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那段时间,万众一心、众志成城阻挡新冠肺病毒,大家都宅在家里,好闷。为解闷,我读了美国著名科学作家卡尔·齐默的力作《病毒星球》,结合当前疫情,颇有收获,现把一些心得与大家共亨。
一,病毒是什么。病毒不是生物,又是生物。其结构非常简单,往往只是一个蛋白质壳子,里面装了一点点遗传物质而已,没有生物所固有的新陈代谢功能,但是能夠自我复制,一些病毒的遗传物质是脱氧核糖核酸,也就是我们常说的DNA,另一些病毒的遗传物质是核糖核酸,就是RNA,因此不能算是生物,只是一小团遗传物质,到处飘荡,碰到合适机会就寄生在特定细胞上,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宿主,而后,病毒外壳会被降解破坏掉,遗传物质再破坏掉寄生的细胞,然后倾巢而出去感染更多细胞,有时候则是病毒把自己的基因和宿主的细胞基因结合起来,在宿主的DNA上加上一段自己的DNA,宿主细胞在释放病毒时会被破坏掉而死去,而病毒则得到更大规模复制、繁衍。说到底,病毒就是一种DNA或RNA。那么,地球上究竟有多少病毒呢?这巩怕是难以说清楚的,我想,有两组数字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第一,我们每个人身上都约有10万种以上病毒,约占人类基因总数的8%;第二,地球上病毒最多的地方是海洋,一升海水大约有1000亿个病毒。还要指出,我们现在的世界,从外太空到海底,从封闭了百万年以上的水晶山洞到最干旱的沙漠,到处都有病毒。所以说,病毒星球就是我们地球。
二,病毒再穷凶极恶也是可以战胜的。这里有几个案例:第一,1400-1800年间,天花猖獗,连俄罗斯皇帝彼德二世,英国女王玛丽二世,还有我们大清国顺治皇帝都死于天花,顺治死时仅23岁,康熙大帝幼年也得过天花,庆幸没有死去,才有后来的康乾盛世。据统计,在这4、5百年间,每个世纪大约都有5亿人死于天花病毒,对如此穷凶极恶病毒人类坚持不懈努力,最初,中国医生发明了“人痘“法,就是用针或小刀在患者身上扎刺,再把带有患者体血的针、刀扎刺到健康人身上,使受扎刺健康人有免疫力,这种方法虽然原始、残忍,还有一些后遗症,但療效不错,死亡率由约30%降至2%。直到18世纪,英国医生爱德华·詹纳发明了牛痘接种,到1977年人类最终战胜病毒消灭了天花;第二,1918年流感大暴发,有5000万人以上死于此病;第三,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暴发黑死病(鼠疫),各国人民包括軍队官兵大量死亡,据统计大约死了5000多万人,仗也打不下去了,因此有一种说法,一战的结束源于黑死病。我曾游历了欧洲16国,所到之处,无论是巴黎那样的国际大都会,还是只有几千人口的CK小镇,到处都有黑死病纪念碑,可见人们对这场灾难的深恶痛绝,庆幸的是,现在人类终于又一次战胜病毒,消灭了鼠疫……。由此,我联想到2003年出现的“非典”;联想到近期美国暴发的流感,至今已有约2200万人感染,死亡也突破20000人,美国人民仍在继续抗击,相信美国人民会战胜病毒最后战胜流感;我更联想到当前我们正在为阻断新冠肺病毒的战斗,正在取得节节胜利,几天前最多一天新增病例14000多人,至今天,(2月20日)新增病例降至1607人而治愈出院增加到1890人,累计治愈达到16277人…,病毒正在土崩瓦解,相信拐点会很快到来,我们一定能彻底战胜病毒,取得这场战疫情的最后胜利。
这本书还告诉我们,只感染某种特定生物的病毒比较容易彻底消灭,如天花病毒。反而感染对象多的病毒彻底消灭就此较难,如2009年的H1N1流感,混杂了人流感、猪流感、禽流感的基因,要彻底消灭就有难度,当然,最后还是被我们战胜了。三,病毒是消灭不完的,也是不宜消灭的。可以说病毒是地球生物的共生体,在地球己存在了40多亿年,且数量,种类多得惊人,据这本书资料,一公斤海洋沉积物中,有100多万种截然不同的病毒,而地球上已知生物大概也就150多万种,今天我们刚把一种病消灭了,很快又有一种新病毒出现,无穷无尽,生生不息,永远也无法消灭干净,正像我们刚刚朴灭了非典病毒,没多久新冠肺病毒又出现了,一旦我们消灭了新冠肺病毒,又不知会出现什么新病毒。所以病毒是永远无法消灭干净的。幸好病毒也不是全部都恶贯满盈、作恶多端游面目狰狞的,还是有些病毒能夠调节自然,推动文明,从善如流。英文病毒一词(VIRUS)源于拉丁文,据本书作者说,拉丁文有两层意思,一是蛇的毒液,二是男子的精液,毁灭生命或创造生命都在这个词表达出来。毁灭生命上面己说过,至于创造生命,40多亿年前,当地球上诞生第一个细胞的时候,病毒就存在了,因为病毒结构更简单,比细胞诞生更容易,并且诞生后就以寄生方式存活在细胞中复制自己,依托细胞共同进化,而病毒作为基因传递的重要工具,把各种基因在不同物种中传来传去,是生命演化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推手,一方面它带来了疾病和死亡,另方面又带来了新生命,所以我们的世界才这样丰富多彩;再者,病毒还对地球环境和人类生存环境有十分重要影响。我们知道海洋是病毒聚居地方,这些海洋病毒感染人或其他多细胞海洋生物并不多,所以我们在海洋游泳等活动是安全的不用担心。反而,绝大多数海洋病毒的寄主都是病菌和其他单细胞生物,例如微小的藻类,能夠通过光合作用放出氧气,这与藻类吸收了病毒的DNA有信大关系,研究发现地球上有1/4的光合作用都是这样来的,粗略估计一下,病毒基因因此带来的氧气大约占地球氧含量的1/10;另外,还有一个更直接的,就是病毒可以消灭病菌。有一类病毒叫噬菌体,其寄生对象是细菌,是分布最广泛的病菌,它会像注射一样将自己遗传物质注射到病菌里,大量复制后破壳而去,杀死病菌,能夠治疗细菌感染导致疾病。初期用在治疗痢疾,还有人成功治疗了腺鼠疫。就是在当前青霉素等抓生素广泛应用情况下,对一些对抗生素有抗药性,耐药性的患者,噬菌体治疗有独到的“用武之地”,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烧伤的绿脓杆菌都有很好疗效,近年来,超级抗药病菌出现,更促进了对病毒噬菌体研究进一步发展。
读完这本书,颠覆了原有对病毒认知,还原了病毒更加具体、立体,全体的真实面目,加深了对当前阻抗新冠肺病毒的决心和信心。病毒不都是病,对付病毒要下狠招出毒手,决不心慈手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