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11日 星期四 雨
能征惯战的蒙古大汗蒙哥,是成吉思汗的四儿子拖雷的长子,在位期间他也是很有作为的皇帝,先击灭大理吞并云贵高原,然后他的西征大军横扫欧亚所向披靡,曾抵达今天地中海东岸的巴勒斯坦地区,连北非的埃及都笼罩恐怖阴影之中。
但是,中国西南部的一座小城钓鱼城之战扭转了世界历史的走向,在战争爆发伊始,蒙古大军围困钓鱼城,守将王坚带领4600人拼死抵抗蒙古数十万大军,还让蒙古大汗蒙哥阵亡在此城之下,而蒙哥大汗的死阻挡了蒙古大军西进的铁蹄,最终拯救了半个世界。
当时蒙哥为攻城之事焦头烂额,钓鱼城迟迟无法顺利攻破,一部分蒙军将领劝说蒙哥留兵围攻,而主力大军则沿着长江而下,直扑鄂州。但是,蒙哥义正言辞的拒绝。作为帝王,蒙哥此时早已经失去了理智,他只知道,无法攻下钓鱼城将会成为他毕生的耻辱。
为此,蒙古为了鼓舞士气,下令在钓鱼城的东新门修筑了一座瞭望台,不仅要鼓舞蒙古士兵的士气,还想窥探一下钓鱼城内部的防御体系。有次蒙哥刚刚登上瞭望台,一块巨石就朝着他所在的瞭望台飞过,伤及到了这位蒙古大汗。
守卫钓鱼台的悍将王坚更是高空喊话:“尔北兵可烹鲜食饼,再攻十年,亦不可得也。”这场巨石袭击之后,蒙哥终于宣布退兵,刚刚行进至金剑山温汤峡时,蒙哥病逝。这位驰骋疆场五十二岁的帝王,终究还是给自己的帝王生涯留下了一个巨大的遗憾。
蒙哥在攻打钓鱼城时一直主张强攻,逞匹夫之勇,既然久攻不下,就得想其他办法才行,他却不愿意退兵或者去攻打其他城市,来个曲线救国。然而,打的时间越久越被动,钓鱼城原本就是易守难攻,南方梅雨季节长期暴雨,而且从北方运到南方的很长的物资供应线过长,供应不足。
这些都让蒙古的铁骑病的病、伤的伤,死的死,越发无法攻入这个铁桶般的小城,蒙哥一生所向披靡,没打过什么败仗,他怎么也无法咽下在钓鱼城失败的这口气,不断损兵折将继续进攻。直到后来实在顶不住了,他才退兵,都是匹夫之勇害了他。
易中天说到项羽和刘邦时,讲了匹夫之勇和君子之勇。“路见不平,拨刀而起,一言不合,拳脚相加,这是匹夫之勇”。而“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骤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这是君子之勇”。
匹夫之勇体现的是几分血性,是个人英雄主义,就像项羽。而君子之勇表现的是沉着,是定力,是隐忍,就像刘邦。单这几分冷静和隐忍,就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所以说说君子之勇少之又少,非成大事者而不能为。
而蒙哥就是典型的匹夫之勇,该退的时候不退,就像下跳跳棋,有时候你得先退一步,这样就可以向前连跳几步的,他却根本不会后退的,而且对提出退兵的将领,蒙哥大汗都大肆杀戮,以免这些人祸乱军心。他一味用强,意气用事,只知道武力征服,就像他的爷爷成吉思汗一样“只识弯弓射大雕”。
我年少时也是“书生意气,挥斥方遒”,个人英雄主义情结特别强烈,喜欢像蒙哥这样的英雄好汉,他铁骨铮铮,侠肝义胆,意气风发,率性而为,是个充满阳刚之气的血性男儿。
同时特别鄙视那种善用权谋之辈,认为这些人优柔寡断、凡事三思而后行、谋定而后动,发现失败的迹象就后退,及时止损,跑得比谁都快。有时甚至常常佯装失败让敌人放松警惕。我当时觉得这些人不能痛快淋漓地做事,认为那是懦弱、是胆怯。。
工作后这种观点才开始发生转变,通过接触社会,与一些人交往,经历一些事情之后,这才发现匹夫之勇在现实生活中处处碰壁,每每都会因为冲动而受到惩罚。这种现实中存在的现象,让我重新认识什么是真正的勇敢。
匹夫之勇的确可以逞一时之能,泄一时之愤,心里痛快了,面子风光了,但事情却搞砸了,后果无法弥补。人们常说:“小不忍则乱大谋”,“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为了高远的目标,可以暂受一时之辱,不计眼前得失,得一世平安幸福。
匹夫之勇仅仅只是一人之勇,是过程之快感的享受,只能暂得一隅,而君子之勇是万人之勇,是完美结局的全然享受,可久得天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