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谓

作者: 海豚baby | 来源:发表于2019-01-02 23:56 被阅读0次
    称谓

    朋友回国应邀去某高校开个讲座,正巧我也有空便去捧捧场,因为个人爱好随身带了个相机,台前幕后地拍拍照挺有意思。可没想到讲座一结束,那位接待并引荐嘉宾的系主任径直朝我走来,脸色似乎有点紧张:这位同志,你是?做什么工作的?我被问得一怔,通常不知道该怎么回答的时候还是实话实说比较好。嗯,我是××教授的朋友,就是来帮他拍点工作照的。我这么一说,他旋即放松下来,笑笑说,哦,我还以为你是报社记者呢。然后,整个午餐及参观校园的过程中,这位系主任再也没搭理过我。

    这事儿其实也挺正常,只是他前后态度戏剧化的转变令我心中暗忖,若我真的是个记者,他后来还会这么无视我的存在吗?所谓名头和职业称谓究竟有多重要?如果失去了一定的头衔,放下了特定的角色,没有了身份、地位、职业的区分,人与人之间又该如何相互定位呢?

    人在江湖混久了,很容易便认同了社会赋予自己的职业角色,比如校友之间聚会或者微信圈子里说话,喜欢以头衔称呼彼此:××教授,××主任,××博士,以彰显社会地位及职业身份,仿佛摘掉了这顶帽子就不知道如何出镜,该怎么与他人打交道了。

    除了社会的职业的称谓,人们也很容易沉溺于家庭称谓的漩涡里,这方面我有过深刻的体会。当年我离婚后,前夫的哥嫂很快删除了与我的微信联系,公婆家也换了新号码不愿让我与他们有任何瓜葛,似乎我是一个会给他们带去灾难和不幸的不速之客。和前夫之间,除了和儿子相关的事宜,他再不过问我的生活,也拒绝我对他表达关心。多么可笑,那个法律的位置,那个婚姻的位置,很多人只有当你愿意工具化自己时才愿意和你发生些联系。而当你跳脱了那个既定的位置,不再是××太太,××家儿媳的时候,在他们眼里,你便什么都不是了。

    当然,就因为称谓和头衔只是个面具,需要的时候,带上面具出镜还是有点儿好处的。比如我就曾经做过三类医生,从最早的麻醉师,到精神科大夫,到后来的心理咨询师。这样就比较方便了,当遇见不熟悉的人问我是做什么的,如果我对他感觉平平,就搬出麻醉师的头衔,因为专业化程度比较高,一般人不懂就不会多问啥。如若对方令我有些反感,我会说我是治疗精神病的,多数会令人后退三尺保持距离为妙。要是碰上个挺有好感的呢,我当然介绍说我是名心理咨询师,毕竟心理疾病就像感冒或者牙疼,通常人都会沾染些,并且这个职业总会令人心生好奇,于是话题可以继续。哈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称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fdx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