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智爱公益绘本征集
阅芽家长会|我的孩子“偷窃”了!

阅芽家长会|我的孩子“偷窃”了!

作者: 春创科技 | 来源:发表于2020-03-26 17:06 被阅读0次

孩子可能不知道什么是“偷”

所有权,是孩子的思维过程与成年人不同的另一个例子。小孩子对财产权的理解与大人不一样(事实上,道德和伦理观念的形成会一直持续到青春期)。因为孩子们是通过观察大人来学习的,他们有时会对自己所看到的事情做出令人惊讶的决定。

詹森和妈妈走进了超市。他看到妈妈拿起一份免费的当地报纸放进了包里。在过道的远处,一个女人在提供免费品尝的饼干。妈妈给自己拿了一块,并且给了詹森一块,在整个购物过程中,他都一直开心地嚼着这块饼干。当他们走到自己的汽车旁时,妈妈把詹森放到了他的汽车座椅上,发现儿子的口袋鼓鼓的。打开一看,原来是个棒棒糖。“你偷的。”妈妈震惊地大声说。什么是偷’?”詹森惊讶地问道。詹森的困惑并不令人吃惊;报纸、饼干和棒棒糖有什么区别呢?

如果妈妈留心一下,她就会认识到,问题既不在于偷窃,也不在于不诚实,而在于理解的不同。这时,她的任务是要帮助她的小儿子理解为什么他能把有些东西拿出超市,而其他东西不能。如果妈妈对詹森进行说教,羞辱他,让他感到愧疚和害怕,他就更有可能相信对和错就是一个是否被抓到的问题。他就不太可能把他学到的东西用到未来的情形中。管教就意味着要教,而错误正是学习的机会。

关于偷窃的优秀绘本

《晴朗的一天》 吸取教训,就会被原谅

《晴朗的一天》是一个古老的亚美尼亚民间故事,狐狸偷喝了老婆婆的牛奶,被老婆婆砍掉尾巴,不得不四处求助,通过一系列的交换,最终把牛奶还给老婆婆,老婆婆也把尾巴重新给狐狸缝上。

《小偷波波》 给孩子沉思和走出来的机会

《小偷波波》里面的人物波波有个坏习惯,他总是偷东西,但是他总是没办法改变自己,直到有一次去监狱亲眼见到了小偷们的真实生活,他才下定决心改变自己。经过努力,他改掉了自己的坏毛病,再也不偷东西了。

相信很多孩子做了错事后是后悔的,但是他不知道怎么去弥补过错,无论是作为老师还是家长,都有义务和责任给孩子一条通往正道的通道,并且暗中帮助他们轻轻松松地翻越自责、担心的栅栏,赶走困扰在内心的魔鬼。如果让他们在愧疚、害怕中自生自灭,那脆弱的生命将怎样面对他自己,怎样迎接他今后的人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阅芽家长会|我的孩子“偷窃”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ewcu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