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汪洋浩瀚的中华传统文化中,最能代表中华民族深层精神追求和独特精神标识,并体现中华民族最基本文化基因者,非“君子文化”莫属。
“君子”是中华民族理想而现实、尊贵而亲切、高尚而平凡的人格形象。君子是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努力、也应该做到的,是不断追求并自觉践行理想人格的优秀人格,是不断趋于理想人格的现实人格。君子自觉地时时以理想人格为楷模和榜样,时时以实现理想人格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不断趋向于完美。能始终不渝地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君子。
教师是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者,教师担负着国家繁荣、民族振兴、教育发展的重要使命。作为一名教师,即使面临着诸多的现实困境,也应当牢记教师的职责和意义所在:为学生的成人成才倾尽全部心血,为国家的教育发展奉献全部生命。故此,教师必须有“德”且有“格”,当然为君子,坚持“我注六经”和“六经注我”相结合,坚持知行合一,既要明了做君子的道理,更要践行做君子的要求,以成为一名“君子”作为职业发展和个人发展的终极目标。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要做一名君子并非易事,需要教师旷日持久的对自己保持高标准、严要求。
《论语.尧曰》说“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是为君子之形;《易经》中言“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是为君子自我约束不张扬的神态;《诗经》则谓“言念君子,温其如玉”,君子形象可爱可亲;《荀子.劝学》又云“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君子有了知识,有了修养,从而举手投足、动静之间,都和其他人不同。
根于心性的价值取向以及以仁义礼智信存心等构成了君子之道的本质内涵。孟子明确指出,人之为人的本质属性在于良心,具体表现为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四心以及由此产生的仁义礼智四德,“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之所以为君子,正是在于他正视和保存着人之为人的心性。
君子与礼,如影之随形,“君子无礼不动”,“君子无物而不在礼矣”,一言一行都合于礼的规定。
《论语.学而篇》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对于教师而言,务本就是专心于自己的本职工作。
《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有的有才,方为君子。
荀子曰:“笃志而体,君子也。”君子有独立意志。孟子云:“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君子之道乃是行善之道。孔子则言“君子义以为质”、“君子义以为上”、“君子喻于义”、“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德性的完善是君子最重要的标志。
《周易》对君子人格的描述和期许,对于建构现代教师的君子人格也依然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自强不息”“果行育德”的进取精神,“厚德载物”“容民蓄众”的包容品格,“致命遂志”“立不易方”的坚定与果敢,“知几而舍”“括囊无咎”的智慧与从容,既有“辅相天地”“启国承家”“观民设教”的外王事业,也有“反身修德”“惩忿窒欲”“见善则迁,有过则改”的内圣功夫。(18.11.28《教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