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很久,潜心学习,以后两个月为大家分享定位专家谢伟山演讲干货,供大家真正了解什么是定位,如何学习定位。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中国企业的五大竞争误区之技术致胜,很多企业家认为只要拥有更新的技术,更好的创新,就一定能赢得竞争,从而能获得更多的利润。
经济学家熊彼得认为,企业家基本的职能是实现创新,创新是经济增长和发展的根本动力,而创新可以帮助企业获取超额的利润。在这一观点的影响下,通过技术创新去赢得顾客,成了中国企业家们追逐的热点。但技术创新是否就一定能转化为企业利润,其实未必。
赶集网就是典型的案例,赶集网的创始人杨浩涌先生在2005年年底创办了赶集网,初衷是把美国的分类信息网模式搬到中国来。但在中国它遭遇到强劲的竞争对手58同城的姚劲波,赶集如何与58同城展开竞争呢?

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的杨浩涌,在美国硅谷工作五年,是一名技术精英,然后又认为技术创新是制胜关键,所以他把赶集网经营的重心放在产品创新和技术提高上,对外表示赶集网的使命是帮助百姓更便利地获取优质生活服务信息。

赶集网研发出一系列广受赞誉的创新,如推出网络招聘会,推出街景地图,推出诚信体系等等。几乎所有分类信息网的创新都是由赶集网研发出来的。反观58同城,创始人姚劲波是个营销天才,他通过大声量的广告和强大的地推团队,率先建立起品牌,将赶集网的技术创新原样做一遍。
那么一家是以技术创新见长的企业,一家是以营销创新和善于模仿见长的企业。两家的对仗结果如何,在2013年58同城准备上市前,赶集网杨浩涌先生拿着团队去北京城郊做顾客调研,结果发现很多顾客把优点归于58同城,缺点归于赶集。
2014年,58同城创始人姚劲波在被问到是否会收购赶集网时,他的回答非常坚决,收购这样一家企业没有任何意义。赶集网在所有的子频道上都是指我们58同城的一个子集。可见技术领先的赶集网已经在竞争中处于绝对弱势。
2014年的时候,杨浩涌先生带着他的团队来到了北大课堂的关于竞争战略课堂上,进行了长时间的学习。在2014年年底的时候,谢伟山老师也有幸参与到了赶集网的这个竞争战略的调研之中。

15年的年初短短的一个春节,杨浩涌运用竞争战略,改变了竞争格局。在百度指数网站访问排名超过58同城。迫于双方投资人的压力,赶集与58同城握手言和,合并成了一家公司。
可见技术领先的企业未必就一定能够赢得竞争。在中国由于专利保护机制缺失等情况,任何领先的技术商业模式,都只为你赢得一个时间窗口,短则三个月,长则半年,竞争对手快速抄袭你的创意,企业应抓住创新带来的实践窗口,制定有效的竞争战略,快速在顾客端建立起自己的品牌。

杨浩涌先生在58同城和赶集网合并之后,他对这一点体会非常深刻,所以他在后面的创业中,当他去建立瓜子二手车这样一个品牌的时候,他就知道要让瓜子在消费者的大脑中和二手车画上等号。所以他率先在行业里面推动大广告,在如何去建立品牌的这样一个环节上,他一点都不含糊,花了大量的钱,抓紧时间高歌猛进。很快瓜子网在二手车领域成为了一个非常领先的品牌,使得杨浩勇先生这一次的创新非常的成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