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完成一篇完整的上稿文章,我最真切的感受就是“书到用时方恨少”,专业来讲,就是平日素材积累不够。
从硬币的另一面来看,最痛的地方也是收获最大的地方,这点痛倒逼我思考“为什么没有素材,是积累得少还是方法有问题?怎么改善?”
复盘下来发现,积累的数量和方法都有需要加强的地方。
自学生时代结束,除工作需要,我就不再有摘录习惯,见过听过的信息,回想起来,往往是“好像、大约、记不清了”这些零碎、模糊化的记忆,没有多少内容可被准确叙述出来。另外,越来越快的工作、生活节奏让我陷入忙碌又钝化的漩涡,淡化了人、事、环境的感知与体察。总之,生活成了流水账,素材也被随之流走。
对此,我可能要慢慢复原多看、多听、多问、多思考的人天生就有的生命机能,开始走心的生活。
此外,在具体搜集方法上,我需要在原来基础上改进两点。
一、拓宽素材收集的幅度。此前多是收集名言、金句、结论等,因为这些内容往往数字量不大,直接复制粘贴或者手记即可。不喜欢摘录案例,因为需要看完之后加工记录,懒得用脑。通过这次写稿,我发现为了增加文章可读性,经常需要植入一些故事案例,所以这方面收集是必不可少的。
记录过程中,建议做两点,一是对于已成文的案例素材既要直接收藏,又要读完之后用自己的话简单概述记录,前者主要是为了掌握更多案例细节,随时放大里面不同内容点佐证不同观点;后者是为了加深对案例的记忆和理解。
如果是自己亲身听到或经历的案例,只需概述记录。
二、每次收集素材时,一定深问一层。
通常我们收集的素材会至少满足下面一个点。要么是这句话或这个案例让你走心,引发你的共鸣。这时,我们要追问一句:为什么会引发我的共鸣,是勾起了我的哪些回忆或经历?
要么是这个观点或这个结论让你走脑,即你觉得未来可能有用。这样你就问自己:未来什么情况下可能会用到?至少想到三个未来可能应用的场景。
深挖这一层,便于我们对素材有更深的理解和记忆,否则,他们仅是储存在印象笔记,未在脑海停留,无法做到灵活应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