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华为奥迪做广告,以二十四节气小满为切入,娓娓道来只有小满、没有大满的古老智慧,配以清新唯美的画面,最后缓缓吟出一首小诗:何须多虑盈亏事,终归小满胜万全,让无数人为之动容。谁知次日便爆出,这是广告公司的一次抄袭,原创属于北大一位叫满哥的大V。
其实,盈亏思想,最早出处在于《周易》,原话是:日中则昃,月盈则食。《红楼梦》也有提到,第十三回,秦可卿托梦于王熙凤,说:“你是个脂粉堆里的英雄……常言道月满则亏、水满则溢……”。然而,和这一思想关联名气最大的一个人,还得属曾国藩,也是因为他,才使得这一思想被更多的中国人所了解和熟知。
但,我想说的是,与其说盈亏思想是我们老祖宗留下的一种智慧,不如说是整个人类面临的一种无奈。又或者说,盈亏思想,不过是一种建立在无奈之上的不得已的智慧。
细而察之,历史的,现实的,身边的,眼前的,自己的,别人的,亏损的状态属于常态,经常遇到,甚而从未间断,而万全的状态是怎么想得也得不到,哪怕瞬间也根本不能存在的。万全,意味着完满,可是世上哪里来的完满之事、完满之物,以及完满之人!万全和完满,只能无限趋近,而永远不可抵达。
这样的人和事的例子,信手拿来一个,随便就可举出一堆。
在古代,能成为帝王,一般被认为算是达到了幸运的顶点。但是帝王能够拥有四海的富贵,却无不是先天有缺陷,或者后天有亏损,而且是大的先天缺陷,大的后天亏损。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的刘邦,也有面对宠妃戚夫人和小儿子刘如意潸然泪下的时候,因为就连他也保证不了他死后他们的人身安全,后来戚妃和儿子果然全被吕后残害致死。朱元璋更是先天不足的典型,生在穷得吃不上饭的家,没多大就死了爹妈,小小年纪闹到没有活路,跑去寺庙当和尚出家,想想有多悲惨!好,后来当了皇帝,好家伙,生杀予夺,唯我独尊,看起来多么威风,实际上却有太多苦楚和不如意。最钟爱的大儿子、辛辛苦苦培养的好儿子好太子盛年病死,紧跟着二儿子三儿子接连着病死,最后皇位传给了孙子,谁知四儿子又起来造反!晚年痛失爱子,儿子杀死孙子,你说朱元璋这一辈子有什么好的!
自称“十全老人”的乾隆,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最有福报的皇帝,有人说,把“皇帝”换成“人”,即最有福报的人,也依然成立。没错,论荣华富贵,他是皇帝,且身在盛世,粮仓里有米,国库里有钱,吃不完的珍馐佳肴,花不完的真金白银。论能力,把个和珅纪晓岚刘罗锅玩得团团转,百官服服帖帖,国家长治久安,诗画书法也拿得出手,叫得出名头。论休闲娱乐,那风流倜傥英俊潇洒的名气更大了去了,什么富察皇后,什么几下江南,不知留下多少故事。论寿命,他这皇帝一做就是60年,一活活了快90岁,政治生命、自然生命都长得超乎想象,放眼全世界,在皇帝的森林里,恐怕只有活了91岁的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可与媲美。所以,老的时候,他也飘了,给自己冠以“十全老人”的称号。
可是,真有那么全吗?
且不说乾隆悲惨的童年,就拿他最爱的富察皇后来说,也够我们一窥乾隆一生的不幸。乾隆17岁娶了富察,18岁时两人有了第一个孩子,是个女儿,不料活了14个月便夭折了,对这对年轻的小夫妻不啻当头一棒。十个月后,他们的第二个孩子永琏出生,是个儿子,乾隆富察皆心疼之至,倾注心血当作接班人来养育,不想,在乾隆登基后的第三年,9岁的永琏也染病而亡,乾隆犹遭晴天霹雳,富察也大病一场。两人继续努力,七年后,第二个儿子永琮降世,有了前俩遭遇,富察把这孩子当做手心里的宝捧着呵着,但怕什么偏偏来什么,永琮长到两岁竟得天花而死。一向通达乐观的乾隆也想不开了,他满怀悲伤凄怨,仰首问天:我上敬苍天,下爱黎民,从来没有愧对列祖列宗,却为什么让我一再遭遇嫡子早亡之祸!
可是悲剧还远没有结束。永琮死后,富察身体垮了,后来在出京返回的路上病逝济南城。富察去世,对乾隆影响最为致命。丧礼上,他痛骂他和其他妃子所生的两个儿子,嫌他们不够悲伤,直接把长子永璜骂成了忧郁症,两年后也死了。他持续沉浸在对富察的怀念之中,喜怒无常,性格大变,为一点小事也要杀人,让深沉愁苦的思念一直贯穿了自己的后半生。
其他的皇帝又怎样呢?康熙出世不久父母双亡,由奶奶一手养大。赵匡胤被弟弟杀于烛光斧影之中。司马懿的后代们闹了一出八王之乱,八王里面死了七个,再往后五胡乱华,司马家的宗室几乎灭绝。
大人物如此,芸芸众生更莫有例外。
圆满本不存在,小满实属无奈,不管你愿意不愿意,通达不通达,人生只能小满,也只有小满。曾国藩给自己的书房取名“求阙宅”,阙同缺,意寓不求圆满,反求缺损。可是曾公您可知道,即便您想求全,那是能求得来的么?而您求缺,它却是不求自来,又何必谈什么求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