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全文,觉得真的不错,做父母确实是一门大课。
素质教育观察 02-18 07:2
男孩上小学一年级时,班里竞选班长。其他孩子的竞选词都是父母或其他亲人所写,他的妈妈只对这个有点焦虑的儿子说了一句:“你自己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竞选时,男孩要求最后一个发言,这样他就可以先看看别的同学是怎么说的。等到同学们挨个“念”完大人写的看似精彩其实又臭又长的竞选词后,他上去只说了三句话:“我叫×××,我希望大家支持我做班长,我会为大家提供最好的服务。”
结果,他以高票当上了班长。
男孩当了一年班长后,觉得做班长太不舒服了,又对班主任说:“我不想当班长了”。班主任感到惊讶至极:
这么多年来,她还是头一回遇到不愿意当班长的孩子,而且不跟家长商量就自己辞职不干。
这是武志红在《为何家会伤人》里讲述的一个“成为自己”的孩子。他说:
老师并不喜欢这个男孩。因为赏罚手段对他几乎无效,无论是夸奖还是惩罚,这个孩子都不会轻易偏离自己的轨道。
但同时,他也绝不会成为一个问题儿童。因为他的内心自然会指引他走在自己所渴望的道路上。而这样的道路,很少是不对的
这样的孩子,常常能够敏锐地看到问题的本质。他们有主见,个性鲜明、真实而有力量。
男孩7岁时,有一次在麦当劳,看到旁边桌上的一位妈妈催儿子:“快点吃!你慢得像猪一样!我们上课时间就晚了!”儿子不高兴地说:“不吃了!我们走吧!”他的妈妈一下子变得歇斯底里状态,暴跳如雷地训儿子,说了一堆难听话。
小男孩忍不住对那位阿姨说:“怎么会有你这样的妈妈!”那位阿姨先是惊得一愣,回过神后,她二话不说地拽着儿子的胳膊向外冲了出去。
在男孩三四岁时的某一天,妈妈带他在小区散步。迎面来了一条脏兮兮的狗,妈妈本能地说了句:“这狗真丑!”
这位平时常被妈妈教育讲礼貌的小男孩,听到后这样回答妈妈:“你对狗怎么这么没礼貌!狗有狗的模样,你通过你的眼光看觉得它丑,狗狗们可不一定这么看。”
武志红惊叹于这位男孩天然的“众生平等”的哲学家风范,他感慨对男孩的妈妈说:“你儿子不是你教的。”
妈妈这样回答:“的确不是我教的,是他自己长成了这样子,我一教,他就会被毁掉。”
让孩子获得自我实现的前提,是允许他们“成为自己”。
那些成为自己的人,也就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所说的“自我实现者”。他们超然而富有创造性,拥有最大的自由与灵活性,生命体验美好。
马斯洛曾指出,人有五个层级的需求,生理的、安全的、社交的、尊重的和自我实现的。自我实现是人的最高需求,它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丰满人性的实现;个人潜能的实现。
这些自我实现者有着许多共同的人格特征:
他们能够悦纳自己和他人,客观看待事物;他们自主性强,能献身于事业,有超然于世的品质;他们有创造力,处事灵活,关心社会,有强烈的道德价值观念和审美感;他们对人具有真诚的感情,幽默,比一般人有较经常的高峰体验;能在重大问题上顶住环境的压力,坚持自己的正确观点。
马斯洛认为,达到这个标准的人是极少的。
因为能够真正可以成为自己的人很少。
那些很少得到自由的孩子,在家中,很容易被父母的意志所左右,在学校,也很容易被“行使赏罚”的老师所左右。
于是,一些父母会发现,他们的孩子有一个问题:喜欢一个老师,就喜欢一门课;讨厌一个老师,就讨厌一门课。
但前面提到的那个男孩,不会有这个问题。因为,他热爱一门课是自己的选择,而不是老师行使奖励的结果;他不喜欢一门课也是他自己的选择,而不是老师行使惩罚的结果。
武志红说,父母不要试图扮演孩子的决定者的角色,而应该给予孩子独立探索的自由。那样的话,即便幼小的孩子也一样是一个“成为自己的人”
那些能够有机会成为自己的孩子,往往很少会有厌学的情绪。
一方面,学习本身就是他们人生意义的一部分,另一方面,他们不会因为老师的打击或不喜欢老师而讨厌一门课。
武志红在书中写道:
那些喜欢使用奖罚手段的父母和老师,内心深处渴望控制孩子,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意志成长变化。这样一来,孩子便成了他们意志的结果,孩子就是他们的作品。
他回忆起自己上小学时的情形:
记忆中,我没逃过一次课,也从来都没厌过学,甚至连逃课的想法都没产生过,而且尽管有多个老师令我不大喜欢,但我所有科目都学得不错。那时的具体心境已记不得了,但可以说,驱动我学习的动力决不是父母和老师的奖励,而是掌握知识满足好奇心所带来的天然快乐。
尽管我的成绩一直排在前五名,也很少惹事,却没成为少先队员。现在回想,这就很容易理解了,少先队员是老师们用来奖罚孩子们的工具,但我对获得别人的奖励兴趣很低,所以自己也不努力去表现。而老师们也不喜欢我这种人,虽然学习好,虽然不惹事,但却怎么都掌控不了,所以他们不会将奖励浪费在我身上。
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反对奖励与惩罚,而是要明白,奖罚只是辅助的教育手段,真正长久有效的教育,是从孩子的内心发生作用的。
我们也常常会看到一些孩子奖罚无效、软硬不吃。许多父母和老师对这类孩子十分头疼,觉得他们很难搞。
其实,对这种孩子,父母不要试图用外力去控制和操纵,他们更需要的是走心的引导与情感的链接。
他们当中有很多是那种有着较强的自我意识、和有主见的孩子。
只要他们的大方向上没有什么问题,比如爱学习、守规则、不损害他人,就足够了。父母不要用自己的期待去要求他们,否则只会令孩子偏离他们的自我成长轨迹。
叛逆与不学习,其实都是孩子缺爱和自我被压制的一种反抗体现。
也有另一部分同样是奖罚无效、软硬不吃孩子,他们的表现是非常固执,自我中心,不守规则,同时还不爱学习,等等。他们并不是真正的“成为自己”的那种孩子,相反地,那些表现可能是因为从小缺少爱和自由而导致的一种叛逆行为。
这里的缺爱有两种:一种是父母的忽视与控制,另一种是父母的溺爱和放纵。
前者容易理解,后者为什么也让孩子缺爱呢?
因为后者给孩子的并不是真正的爱与自由,而是它们的反面:
溺爱,其实也是对孩子的控制和忽视孩子真实需求的一种体现。而放纵,也是一种对孩子不负责任的忽视,置孩子于危险而不顾。
这样的孩子,自我边界感已经被摧毁,他们因为无法拥有真正的自我,也会有种种不同的叛逆表现。
他们看起来的那些“奖罚都不起作用”的表现,与前面所说的那种能够成为自己的孩子,有着本质的区别。
那种能够成为自己的孩子专注于内在的自我成长,他们走的是独立的、正向的轨道。比如:发展自己的兴趣,专注学习,守纪律,内心坚定,努力依靠自己的力量来实现自己想要的目标,所以不会特别在意外界的反应。
而因缺爱而不能成为自己的孩子,是向外索取的,走的是依赖和控制的途径。他们会为了获得想要的玩具哭闹不止,不达目的不罢休,他们总是想要外界来满足自己的要求,表现为自我中心、缺乏规则感,情绪化等。
那些不爱学习的孩子,往往是后者,因为缺少自己内在的学习动力。叛逆与不学习,其实都是孩子自我被压制的一种反抗体现。
爱与自由,才是通往孩子自我实现的捷径。
“因为爱而愿意顺从,因为有意志而能够顺从。”这是孙瑞雪在《爱和自由》书中所说的一句话。她指出:要想让孩子成为自己,爱与自由,缺一不可。
她告诉大家,“教”孩子可能就是对孩子的奴役,因为感觉训练才是儿童智力发展的唯一途径。而父母的职责,是用爱给孩子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并给孩子探索世界的自由。
蒙台梭利曾说:“孩子是以他们的本能直觉,找到了通往内心世界的道路。”她认为,真正的教育,首先是满足孩子的内在发展。
当孩子的内在发展需求得到满足,内心疑惑得到解决时,他们就会因获得顿悟变得非常听话。这种服从是一种力量的表现,是内在心灵平静的结果,并没有人教给他们。
如果一个孩子的精神失去平衡,他就无法专心思考,也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如果一个孩子不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他又怎么能够服从他人的指令啊?
蒙台梭利所讲的内在发展,其实就是给孩子爱与自由,让孩子得到精神上的平衡。正如她所言的那样:
只有精神上的强者,才懂得服从,并有能力服从。
如果孩子没有得到真正的爱与自由,他们的心理能量,就无法按照自己应有的方式来发展,他们还会因为心理失调而可能出现“神游”的现象:
这样的孩子注意力无法集中,不等一件事做完就常常把它丢下。
孩子心灵的神游,同时也代表了一种无意识的自我保护。
这种保护会让孩子对外界的响应越来越少。他们的内心在说:“你说话,但是我不听。即使你不断地重复,我也不会听。因为我正在建造一堵墙。把你拒之墙外,这样一来我才能构筑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
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解释了为什么这样的孩子也会常常出现“奖罚无效”等行为表现。
蒙台梭利指出,如果孩子长时间进行这种自我防御,就会妨碍他们接受和理解来自外界的观念,形成一种心理障碍,使孩子无法正常地运用自然功能。
他们就会表现出低于平均的智力水平,不能掌握诸如拼音和算术之类的知识。
如果一个聪明的孩子对很多类型的学习都设置了心理障碍,就会形成厌学等问题。这种孩子一开始会抵触某一特定的学科,进而抵触一般的学习,再到抵触同伴、老师和学校。
到了这一步,孩子的心中就很难有爱和真诚了,由于他们把自己与所有外界美好的事物相隔离,所以也很难获得幸福。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从小给予孩子充分的爱与自由。
武志红说:
当孩子既获得了充分的爱,又获得了充分的自由,他就会开始是个“成为自己的人”,而最终也势必会成为一个自我实现者。
(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