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秋

作者: 不一样的易安 | 来源:发表于2018-10-16 12:40 被阅读0次

我喜欢秋天,不知道为什么,秋天总是会有一种莫名的伤感老是困扰着我的情绪,不管是晚秋还是早秋,都会牵动着我淡淡的忧伤。

也许,很多人都会觉得奇怪,秋天正是收获的季节,正应该是我们欢欣鼓舞的时候,我们可以在月光下感受着: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以及:一阵秋风起,传来稻谷香。闻香远望去,遍地黄金黄。沉甸甸的稻穗颔首沉思,仿佛是一个睿智的人在思考人生的真谛。是啊,别人也许会说,这金灿灿的财富,是多么美的一幅画一首诗一段人生啊。可是在我的眼里,仿佛看到的是一个人的垂暮,一段生命在收获中彻底终结,这种终结不管是喜庆的还是悲情的,但它始终就是一个结束,它们,这些所有的生命,都逃不脱终结的命运。

虽然说这种伤感不至于让心变得多么沉重,但是看到那些逐渐发黄颓废的树叶,你应该会有一些感觉,我们在一段生命将要结束的时候的那种悲悯是油然而生的,你可以庆祝你的收获,但是我愿意为那些终结的生命哀悼。

悲秋,自古以来皆有之,杜甫说: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以秋谓人生,霜侵百草众生枯,相对哀怜半世无。壮志未酬心易老,繁华落尽不知途。自然,这是一种心境,在沉浮不定飘荡的人生中,自然会有一些相对安稳的人,他们眼里的风景却恰然相反,因为他们眼里的风景就只是风景,那自然不会去隐喻一些其他的东西了。就譬如刘禹锡的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因为他的心中只有那只青云直上的鹤,自然少了俯视众生的悲悯了。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秋兴时刻也正是百草盛极而衰的时刻,人们也正是因为这种情怀,所以也特别容易怀念家乡,那是因为触动到了人最柔弱的点,也是人最原始的情怀。

或许是一种壮烈,又或许是一种无奈,总是那么的激起人无限的想象。我们从眼花缭乱的春天走过,在万紫千红中缅怀冬的严酷,也同时庆幸着新生活的即始,对新生命的那种期待和惊喜冲刷了伤春的情绪。随着一江春水向东流,夏雨惊雷万物筹,柳岸莺歌长十里,莲池飞燕借云浮。望眼处,锦绣江南烟雨幕,白帆远影飞舟渡。美丽的景象让人一下子沉迷其中,暂时忘了生活中的牵牵绊绊,沉浸在那种: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的安逸状态之中。

很快的,这份安逸并不能维持多长时间,因为生命就是这么一个过程,它所要经历的就是这么一个己定的结局,你可以觉得它是跌宕起伏,也可以以一种平常心来对待,但是,从那: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瑟瑟梧桐惊半夜,不知秋雨又伤心。是啊,从这一刻起,美好的东西再次打结,悲凉,壮烈的标签贴满了诗人的心,不为别的,只为将这幅画描得妖娆,画的得炫丽,图得真实。

情怀是一种很奇怪的东西,它不会在固定的点上产生羁绊,它像流水一样在不断地变换着寻求落脚点,在追求美好的同时,却总会感性地被某一些事物的现状影响,从而追逐,从而沉沦,又或是歌唱又或是赞美,伤春悲秋,亦是如此。

悲秋

相关文章

  • 悲秋悲

    昨天淅淅沥沥的雨下了一整天,阵阵凉风袭来的时候,吹得我瑟瑟发抖,我才意识到北京的秋天来了。 走在雨中,突然想回家翻...

  • 悲秋悲自己

    武陵春•秋伤 风冷雨欺花已尽,茶淡倦携投。日好情非事事休,絮絮泪先流。 只言东山红叶好,意欲却离愁。惟恐身单更抑愁...

  • 悲秋不悲

    好友告诉我,我应该写一写大自然,恕本人才疏学浅,也没有豪言壮志,故无法托物言志,亦无法借景抒情,但我在这...

  • 悲秋不悲

    秋来了,她把随身携带的染料撒向人间,大地上顿时换上彩装,一抹绿,一抹红,一抹黄…… 天空情不自禁地瞪大他那纯净如水...

  • 悲秋

    悲秋易叫眉山愁,早寒更使心田凉。 燕杜安身南国游,乌鹊立命何方藏?

  • 秋悲

    今日 心如死灰般冰冷 今夜 月依旧照亮满天 不亡国不知国恨 不离家不知乡愁 如今我身处太平 小家安康 却满心惆怅

  • 悲秋

    最是春梦了无痕, 快乐怎知余生恨。 莫道寒秋悲寂寥, 一并天涯殇离人。

  • 悲秋

    悲秋 文|兪秋 碧云天,黄叶落 孤雁鸣 秋色连漪 波上寒烟 荏苒 世俗...

  • 悲秋

    路未断、人未停, 青春踏歌; 曲未终、梦未醒, 墨迹天涯。 迷雾散尽天将晴, 繁华乱飞落芳香。 连绵不断细雨情, ...

  • 悲秋

    荒村野夜云低黑, 茅屋孤居听雨声。 寂寞梧桐哭叶落, 淅淅沥沥到天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悲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ffhz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