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4272155/3680df030d5a66e8.jpg)
所有足迹,皆有深意…
作为一枚好学上进“学妈”(我家能宝给我起的外号),怎能没有个八九十堂囤积的网课,昨天我正打开唯库新购网课,突然发现我居然还囤了其他的课,而且居然都没怎么打开,惊讶之下,我又逐一打开了荔枝、千聊等平台,果然,囤的课还不少,可叹的是,居然好多都已经在记忆中消失了,我居然还买过这个课?带着惋惜的心情,我一一打开了这些课程,回想着当初下单的决心,反思着未能如期学习的原因,倒也有了不少有趣的发现,一一记录下来分享在这里:
1.随大流的学习课程只能带来美好的幻像,并不能真正改变人生。在我囤课名单未看课程高居前三的课程分别是:时间管理、健身塑形、公众号经营。眼熟吗?灵魂和肉体,总有一个在路上,斜杠青年光环,写作变现训练,是好学上进分子无法抵御的诱惑。特别是冠上“零基础”、“一百天”、“懒人学习法”,那手滑地不是一般地快,可绕开了真正要解决的问题和学习的目标价值,学习的动力和持续性又何在?只能安慰自己“总会有用的”,便从此束之高阁。
2.聚焦之处,必有价值。我发现我去年打开率最高的一个直播间是:生涯实战讲堂。是我学习生涯规划师认证的机构新精英生涯开设的,都是先行一步的老学员和前辈的实战分享,这和我去年专注学习和研究生涯规划的目标不谋而合。但即使这样,我也不是每个课程都听了,例如中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主题我就没有打开,但我发现,所有和女性生涯发展相关的分享我都听了,这也反映了我潜在的关注人群和主题:婚育期女性的多元角色整合和发展。这对于我去定义自己的生涯咨询师领域是非常有价值的。
3.厚积薄发的分享者更容易赢得我的信任和时间。我对屌丝逆袭、大咖推荐的课程有一种本能的警惕,我更愿意打开的讲师通常都是经过一个合理的时间段积累、实实在在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而且特别重要的是,他们不仅分享成功经验,也分享挫折和失败,这才是阴阳平衡的真实世界。不停留在成绩表面,而是深入内在修炼,我深信这样的分享才是有质量和能量的。
4.发掘底层逻辑的分享比解决实际问题的分享更有方法论价值,也是我判断是否要跟随一个讲师的重要标准。我留意到去年的几篇学习笔记都是听了类似高质量的好课后,豁然开朗不吐不快的(有兴趣可以翻看我简书之前的文章)。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底层逻辑的学习是举一反三的重要基础,也是认知进阶的推动力。我很认同李笑来老师《把时间当作朋友》一书中的观点:“一个人必须在开启心智、提高思考能力之后,才能够总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情”。
5.深入一个领域,我更倾向于选择系列课加实际操练的学习项目。一堂课很难完整了解一个主题,更多只是一个引子,一个测试讲师水准的试金石;系列课是得以全面系统了解一个主题的必要过程,但光听课还是不够的,没有实际的操练和行动成果,听课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这里讲师的责任心也可见一斑,现在已经开始有部分讲师的课程已经进化到讲课+训练营的升级版,通过社群的运营和学习同伴的力量把理论落实到实践。网课不再是管卖不管改变,而是切切实实的陪伴、督促和改变。我现在特别关注和积极学习的一个心理学和情商课程,就是来源于身边一个朋友加入训练营后身心重启后的推荐。我想这会成为讲师长远生存的一个趋势。
从囤的课到觉察自我的模式和价值,是一个有趣新鲜的过程。作为一名职业生涯规划咨询师,经常有来询者问我:周老师,你和我接触下来,你觉得我有什么优劣势?你觉得我该做什么样的选择?为什么我订了目标却总是实现不了。其实,我想说,打开问题的钥匙一直都在自己手上,我们所有的行为选择和痕迹都是我们潜意识的表达,你付出的时间、关注的内容、做出的行动都指向你真正的目标和价值点,这很可能跟你以为的目标不一致。所以我通常会邀请来询者如实记录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分配,再对照他们的目标及计划分解。俗话说得好,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对比就能看到差异在哪里。真正的改变不是捶胸顿足、赌咒发誓,而就在一点一滴的时间流逝中,就在一举一动的行为调整中。要改变结果,就要升级认知、付诸行动。
你想了解自己真正的目标和需求吗?来,变身一个大侦探,拿起放大镜,追寻着自己的足迹,你一定会看到一个更清晰更真实的自己!
作者简介:
Lily能妈
职业生涯规划&小镇客栈掌柜
10年欧美外企HR经验+5年后职场自由人经历(全职/创业/自由职业),国家认证生涯咨询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咨询风格:亲和有洞察力,特别关注婚育女性的多元角色整合与发展。
![](https://img.haomeiwen.com/i4272155/859425b44fe62ab8.jpg)
如有职业规划咨询或培训需求,欢迎添加微信rumuchunfeng429
也欢迎到能妈客栈No.1@乌镇雅园和No.2@海边阿那亚做客!
践行:更快乐地工作,更幸福地生活,人生可以更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