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在路上·想起那年游西塘

在路上·想起那年游西塘

作者: 灿烂jx | 来源:发表于2021-12-23 20:56 被阅读0次

    前段时间去安徽合肥肥西县的三河古镇游览,在古镇的石板街上偶然遇到两个大学生模样的女孩儿在玩绕绕糖。

    给她们拍照的时候,不禁想起11年前我和闺蜜各自带着孩子去浙江西塘古镇游玩时的情景。

    2010年上海世博会,当时的小张先生10岁,小贺先生12岁,两个小家伙都还在读小学。

    那年世博会人多的简直不可思议,每天都要起大早排长得没有尽头的S形长队才能进入世博园的各国场馆。

    除了起早,还有炎热的天气。几天下来,小孩子还好,我和闺蜜已经疲惫不堪,累得不行。

    于是我们决定带孩子去周边其它景区看看。

    当时闺蜜的父亲母亲也趁暑假从东北老家带闺蜜弟弟的孩子来上海看世博会。

    那是一个安静漂亮又可爱的小女孩儿,记得她的年纪和小张先生差不多,名字叫“涵柠”,估计早已出落得亭亭玉立,今年也该读大学二、三年级了。

    闺蜜的父母与曾在东北插队下乡的几个上海知青有极好的交情,他们请闺蜜父母和我们吃饭,还包了车,热情的组织大家一起去游西塘古镇。

    当时的西塘古镇商业氛围很淡,随处感受到的,都是水乡日常慢生活中浓浓的烟火气。

    就像水乡静静流淌了上千年的古河道里的清澈河水,温润如玉,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古镇人。

    古镇上的民居,门是临河的,窗也是临河的。

    轻轻推开向上翻起的木格框子玻璃窗,用竹杆支住,再在窗口铺上几块木板,或者放上几个衬了蓝白色印花土布的竹簸箕,就是一个铺面了。

    随意摆上几样当地的特色小吃,或者是一些充当旅游纪念品的小玩意儿,买卖就开张了。

    路过的游客,有一搭没一搭的询着价,那情景不像是做生意,倒像是见了邻里,亲亲热热的打声招呼,拉几句家常。

    站在窗口,或者坐在门口竹椅上招揽生意的,大多是上了年纪的阿公和阿婆,年轻人都出去工作了。

    西塘沿河而建的古朴民居,都是白墙黛瓦马头墙的徽式建筑。门前窗前,是一眼望不到尽头的长长廊棚。

    廊棚雨天遮雨,晴天遮阳,不分你家我家,通通连在一起。

    有了遮风挡雨的方便廊棚,古镇人时时刻刻都可以走到河边,洗菜淘米,洁面濯衣。

    这景象,只想想都觉得惬意。

    西塘的古运河里,总能看见一些小渔船,渔船上站着一些黑色羽毛的鸬鹚。

    鸬鹚弯着细长的脖颈,将尖尖的嘴巴斜插在翅膀里。不知是捕鱼捕累了在小憩,还是因为渔人夺了它们口里胃里的鱼而生闷气。

    小赫先生当时非常顽皮,挑逗船上正在休息的鸬鹚。穿凉鞋露着的大脚趾,被鸬鹚猛的啄了一下,好在没有破皮,赶紧给他抹了随身携带的芦荟胶。

    西塘古镇的运河上有很多造型别致设计精巧的石拱桥,一座又一座,连着两岸的你家我家。

    石桥规模都不大,模样却都不一样。低低矮矮的桥栏上,有些刻着古朴的人物或花卉造型,给我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

    记得当年三个孩子游西塘时,曾经一起玩过绕绕糖。因为天热,他们手上的功夫又慢,沥沥啦啦的麦芽糖,落到了一户人家门前的石板上。

    门口坐着的老婆婆看见了,生气的从竹椅上站起来,一边把三个孩子往旁边的人家推,一边嘴里叽叽咕咕的说着我们听不懂的方言。

    我和闺蜜赶紧走过去,边把孩子往河边拉,边和婆婆说对不起,但是实在忍不住笑。

    转眼,当年两个一起看世博会,游西塘爬黄山的小朋友,早已长成两个充满活力的有为青年。现在,他们俩都已经进入了实验室,准备开始读研了。

    时间过得飞快,在路上的日子总是让人怀念。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在路上·想起那年游西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fdkq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