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后反思:《思考,快与慢》

读后反思:《思考,快与慢》

作者: MC1229 | 来源:发表于2017-05-15 01:45 被阅读47次

一、至少,这是本好书

近来看书已经很少会把整书看完——因为,一本书能够构成自己身体一部分的碎料实在不算多。

《思考,快与慢》,无可厚非、不负盛名地着实是一本好书。但我只能调一些我感兴趣的读。因为这本书同样是由经济学教授写的。教授虽然很能写,语言好、翻译也好,但终究脱离不了学术界罗列观点而缺乏文学美感的特点。因而让人在整体阅读过程中只注重基于自身的知识提取,而不想精细地读完。

二、两小时的收获

我大约是花了两小时翻完了这本书。

这本书,其实与我上一篇《非理性冲动》有一脉相承的效果。很神奇地,这本书的作者丹尼尔·卡尼曼也认同这种人脑中有两种系统,系统一和系统二;系统一掌握着人类本能的反应,系统一时刻在运行;系统二只有在人类有意识的时候才会运行,而这种运行通常伴随着不愉悦、勉强;而那些动用系统二却毫不觉得吃力的状态,就被称为“心流”。

系统二自然是我们特别希望动用的思维系统,但这本书主要谈论的是系统一。因为,系统一因其时刻运行且下意识的特征,促成了我们日常思考中的各种冲动和谬误。这样的谬误,差不多就是所谓的cognitive bias,会导致各式各样的不太“理性”的后果。

但这些我并不是太感兴趣。我感兴趣的是,如何把一个“成功”的自己内化到系统一之中。

一般人可能会认为,应该把一个正确而成功的模式内化到系统二里面,也就是更加积极地调动系统二的工作,使得系统二长期处于“激发态”。但如果按照该书的说法,这样的想法并不似乎太实际。从生理上说,这样的“激发态”会消耗大量的能量,人会本能地逃避这样的过程。

三、最大的习得

更好的办法是形成一个较为积极的系统一反馈,如下图:

读后反思:《思考,快与慢》

另外,瞳孔可以完美判断一个人现在的专注状况。瞳孔放大的时候,人会比同样外貌但瞳孔较小的人拥有更强的吸引力。

所以除了上图提到的各种形成良好“系统一”的习得方法(反复的体验、清楚的示范、预知的想法、好心情)之外,还应该让自己的眼睛保持神采。比如最近推特上活跃的“阿布扎郭”先生,就是良好系统一+良好体态(包括他的身体坐姿、眼神、微笑)的典范。

田田
2017年5月15日清晨

相关文章

  • 读后反思:《思考,快与慢》

    一、至少,这是本好书 近来看书已经很少会把整书看完——因为,一本书能够构成自己身体一部分的碎料实在不算多。 《思考...

  • 《思考,快与慢》读后思考

    世界上有太多观念,它们充斥在我的生活里,其中不乏错误和偏颇,常常未经思考就相信了,并以此理解、判断、决定、行动、应...

  • 《思考,快与慢》读后

    大约是13年的时候,周围有很多人推荐这本书。更是有很多从事投机行业的大牛说这是必读书目。于是二话没说就买来了电子版...

  • 避免心理偏误,做出理性决策!

    《思考,快与慢》 读后感 《思考,快与慢》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的成名作。本书开创性的贡献在于提出了...

  • 思考快与慢读后感

    思考快与慢读后感(个人愚见) 人是懒惰的连思考也是如此,系统一思考快,系统二复杂,更加愿意用快思考来解决问题 效用...

  • 《思考快与慢》读后总结

    大脑的运作原理,分系统1和系统2。 系统1的运行是无意识的,非常快,不怎么费脑力;系统2,注意力都要集中在事情上面...

  • 思考快与慢读后感

    《思考,快与慢》读后感作者认为:“我们的大脑有快与慢两种作决定的方式。常用的无意识的“系统1”依赖情感、记忆和经验...

  • 近期看的几本书

    时间,快与慢;思考,快与慢;稀缺;成功心理学;

  • 《思考.快与慢》读书心得

    《思考.快与慢》读书心得 2018.01.18 思考了,快会变慢,慢会变快 经管创业大厦沈阳梦想 读完《思考.快与...

  • 意志力

    思考,快与慢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后反思:《思考,快与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epcx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