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夏至。夏至后,气温会继续升高,随即将迎来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那么,夏至时节该如何养生呢?广东省名中医、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院长黄东晖指出,夏至养生的重点在于养阳,而养阳重在养心。
生活起居,宜晚睡早起
夏季炎热,暑易伤气,若汗泄太过,会令人头晕、胸闷、心悸、恶心甚至昏迷。在起居调养方面,黄东晖建议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衰的变化,宜晚睡早起。
他表示,在安排室外工作和体育锻炼时,应避开烈日炽热之时,加强防护;要注意多喝水,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但是要少喝冰水,因为过凉的饮料会刺激胃肠道,造成消化不良、厌食、腹泻等胃肠道疾病。
食疗养生,清淡易消化
饮食清淡。夏至节气,人的气血外张,消化功能偏弱。黄东晖认为,这时候饮食宜清淡为主,应以易消化、低脂、低盐、清淡的食物为主,并适量补充蛋白质,食用芝麻、核桃、瘦肉、蛋类、奶类等。还可食用一些清淡平和、清热利湿的食物,如莲子、红枣、薏米等。
适当食苦。“夏吃苦,胜进补。”黄东晖介绍,苦味食物能够清热泻火,提神除烦,增加人的食欲。苦味的食物还是很多的,比如苦瓜、苦菜、苦丁茶、苦荞茶、莴笋等。不过,他同时指出,苦味不宜过食,脾胃虚弱的人也不宜吃苦,尤其是经期女性、老人及儿童等体虚的人群更要少吃。
适当食酸。“夏至吃酸,疾病不沾。”黄东晖表示,酸味食物敛汗止泻祛湿抑菌,正好可以适应流汗过多的夏至节气,让人生津解渴,健胃消食。酸味食物也很多,大多数是水果一类,比如番茄、柠檬、草莓、葡萄、山楂等。当然,饮食调理因人而异,有基础胃肠疾病的朋友,应该根据身体情况选择酸性食物,否则会适得其反。
忌吃大鱼大肉和油腻辛辣食物。黄东晖建议,不要过早或过多吃生冷的食物;少吃动物内脏、鸡蛋黄、肥肉、虾等;还要少吃过咸的食物,如咸鱼、咸菜等。
调摄精神,适当锻炼
黄东晖表示,心阳在夏季最为旺盛,此时情宜开怀,切忌暴喜伤心。老年人更要注意避免气血瘀滞,以防心脏病的发作。患病不可轻易运用发汗之剂,以免汗多“伤”心。此时可参加一些户外活动如晨练等,以舒缓运动为主,不宜做过于剧烈的运动,避免出大汗。
“总之,大家要注意防暑、多饮水;饮食清淡,以易消化、低脂低盐为主;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不要吃生冷、油腻刺激的食物;适当户外运动,提高免疫力;保持心态平和;做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黄东晖提醒。
来源:观海融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