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向火奔跑|蔡松娥女士自述

向火奔跑|蔡松娥女士自述

作者: 杨蓉 | 来源:发表于2024-04-16 23:03 被阅读0次

    我是一位88岁的老人,是千千万万个老一代医药研发人员的缩影。我把全部的青春献给工厂,献给祖国的医药事业。岁月打磨了我,我打磨了岁月。对生活的热爱,向火奔跑的激情,让我的人生得以觉醒。如今,我依然用积极乐观的心态来面对我的生活。现在,我把自己的故事分享出来,希望能带给你一些启迪

    01 向火奔跑的科研人

       “呯、呯、呯!”外面突然响起一阵爆炸声,正抱着2岁多女儿在宿舍院子里玩的我,心里咯噔一下,起身把女儿放到床上,立马就往厂里跑去。远远就看到浓烟四起,火光冲天,心一下子提到嗓子眼,三步并两步赶到实验室草棚前,没喘口气就和其他工友一起,冲进火海去抢研究资料。因为草棚里有很多珍贵的实验手稿笔记,所以大家都在忙着抢救手稿,没有直接灭火。屋子里,浓烟呛得眼泪直流,只能摒着呼吸,棚顶的火星草灰不断掉在身上,根本顾不得拍打,有些纸已经烧了半边,这时恨不得多长出几只手,一边拍灭火苗,一边抱着就往外跑,一趟又一趟。当草棚终于支撑不住倒下时,所有人都瘫坐在院子里,闭着眼睛,大口喘着气……

    这是我年轻时经历的一件事情,那个场景至今都难以忘怀。那个时候的我们个个爱厂如家,在困难面前舍小家为大家。我深知,我的人生与祖国的医药科研事业密不可分。

    我从南京药学院毕业后没多久就经历那个动荡的时代,从药检所所长被下放到扬州制药厂,与下放到村里的同学相比算是受到了“优待”。到厂里后就被安排去洗药品的制剂瓶,刚开始跟着工人师傅学,一天8小时手都泡在水里洗,冲洗各种小瓶大瓶。开始根本不会洗,瓶子在手里总是打滑,只是心里不想认输,暗暗想:我一定要把活干好,你们能做的我也不输于你们。于是虚心请教工人师傅,慢慢熟练,终于练到可以双手同时做,和工人师傅和班长一样快了。现在摊开手掌还能看到几道当时洗瓶时划破手指留下的痕迹。

    那时一天需要完成10箱空瓶清洗,有时自己的任务提前完成,会主动帮一起下放的廖清江导师洗。因为洗完就可以下班,可以一起去看资料写报告,做研究类事项。虽然我们被打成了“臭老九”,但工人们并没有批斗过我们,现在想起还是非常感恩他们。

    当时由我国著名的甾体药物化学家廖清江教授主持的18-甲基炔诺酮研发项目得到了厂里领导的支持,只是当时以改造对象身份不能在工厂实验室做试验,就让工人们一起帮忙搭了一个草棚当实验室,创造条件悄摸摸地做。1千多种化学试剂用来做试验,很容易就引起化学反应、引发爆炸。所以看到火光就习惯性地朝厂里跑,心里只想着一定不能殃及工厂。

    从1965年到1973年,长达8年时间里,科研的条件一直很艰苦,如果失败就什么也没有,吸纳人才时也有不愿意加入的,但我们一行人从来没想过要放弃,越是困难越想着要往前冲,一定要攻克难关。18-甲基炔诺酮原料研发,需要13步反应,做13个产品中间体。每一步都很艰辛、困难重重,因为国内可查询相关数据几乎空白,只能去查国外的一些数据。为了攻克难关,我会英语的爱人张潜自学德语、俄语和日语,去各大图书馆翻看并转译国外资料进行每一步的研究创新,为研发成功提供了至关重要的保障。没有参考物,没有财力物力和人力,靠无数次试验,一点点推进,失败再来。有时24小时都不敢休息,轮番盯着看变化记录数据。

    皇天不负有心人,一直做到1970年我们拿着小试,找到北京中科院洽谈,一拍即合,开始在北京的试验室进一步课题攻克。该项目研发成功后,获得了联合国奖励企业的100万研发基金。也收到了国家科技二等奖证书,为我国早期计划生育的开展提供了可靠的物质保证。

    后来有人问我:“您觉得过往生命中的高光时刻是什么时候哪件事呢?”我直接回答:“就是科研成果出来的时候呀。”

    我就是这样用向火奔跑的热情行进在我的科研之路上,虽然艰苦,但也收获到成长的快乐和成就。

    02 向火奔跑的求索者

    我的祖籍是河南,从小是在安徽合肥长大的,在家排行老三。父亲大学时是学医,是南京中央医院的一名临床医生。母亲是护士。所以我从小就有个梦想:想学药学。因为那时听说一支青霉素就能救人,特别厉害。我自己也想做一个厉害的人,有用的人。只是家里兄弟姐妹多,家境困难,只能在初中学习毕业后就去找工作了。但梦想并没有被生计磨灭,在初中的基础上开始自学高中课程,找初中同学分别“接济”借书看,每天去上班路上边走边读,一刻也不想浪费,直到现在我还能背出元素周期表。记得有次看书入迷,出门时裤腰带一直挂在脖子上就到单位进行交接班,被同事笑话了好长时间。

    自学完全部课程后,我就去参加高考。第一次填写志愿书不太懂,写了“服从分配”,于是被石家庄师范学院生物系录取,到了学校后才发现原来可以自己填报志愿学校。那也只能在生物系先学习,课程相对简单,于是又自己加码增报了体育系,跟着老师学平衡木、跳马等。有次跳马没保护好摔倒了,尾椎被摔断,住院后被送回家休养。在家躺着的日子想着自己不能闲着,于是重新拿起书,小时候心中的梦想又燃起了火苗,于是主动选择办理了退学。第二年重新参加高考,就奔着南京药学院药学系去的,考完就填写了这一个志愿。最后如愿以偿在药学系完成4年本科学习,圆了儿时梦。

    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到扬州地区药检所,负责中药类药物的质检。中药检测,需要发报告并在报告上签字。是对药品质量的肯定,也是一份责任和担当。只是当时自己对中药的知识很欠缺,只能一边工作一边继续学习。那会想着只要单位有需要,自己就想办法创造条件去做。通过各种途径找到并组织各个县的老药工开会讨论,向他们学习。有时候有的老药工不愿意发言怕担责任。但我当时的信念就是:我在这个岗位,必须做到执法时,刚正不阿、一丝不苟。人民给的权利,我必须对得起这份信任。

    当时有个泰州的厂家当时有一味中药制剂全国销量不错,拿到药检所检测时,发现其中有一味药厂家用榆树皮替代了,根本不是药材,那这样做成的制剂就是伪劣产品。当时送检时,我们坚决没有放水,直接发出不合格证书,报废了这批药品。后来引起连锁反应,导致厂家关门。

    我很清晰地知道,药品安全丝毫也不能马虎。秉承实事求是的态度:一板一眼,做到问心无愧。

    03向火奔跑的幸福人

     接下来,说说我们的爱情故事吧。我的爱人张潜是上海人,毕业于华东理工学院,毕业后分配在江苏省淮阴药检所工作。有次省里开业务会议,各自领导坐在一起聊天,为我们两个大龄青年做了介绍人。首次见面后,他就开始给我写信,还写了很多英文信。我慢慢觉得他爱学习,不是坏人,所以两颗心渐渐走近。1966年第一次见,我们谈了3年恋爱,一直到1968年春节去我家过节,才开始谈婚论嫁。

    那时结婚仪式相对简单,在上海打的结婚证,上面还有毛主席语录。后来我们选择了旅行结婚,算是很时髦的方式。一起去嘉兴看“红船”,再到了杭州,买了一个竹子的书架,算是置办的唯一一件新家具。再回到上海,然后在家请了几个亲戚做了菜,简单仪式后,把家安在了我工作的地方江苏扬州。当时,扬州制药厂特别布置了一个办公室作为婚房,我们在厂里安了家落了户。历经2年的时间,我的爱人才把档案关系调到扬州,结束两地分居的状态。

    现在的我依然关心时事、天下事,积极乐观面对生活,喜爱并传承着中华传统文化,喜欢的《琵琶行》能倒背如流,一些新的赞歌比如《新中国建设者》也会尝试自己改编歌词,表达终身为祖国而战的初心不忘。我现在生活很规律也自律,每天锻炼3个半小时,5点半左右起床看书,适当地做运动,8点钟左右吃早餐。喜欢看书、唱歌,在大学那会还曾是广播站的主持人,我也很喜欢邓丽君的歌。

    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每个人都了不起。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当下的幸福是一个个时代建设者的付出和努力得来的。向火奔跑,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力量我这一代人,不善于表达,没有关于理想的豪言壮语。我们多的是踏踏实实地干工作。我们珍惜自己的岗位,干什么就努力干好。把国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默默奉献。我想这也就是一种觉醒吧。让我们在各自岗位上兢兢业业,努力工作,贡献每个人的力量,共创美好人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向火奔跑|蔡松娥女士自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frsx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