的方式表达的。比如“你为什么无缘无故冲我发脾气?”“我觉得你应该更懂事?”“我觉得自己一直在被使唤?”……
每种特质的人的行为方式都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关注人,有的人关注事,有的人做事比较直接(行动迅速),有的人比较间接(行动慢),按这样的风格可以分为四个象限:
DISC行为风格四象限DISC理论创始人是威廉马斯顿博士(测谎仪发明人、神奇女侠之父),在一本《常人之情绪》中阐述了相关的理论基础,现在在人力资源、教育培训、心理咨询界使用的比较广泛。有关DISC的相关知识,在昨天的文章中已经推荐过几本书了。《discover自我探索》《我为什么看不懂你》,还有一本《领导力》,都是李海峰老师写的。如果大家想测一下自己的DISC特质,可以扫描一下文末的二维码进行个人版的测评,企业版的报告更加详尽,可以留言私信我了解。
DISC理论创始人二维码不让放了,删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