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感觉有点中暑🥵。
好吧,我给自己找了个很烂的借口。其实我今天想写点别的,不想写读后感和总结。算是这段时间的读书感知。
先举个例子。我今天点开了一本新书,书名是《人生十二法则》,这本是亚马逊热门畅销书排行第一。它的续篇今年三月马上要上市了。大概花了一个小时的时间我就退出了微信读书。
我看不进去。
这种感觉就像你网上看到了很多人说一部电影超好看,各种高评分,你兴致勃勃地买了电影票进了电影院,结果发现电影不对胃口。
我绝对不是说这不是本好书,相反它绝对是本好书。这本书的作者Jordan Peterson 是非常著名的心理学家,且区别于仅做研究的心理学家来说,他有丰富的临床心理学经验。这本书中所引用的例子涵盖了历史,文学,哲学,物理学,心理学,现代科学,包括宗教在内的相当广泛的例子,可见作者知识面之广。12个法则我觉得每则都蕴含着朴实的智慧。
那为什么我看不下去呢?
我自己好好琢磨了一下这个问题。按道理来说我对心理学上面的书应该还是蛮感兴趣的,但我似乎最近对这类书变得有点“油盐不进”。
首先,有可能是我最近相当长一段时间都是看偏科学类,思维,应用心理学方面的书。导致了我的脑袋可能形成了路径依赖。也就是说我开始习惯看这一类的书籍,它能让我的大脑感受到兴奋和刺激(血清素浓度比较高?),尤其需要钻研和搞懂原理的那一类书,让我觉得更有挑战性。以致于现在看这种纯心理学的书就像听一个哲学家跟我讲人生道理,我一边点头,一边腹诽:“嗯,你说的真对!可我不知道你要表达什么。”
再来,这个可能也是阶段性的问题。就像我曾经一段时间非常喜欢看小说,但现在小说类基本上我不看了(除了科幻类的)。也许我的读书目的变功利了吧,它不再是一个娱乐性质的爱好,更多的是学习的途径。
当我在几个月前开始践行读书写作这件事的时候,我开始读的书就是思维类的。其实这个就是我想打造的个人知识体系里面最核心的东西。因此我看的书基本全部都是围绕这个主题。这就像我一直喜欢吃热干面,每天吃也不腻,到了其他餐馆比如说川菜馆,觉得什么都不想吃,就还是想吃热干面。
这个就是现状。我也不准备刻意地扭转自己的方向,人随心境吧。
今天我的好朋友亚马逊快递先生又给我送来了几本礼物,这一排是我这个月才买的。够我啃一阵子了。

这排一部分书目前还没有中文译本,是去年和今年年初刚出版的,还有几本也在我的wish list上,澳洲还没有。
看到书签了吗?那是我今天开始的另一本。非常棒的一本。明天来说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