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的第29天(这并不是什么值得骄傲的事,只是习惯记个天数)我照例坐在电脑前,读着自己想看的书,思考我的思考,创作我的创作。
感触1,热爱的依旧是钟爱的,热情不减不懈怠。
在这连续码字的一个月里,源源不断地输入输出,其中,有疲累,有疼痛(颈椎病)有气馁(申请简书创作者又被拒了)
但可喜的是,我脑子里的第一个念头是,还需要学习写作的方法,包括标题,结构,内容,排版等等,如何去精进。就是,我想的是,解决的办法。
其次,一秒的气馁瞬间飘走,一整天的时间,都在看书,或思考,思考简宝玉,列举的一条条要求,之后再研究写文。这让我看到了,内心的坚定与韧性。
再者,我把这31天后,可以再申请的时间,当成自己写文的质检周期,哇,我真的会谢谢如此积极向上的自己。
感触2,写作题材的选择,于我而言,进入到一个看似匮乏,实则有些乱选择,盲目,找不到方向感的状态。
首先,这是一个我持续更文,走上一个小台阶后,出现的新问题,以前从未有过的。还是举例,比如,我写了一些纪实或回忆,又写了一些表达自己观点性的文字,也尝试写书评。可是,反响平平后,就想去翻找其他的路径,但此刻,我就推翻了自己的想法,太心急了,勇于尝试是好事,可乱头苍蝇一般横冲直闯是不对的,还是要静下心来,耐住性子,写出一篇篇真实的,流畅的文字。
我发现,写作的过程,像爬山,每上一个阶段,风景都不同,与你同行的人,也渐渐变了模样与数量。
其次,输入的内容,不要因为急于产出,就各种变道。这样会贪多嚼不烂,正确的做法是,找准自己擅长的形式,渠道,去深耕。一个人的思维模型,是很难改变的,我知道我自己是改不了的。不用幻想自己多么的八面玲珑,样样精通,把自己擅长的,磨炼的更长,让他成为自己的尖刀,刺破现有的局,也让别人看到你的长版,实现手拉手式,跃迁共赢。
再者,向你认为,适合自己风格的,优秀的人学习。在学与写,反复打磨的过程里,你会找到自己的节奏。走着走着,你会发现自己长出了新的羽毛,羽翼愈加丰满。
日更,犹如日拱一卒,行动虽缓却不会后退。
日更,是把所学,融于文章,反复的刻意练习。
日更,是把写文的专注与精力,投给时间,相信时间的力量。
以上,是我日更29天的所想,所得,所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