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道冲,而用之或弗盈也。
(大“道”空虚无形,但用起来永不盈满。)
㊣渊兮!似万物之宗。
(深远啊!它好象万物的归宗之所。)
㊣锉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消磨其锋锐,解除其纷扰,调和于光辉,混同于尘垢。)
㊣湛兮!似或存。
(隐没不见啊,又好象恒常存在。)
㊣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先。
(我不知道它是谁的后代,似乎是天帝的祖先。)
(以上就是一般的原文与译文。)
《酷说老子》第四章(1)苏格拉底:为什么需要的越少,就越接近神?
【第一句】
㊣原文:道冲,而用之或弗盈也。
(大“道”空虚无形,但用起来永不盈满。)
1、
冲,古字为“盅”[zhōng],引申为空虚。《说文》曰:
“盅,器虚也。”
所以,盅指器具中间中空的部分。那么“道冲”,意思即是:
“道是虚空的。”
2、
或弗盈也,“或”是什么意思呢?其实这个字有许多版本,我想熟悉《老子》的读者应该都不陌生。比如:
1、唐玄宗的景龙碑本作:“久”弗盈也。
2、《淮南子》引老子本作:“有”弗盈也。
3、敦煌出土的帛书则作:“又”弗盈也。
不过,这桩悬案现在已经真相大白了,经现代训诂学者马叙伦先生调查取证:
“或”、“久”、“有”和“又”,这四个字可以相通,在古代都可以释义为“常”的意思①。
限于篇幅原因,具体证据我就不一一列举了。所以:
“或弗盈也”即是“常不满”的意思。
3、
由此可知,“道冲,而用之或弗盈也”,合理的解读应该是:
道就是一个空虚的容器,你用它盛水,永远也注不满。
那么这一句话老子是想表明“道”的什么性质呢?一个字:
“大”。
道至大,就仿佛是太平洋,无论你从中舀取一瓢水,还是往里添加一桶水。对于浩瀚无边的太平洋而言,根本就没有一丝一毫的影响。用庄子的话形容就是:
“益之而不加益,损之而不加损。”②
4、
其实,人心何尝不是“道的容器”呢?
如果将“道”运用到“入世”,就是孟子所说的: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③。
因为当富贵、贫贱、威武等等这些外物注入你心器的时候,就好比泥牛入海,瞬间化于无形,所以你自然能保持自己的心器“冲而弗盈”。
如果将“道”运用到“出世”,就是《金刚经》所宣扬的: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④。
因为当喜怒哀乐,荣辱得失等等这些外物注入你心器的时候,就仿佛风来竹面,雁过长空,刹那消于无踪,所以你自然能保持自己的心器“空而不满”。
5、
我们把人心看做“道的容器”,其境界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境界是:
“誉而不喜,毁而不怒。”
第二层境界是:
“荣而不喜,辱而不怒。”
第三层境界是:
“生而不喜,死而不怒。”
6、
但是一般情况下,第一层境界“誉而不喜,毁而不怒”这道坎,可能已经将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隔绝在道的对岸了。
别人一句恶言,你的心器便被愤怒所注满;
别人一句赞语,你的心器便被欢喜所注满。
春风得意时,你的心器仿佛燃绕着梦想之火;
秋蓬失志后,你的心器立即冷却成绝望之灰。
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双眼一直被纷繁的表象所迷惑,无法看清事物的本来面目。佛语称之为:
无明。
不过,世界上也有一些智者,确实能够做到很高程度上的“冲而弗盈”或“心无所住”。
7、
【第一层境界】:
誉而不喜,毁而不怒。
北宋有一位名相叫富弼,才干和道德都十分了得,只是诗文绝少,所以声名不是很大。范仲淹称赞他有“王佐之才”,苏东坡将他与韩琦、范仲淹、欧阳修并成为“人中四杰”。晏殊更是眼疾手快,直接让富弼做了自己的东床快婿⑤。富弼最大的特点,就是为人大度,脾气无限接近于弥勒佛。曾经有一位轻狂的秀才问他:
如果有人骂你,你会怎样?
富弼答道:
“我会当作没听见。”
秀才大笑而去,没想到几天后,他们又在街头偶遇。
秀才大声说:
“富弼是一只缩头乌龟!”
一个熟人提醒富弼,秀才在骂你。富弼说:
天下同名同姓的人那么多,怎么会是骂我呢?⑥
于是他继续散步,秀才自讨没趣,只好走开。许多人都不理解,富弼为什么不回应呢?
9、
可是,我们更应该问的应该是:
富弼本来不是缩头乌龟,为什么要去回应?
如果回应,就是在证明。你为什么要证明?因为你需要让别人相信。你为什么需要别人相信?因为你不自信。你为什么不自信?因为你心器太小了。你的心器就像是一个小而浅的水洼,随便投一颗石子就能激起千层浊浪,这就是一个人愤怒的根本原因。
10、
首先,我们之所以会愤怒,是因为没有看清骂人者和被骂者的本质。
富弼为什么不回应呢?原因很简单。
比尔盖茨会回应一个乞丐说他穷吗?
拳王泰森会回应一个病人说他弱吗?
爱因斯坦会回应一个智障说他笨吗?
当然不会!那么秀才和富弼,谁才是真正的缩头乌龟呢?穷酸的秀才才是!因为他不敢面对自己失败的人生,一心想通过辱骂名人来寻找自己的存在感。而富弼却不畏人言,坚守本心,大脑能够自动屏蔽外界的情绪干扰。
所以他才是真正的勇敢,这是一种不怕别人说他懦弱的勇敢。
11、
其次,我们之所以会愤怒,是因为没有看清“骂”这件“事”的本质,佛教典籍《四十二章经》里有一个故事:
释迦牟尼每到一个地方宣扬佛法,基本都会受到侮辱和谩骂。但是他从来不生气,总是静静地听对方骂完。他才心平气和地问道:“如果你想送给别人一件礼物,但是人家坚决不接受,你的礼物是不是要拿回去?”对方答道:“既然人家不要,我当然要拿回来。”
释迦牟尼说:
“现在你送给我的恶语,我不接受。那你自然都要拿回去,不等于是骂了你自己吗?⑦”
对方当下语塞,无言以对。所以,如果别人骂你时你给予回应,就相当于是别人赠你不喜欢的礼物你又回赠。因为你在无形中已经认可了他的言语,接受了他的规则,从而被对方拉进了他所设定的负面的情绪泥沼中无法自拔。
换而言之,当你遭到无端的辱骂而选择沉默的时候,那么骂你的那些言语,最终就会像吐到天上的唾沫一样,落到骂人者自己的脸上。
12、
第三,我们之所以会愤怒,是因为没有看清“时间的非连续性”本质。佛教典籍《优婆塞戒经》里对此有过一番精辟的分析:
“是骂詈字,不一时生。初字出时,后字未生。后字生已,初字复灭。若不一时,云何是骂?直是风声。我云何嗔?⑧
什么意思呢?比如有一个人骂你“缩头乌龟”:
当对方说出“缩”的一刹那,后面三个字还没出现,这能叫骂吗?当对方说到“头”的一刹那,“缩”已经消失了,后面两个字还没出现,这能叫骂吗?当对方说到“乌”的一刹那,“缩”和“头”已经消失了,后面一个字还没出现,这能叫骂吗?当对方说到“龟”的一刹那,前面三个字都已经消失了,这能叫骂吗?等同于“风声”而已,我何必生气?
但为什么我们会觉得这是一种辱骂呢?那是因为我们一直没有看清万事万物都是一种“即生即灭”的幻影,因而把自己囚禁在“过去”这座“时空监狱”里不愿意走出来。
所以,我们一直都被“人”的表象,“事”的表象以及“时间”的表象所迷惑和欺骗。以至于始终无法看清这个世界的本质,因而执迷不悟,行歧不返。如果我们能看到人、事、时间的本质,那么自然而然就能做到:
“誉而不喜,毁而不怒。”
13、
【第二层境界】:
荣而不喜,辱而不怒。
在日本,有一个关于白隐禅师的故事家喻户晓:
在白隐禅师的寺院不远处,有一户人家的女儿未婚先孕。父母逼问女儿怀了谁的孩子,女儿知道父母反对,不敢讲出真相。
但她知道父亲一向最敬重白隐禅师,于是念头一动说:
“我肚子里的孩子是白隐禅师的。”
父亲一听,既愤怒又震惊,没想到白隐禅师是这样鲜廉寡耻的小人!于是一家人就去找白隐禅师理论。白隐禅师听了以后,淡淡的说了一句:
“是这样吗?⑨”
他们看到白隐神态安详,就没有继续纠缠。等孩子出生以后,这位父亲就把孩子抱到寺院丢给白隐禅师说:
“这就是你的孽种,还给你!”
此事一经传出,全民鼎沸,白隐禅师声名扫地。但是他不辩一言,依然天天抱着小孩在众人的辱骂声中化缘奶汁以及婴儿用品。
一年过后,饱受良心谴责的女孩对父母说出了真相。女孩的父母满心愧疚,寝食难安,于是去找白隐禅师陪罪。白隐禅师听了以后,淡淡的说了一句:
“是这样吗?”
就将孩子还给了这一家人,仿佛什么事都没发生过一样。为什么对于凡人而言无法忍受的奇耻大辱,在白隐禅师眼里却仿佛只是“春梦了无痕”呢?因为在他的看来:
世界的人、事、时不过是镜花水月,外界的是非、毁誉、荣辱皆等于梦幻泡影。只有我,才有资格成为我自己的原告,才有资格当我自己的法官和审判人。
用释迦牟尼的话说,这叫:
“天上天下,唯我独尊。⑩”
用王阳明的话说,这叫:
“吾性自足,不假外求。⑾”
所以无论外界向白隐禅师的“心器”中注入脏水还是清水,开水还是冰水,糖水还是毒水。他都能安然受之,化于无迹。这即是:
“荣而不喜,辱而不怒。”
14、
【第三层境界】:
生而不喜,死而不怒。
公元65年,古罗马历史上有一位最臭名昭著的暴君叫尼禄。他在杀兄弑母之后,又怀疑他的老师塞内加参与了一场宫廷叛变。虽然查无实据,但是尼禄却以此为借口,下令让老师自杀。塞内加的老婆和学生们听到消息后都失声痛哭。
塞内加却神色如常,问道:
“你们的哲学哪去了?你们多少年来互相激励的处变不惊的精神哪去了?⑿”
最后他跟古希腊的苏格拉底一样,镇定自若,安然赴死。他是如何做到的呢?众所周知,塞内加是斯多葛学派晚期的代表人物之一,而斯多葛学派的人生观就是:
世间一切皆是自然规律,包括生病与死亡⒀。因此人必须要学会接受命运,尤其是接受“失去”的命运。
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能泰然接受所有的“失去”:
失去名、失去利,失去健康、失去美丽,失去亲人朋友,直到有一天失去生命。那么到那个时候,他也就没有什么东西可失去,反而永远都不会再失去。
就像老子在《道德经》第十三章中所说:
“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而塞内加作为一名古罗马最重要的悲剧作家,他对人生同样有着十分透彻的领悟。他说:
智者什么也不会失去,万物皆备于他一身。智者是自足的,如果他因战争而失去一只手,或者因意外而失去双目,他依然会满足于命运剩给他的那些⒁。
其实这句话的潜台词是:
哪怕有一天上帝毫无征兆地夺去智者的生命,他也依然会满足于曾经活过。
那么,这种人生态度就是:
生而不喜,死而不怒。
15、
所以“道”,其实就是在教我们给自己的人生做减法,给我们的人生减肥。
欲望,就等于是思想的脂肪。
欲望太多,同样会造成我们思想的阻滞与缺氧,从而危害精神健康。所以苏格拉底有一句名言:
你需要的越少,就越接近神⒂。
而这种难以企及的“神”的状态,
在佛家就叫:
空而不满。
在道家被称为:
冲而弗盈。
所以老子说:
“道冲,而用之或弗盈也。”
【参考资料】:
1、马叙伦《老子校释•卷第一•第三章》
2、《庄子•外篇知北游第二十二》
3、《孟子·滕文公下》
4、《金刚经•第十品•庄严净土分》
5、《宋史•卷三百一十三•列传第七十二》、苏轼《范文正公文集叙》《邵氏闻见录•卷九》
6、(明)郑瑄《昨非庵日纂》
7、《四十二章经•第七章》
8、《优婆塞戒经•羼提波罗蜜品第二十五》
9、(美)保罗·李普士《禅的故事•二》
10、《长阿含经•卷第一》
11、(明)钱德洪《王阳明年谱•十九》
12、(古罗马)塔西佗《编年史•第十五卷》
13、塞涅卡《论幸福生活•7、11、25》
14、阿兰·德波顿《哲学的慰藉:第三章•对受挫折的慰藉》
15、(古希腊)第欧根尼•拉尔修《名哲言行录•第二卷•第五章•苏格拉底》
《酷说老子》第四章(2)老子与佛陀的不期而遇:“道”是万物的归宿吗?
【第二句】
㊣原文:渊兮!似万物之宗。
(深远啊!它好象万物的归宗之所。)
1、
“渊”是什么意思?《小尔雅 • 广诂》曰:
渊,深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道,就像一个无边无际也无底的深渊,似万物归宗,若千鸟归林,如百川归海。
换而言之:
道,仿佛是一切的归宿。
2、
无独有偶,佛教里最早的典籍《长阿含经》的“阿含”两个字,与老子所说的“道”有异曲同工之妙。二者仿佛是双胞胎兄弟,音容面貌十分相似,简直如同一个模子所刻。那么在佛教的理论系统中,“阿含”是什么意思呢?很简单,四个字:
“容受聚集。①”
因此,“阿含”这两个字在公元四世纪的时候,被中国人翻译为“法归”,法指的是“现象”,“法归”就是等于一切现象的聚集归宿之处。东晋著名高僧——也是被誉为“中华解空第一人”的僧肇对“法归”的解释则更加形象,他凭借着自己的绝世才华描述道:
“法归者,盖是万善之渊府…… 道无不由,法无不在,譬彼巨海,百川所归。 ②”
没错,阿含就像是太平洋,吞天吐地,是“一切善法”的融汇聚集之处,也是所有“道法”的启程出发之场所。当然,僧肇本人是佛教信徒,所以解释佛教概念的时候难免偏心,将中国本土的“道”放置在“阿含”的统摄之下。
其实,如果我们非要较真,按照僧肇的逻辑实事求是的去对比二者孰高孰低的话,恐怕会得出相反的结果:
“阿含”反而是低“道”一等!
为什么?因为僧肇解释的“阿含”总是表现出正能量的一面,强调“善”的一面,宣称自己是一切“善法”的最初源头和最终归宿。那么问题来了:
“恶法,那些一切负能量的东西要归向何处?”
如果“恶法”无家可归的话,那你僧肇是不是还得单独起一个名称,单独建一座地狱来容留“恶法”呢?看来,僧肇虽然才华绝世,但有时候难免会主观发挥,偏离佛经本意。其实佛经中的“阿含”并没有那么小气,它既从正门收留“善法”,同时也会打开后门把“恶法”放进来。总而言之:
阿含即是三界一切现象的本质和总源头。
可见,佛教理念中的“阿含”与老子理论中的“道”不只是双胞胎那么简单,很可能根本就是同一个人,只是名字相异而已。它神出鬼没,无形无象,故意躲在变化万端的表象世界背后,一直跟人类的“思想”玩捉迷藏,只有极少数打开慧眼的智者才能发现它的模样。
佛陀见了,名之曰“阿含”;
老子见了,称之为“道”。
【第三句】
㊣原文:锉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1、
这一句属于错简无疑,是古人整理的时候犯了糊涂,错将老子其他章节里的内容抄了过来。我们试看第《五十六章》的原文: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
翻译过来就是:
知道的人喜欢保持沉默,高谈阔论者往往并不知道。如果堵住五官的孔穴,关闭主观的门户;挫掉锐气和棱角,消解掉纷争和不同;收敛起光芒,混同于尘世大众,这就叫做玄妙的同化。
显而易见,《五十六章》中的这一段话,上下文语意连贯,一气呵成。而在本章中所讲的内容与“锉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关联性并没有那么高,而且这四个排比短句的主观色彩略显浓厚,不太像老子客观性的描述“道”的风格,整体读起来有点突兀。
所以《第四章》的完整原文应该是:
道冲,而用之或弗盈也。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先。
如此一来,整体上下文就连贯了很多,完全没有吃鱼肉卡到刺的感觉。因此,本章中对这一句就不做解释了,等我们在《第五十六章》中遇见它的时候,再做探讨。
【参考资料】:
1、 《善见律毗婆沙•卷一》
2、《长阿含经•序•(释僧肇述)》
《酷说老子》第四章(3)晦堂禅师竟然偷学庄子:“道”真的不能教授吗?
【第四句】
㊣原文:湛兮!似或存。
(隐没不见啊,又好象恒常存在。)
1、
湛是什么意思呢?《说文》曰:
“湛,没也。”
《小尔雅▪广诘》曰:
没,无也。
所以一般人都把“湛”解释为“无”的意思。表示:
虚无,似无而实有。
不过,我觉得这个解释并不完美。因为“湛”是形声字, 形容水声。本义是:
清澈透明。
所以“湛”不是“无”,如果理解成“无”,那就是什么都没有!这样的话,“道”就变成了一具死尸,没有任何生机。那应该怎么解释?很简单,“湛”就像水一样,映千川,照万物,所以是“透明”的意思。
2、
再说“似或存”,“或”在第一句中讲过,是“常”的意思。所以这个字,也有多个版本:
王弼版本作:似“或”存。
河上公版本作:似“若”存。
唐玄宗景龙碑本作:“常”存。
敦煌本帛书本作:似“常”存。
因此,“湛兮!似或存”,这一句原文合理的解释应该是:
(道)透明无形,(看不到)但一直常存不灭。
也就是说,老子的道,仿佛是空气,我们肉眼无法看见却长存于天地之间。后来庄子受此启发,对“道”的形态进行过一番类似的描述:
“夫道......无为无形......可得而不可见。①”
无独有偶,“道”的这一特点跟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里特所提出的“逻各斯”也十分相似。赫拉克里特认为:
“逻各斯”是宇宙事物的理性和规则,无时无处不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但人们却不能看到它的存在②。
而且除此之外,“逻各斯”在西方还有“言语”的意思,所以学术界曾经一度用老子的“道”来直译赫拉克利特的“逻各斯”。因为二者都有“规律和语言”双重含义,不得不说,中西方的古先哲们虽然在不同地域的思想森林里探索和冒险,但有时候还真是不谋而合,殊途同归。
同样巧合的是,佛教祖师释迦牟尼在《金刚经》中也有类似的描述,他曾明确警告弟子们:
“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③”(如果想通过外貌,通过声音寻求佛,这个人就走上了歧途,无法见到如来。)
没错,“如来”只能心悟,不能通过任何物理性质的东西去追寻。那么问题来了:
为什么“道”、“逻各斯”和“佛”都不可见呢?
3、
禅宗历史上有这样一则公案:
宋朝的大诗人黄庭坚,早年一直跟晦堂禅师学道。有一天两人在山上踏游,禅师走在前,黄庭坚紧随其后。
当时正桂花盛放,禅师问:
“闻到桂花香了吗?”
黄庭坚答:
“闻到了!”
晦堂禅师说:
“我没有隐瞒你吧?!”④
黄庭坚愣了一下,然后恍然大悟,感叹道:
“原来自己就像一个每天只想着娶老婆的和尚,太心急了!”
为什么晦堂禅师会说“我没有隐瞒你”这一句话呢?因为黄庭坚跟我们一样,学道之初,总是每天缠着老师问:
老师,老师!“道”在哪里?赶快拿出来传给我。
但是“道”并非是皇帝的玉玺,随便拿出来传给一个人,他就能立地成佛。所以晦堂禅师根本就拿不出来,怎么办呢?他只好带着黄庭坚上山郊游,瞅准时机,给他上了一堂生动的禅课。幸好黄庭坚悟性非凡,闻到桂花香时瞬间就明白了:
不是晦堂禅师不想传给他,而是因为“道可传而不可授”⑤。
对啊!道虽然可以“心传”,但是根本没法教!
4、
战国时期,有一个叫东郭子的人同样求道心切,每天冥思苦想,但死活想不明白。后来有一天在路上遇见了当时的大哲学家庄子,高兴坏了,就跟看见救命稻草一样,立马抓住不放,从此中国哲学史上诞生了一段非常有趣的对话。
东郭子:“请问,道究竟在哪里?”
庄子:“无所不在。”
东郭子:“说人话,具体一点,到底在哪里?
庄子:“在蝼蚁身上。”
东郭子:“至高无上的道怎么可能如此卑贱?”
庄子:“在杂草野种里。”
东郭子:“怎么更加卑微了?
庄子:“在破砖烂瓦之下。”
东郭子:“怎么越来越不堪了?”
庄子:“在屎尿里。”
听到最后这句话,东郭子终于五官扭曲,三观崩坏,眼珠子掉到地上都都不知道怎么捡起来。本来他是想听大哲学家庄子能谈几分妙理,说几句人话的,最好还能端出一大碗鸡汤替他安抚迷失的心灵。结果没想到,庄子故意把“屎尿”两个字摆上桌,东郭先生怕是要恶心的连晚饭都吃不下,所以才愣在原地一言不发。
其实,庄子比东郭先生更无语,更失望。
本以为自己遇到的是一位满怀激情的后学狂生,毕竟没几个人一出场就有勇气去触碰“道”这个终极难题,没想到此人不仅没有黄庭坚的悟性,反倒有比黄庭坚更喜欢抬杠的毛病。
一千年后的晦堂禅师估计是吸取了庄子的教训,知道用语言教导没什么效果,于是抓住时机用行动亲自在现场演绎了一番,果然,点醒了黄庭坚。
5、
庄子想告诉东郭先生的,其实跟晦堂禅师想告诉黄庭坚的一样:
所谓“道”,就像是桂花香,你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它确实存在与天地之间。
但是,“道”只是“像”桂花香,而非“是”桂花香。
同样的,老子形容“道”也都用“似”或者“若”,从来不用“是”。因为“道”无法描写,只能用比喻来代替。所以,有鉴于《道德经》河上公本、景龙碑本、敦煌本等等众多版本。我认为老子本章中这两句的原文是应该是:
渊似,万物之宗;湛似,似或存。(深远啊!它好象万物的归宗之所;隐没不见啊,又好象恒常存在。)
【参考资料】:
1、《 庄子•大宗师 》
2、《赫拉克利特著作残篇•D1》
3、《金刚经·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
4、《五灯会元•卷十七》
5、《 庄子•大宗师 》
6、《庄子•知北游》
《酷说老子》第四章(4)医学证明:修行过程中竟然有患精神分裂症的风险?
【第五句】
㊣原文: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先。
(我不知道它是谁的后代,似乎是天帝的祖先。)
1、
学术界对于老子的思想贡献有一个听起来十分反常的观点,什么观点?
他们认为老子在哲学上是一个革命家。
这怎么可能?老子不是一个复古保守的思想家吗?怎么会在哲学上搞创新和革命呢?这个观点当然也合理,但并不是全部事实,实际上我们大部分人都真的小看了老子本人思想的开创性和理念的先进性。有证据吗?有!
比如在上古时期,中国人本来也是迷信并且祭拜上帝或者天神的。
顺带一说,其实“上帝”这个词是中国本地早在三千多年前开始就开始流行的“土特产”,并不是二十世纪才从西方进口回来的“洋货”,只是这个词后来被传教士借去翻译《圣经》,一百多年下来,已经形成了品牌效应,这才使得人们普遍误以为“上帝”一直是基督教最高主宰的本称。
言归正题,中国古籍《尚书》当中其实记载了很多关于“上帝和天”的案例,比如:
《虞书•舜典》曰:“肆类于上帝,禋于六宗。”
《商书•汤誓》曰:“有夏多罪,天命殛之。”
《商书•仲虺之诰》曰:“夏王有罪,矫诬上天。”
显而易见,“上帝和天”在商代是一种上到帝王下到平民普遍信仰的最高力量,但是老子在《道德经》中却明确表明:
道,象帝之先,天地之始,万物之母。
这些话放在古代,等于是站在科学的立场上彻底否定了古人的迷信思想。无异于大声宣告:
宇宙间没有人格化的上帝,只有神一样无处不在的最高规律——“道”。
2、
在哲学史上,这样的思想无论出现在东方还是西方,都堪称一场前所未有的观念地震和理论革命,因为这样的人物,在文明史上少之又少,西方的这一场革命是由泰勒斯完成的,所以他被尊称为“哲学之祖”,我们要知道的是,直到今天,世界上依然有许多古老的民族尚未走出神话的世界。从这个角度来看:
西方有泰勒斯是西方的幸运,老子诞生在中国,同样是中国的幸运。
正是他们这样的人冥思苦索,率先从千万年来“神话世界”的土壤之下——破土而出,也正是他们这样的人第一次冲出迷信的边界,去追寻宇宙的本源,也正是他们这样的人最早敲开“人文世界”的大门,带领人类走出神话的迷雾,走向人间的烟火,走进文明的殿堂。
我们甚至有理由怀疑,中国人一直没有发展出宗教信仰主要原因之一:
可能就是因为老子提出来的“道”过于精妙,以至于完全可以代替人们对上帝的精神依赖,所以几千年来无形中消解了人们对“人格神”的崇拜。
3、
那么结合前文,老子的观点是:
道,是万物之宗,冲而不盈,存而不灭,而且在天地之前就存在。
庄子也认为:
“夫道......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存。①”
由此可知,道家思想中的“道”与古希腊大哲亚里士多德对“上帝”的描述有着惊人的一致性,亚里士多德认为:
万事万物的存在,既是上一个事物的结果,又是下一个事件物的原因。所以万物是被一条巨大的因果链条捆绑在一起的,环环相扣,密不可分。
如果按照逻辑一直向本源回溯,那么:
必然有一个"最初的原因",唯有它自己不需要什么原因;必然有一个"第一推动力",唯有它自己不需要任何外在的动力;必然有一个"不动的推动者",唯有它自己不需要被任何东西推动②。
而这个唯一的“最初的原因”、“第一推动力”和“不动的推动者”是谁呢?
没错,就是上帝。
4、
我们都知道,大科学家牛顿就是亚里士多德的铁杆粉丝,所以他也一直都是上帝的信徒。那他为什么要研究物理学?很简单,纯粹只是业余爱好。其实牛顿一生共留下160多万字的著作,其中只有16%是研究自然科学的,剩下的全部都在探讨神学。结果没想到:
牛顿为了证明上帝的存在,顺便发现了三大定律。
牛顿有一位资助人兼好朋友叫哈雷,没错,就是那个曾经成功预言了“哈雷彗星”出现时间的哈雷。不过,他是一位无神论者。有一天牛顿邀请他来观赏自己的太阳系星体运行仪,哈雷惊叹不已地问道:
“这仪器如此精妙,是谁制造的、怎么制造的?”
牛顿说:
“自发地、随机产生的。”
哈雷说:
“这不可能,肯定要有人控制才行!”
牛顿反问道:
“既然你认为一个小小的星运仪都不可能自发地、随机地、偶然地产生,那阁下为什么坚持认为这庞大的宇宙及一切是随机、偶然地产生的呢?”
哈雷想反驳,却发现无从下口,只好沉默。不得不承认,牛顿的这个反问确实难以反驳,逻辑上无懈可击,直到今天,这依然是一个人类理性无法解决的千古难题。
谈到这里,你可能会认为亚里士多德和牛顿都信仰的是一个拥有超能力的“人格化上帝”,错了!这是一个天大的误解。其实他们两人口中的“上帝”跟中国老子笔下的“道”一样,都指的是藏在宇宙背后主宰一切的“自然之神”③,它无处不在,却遍寻不见。这让我不禁想起了中国维摩禅祖师傅大士(497—569)的一首诗偈:
有物先天地,无形本寂寥。能为万象主,不逐四时凋④。
看来,东西方的思想家们在寻找宇宙的终极问题上又一次殊途同归,又一次在人类理性的边界线上发生交汇。
5、
那么,综合以上所有大哲们的意见,我们可以确定:
道,自本自根,自果自因,先于万物而永恒不灭。
总之,“道”就好像是花果山上的孙悟空:
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如果真的如此,我想你心中可能会不由自主地升起一个巨大的问题,那就是:
”我们是否永远也无法领悟出道呢?”
其实这个问题,早在唐朝的时候就已经有人替我们问过。
6、
唐朝有一名僧人曾经想出一个十分刁钻的问题,百思不得其解,于是拿去问当时的高僧崇慧禅师:
“达摩祖师没有来到中土之前,中国有没有佛法?”
崇慧禅师回答说:
“先别管他尚未来时怎么样,关键是你当下的事要怎么做?”
这个僧人抓耳挠腮的想了半天,只好说:
“我无法领会,还请指点。”
崇慧禅师说了八个字,也是禅宗史上的千古名句:
“万古长空,一朝风月。⑤”
崇慧禅师为什么要这么说呢?其实佛法就如同万古长空,过去一直存在,未来也将永恒存在,那一朝风月又是什么意思呢?很简单,万古长空就是一朝风月,二者本质上没有区别。我们之所以觉得“万古长空”和“一朝风月”不同,是因为我们的心里有“时间”这个观念,我们认为时间是客观的物理存在,错了!其实时间是我们主观意识的构建出来的东西。
7、
1967年,物理学界的两位物理学家合写出来一组颠覆时间的数学公式,叫惠勒—德维特方程式,简称“惠——德方程”,惠勒就是发明“黑洞”和“虫洞”这两个词的物理学家,德维特是他的同事,两个人共同创造的 “惠——德方程”成功地把“量子力学”和“广义相对论”融合起来了。
这组方程是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
整个二十世纪,全世界的物理学家们发现有两套大理论可以解释世界一切物理现象,一套是解释“微观世界”的量子力学,一套是解释“宏观宇宙”的广义相对论。
但是,这两套理论并不相容,量子力学不能解释宏观宇宙,相对论也无法运用到微观世界当中。爱因斯坦一辈子都在尝试寻找一套标准的物理方程式把这二者的矛盾统一起来,结果徒劳无功,最后死不瞑目。
没错,1967年物理学界诞生的惠勒—德维特方程,正是爱因斯坦梦寐以求却没有得到的物理学公式。
但是,这套物理公式唯一反常的,也是唯一遭受大多数物理学家反对的地方就在于:
此方程在融合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的演算过程中,“时间”这个变量竟然也在“量子力学方程”和“相对论公式”之间的转化中被互相抵消了。
也就是说:
惠勒—德维特方程的融合如果要成立,量子力学和相对论如果要统一,那么时间必须等于0。
那没问题就来了,时间怎么能不参与呢?怎么能袖手旁观呢?怎么能单独停留在宇宙之外呢?况且根据物理学的定义和法则,宇宙是没有“之外”的,我们都被囊括在宇宙之中。
除非,时间不存在。
没错,物理学家们对“惠——德方程”有很多推测,其中最普遍的一个推测就是:
时间根本不存在——宇宙就像电影,只是一幅幅静态图片的连续化,时间只是人们主观用来度量事物变化的一个工具而已。
比如我们看见日出日落,看见“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看见墙上的钟表在不断地向前移动,于是觉得有时间在——“流逝”。那么问题来了,如果这个世界上的一切都不发生变化,包括我们脑海里的观念也保持静止状态,那么我们还会觉得有时间存在吗?恐怕不会。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时间只是随着事物变化而伴随出来的一个附属品,只是空间的“影子”,空间是比时间更本质的东西。由此继续推导,那么在任何一个时刻,宇宙都是简单地由众多个处在不同位置的不同物体组成。不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宇宙的每一种形态,都是独立地、永恒地存在着,并没有随着所谓的“时间”消逝。
也就是说:
”我们实际上同时置身于无数个永恒的独立画面中,每一幅画面包括此时此刻的万物众生。
换而言之:
时间既不存在,但又无处不在。
没错,如果我们透过“时间既存在又不存在”这副眼镜去看待宇宙的话,就能够轻易地看到连爱因斯坦都死不瞑目的真理。当然,信不信由你,毕竟这是一个连大多数物理学家都难以接受的反常理论。而且更值得注意的是,有医学研究表明:
如果一个人的主观时间感与客观环境发生错位或者不同步,很可能会导致精神分裂症⑥。这也很可能是古往今来许多修行求道者后来走火入魔和精神失常的原因。
8、
现在我们回到之前的公案,崇慧禅师一看这个僧人听到“万古长空,一朝风月”这八个字竟然一言不发,沉默良久,知道他悟性不高,只好继续开导说:
“佛在我心,跟达摩来没来没有关系。”
可惜的是,这个僧人还是没有听懂。那么崇慧禅师究竟想表达什么呢?当我们了解了“惠勒—德维特方程”之后或许就更能深切的接受:
未来和过去,一个是已经逝去,一个是尚未到来,二者本质上都是虚幻的,并不真实存在。我们唯一能体验到的只有“当下”,唯一能感受存在的只有“此时此刻”。
也就是说,这个世界好像一条瀑布,瀑布有两个矛盾统一的特点:
第一,不断在流动;
第二,永恒在流动。
不断在流动,在形态上就等于是连绵不绝的未来和过去;永恒在流动,在形态上就相当于是永远不变的“现在”,永远不灭的此时此刻。没错,瀑布既是变化的,又是不变的,既是连绵不绝的,又是无限切割的,这种现象就叫做“万古长空,一朝风月”,因为万古长空,就是一朝风月,一朝风月,就是万古长空。
9、
所以,当我们理解了时间的本质,自然就会自动地消解掉“达摩祖师没有来到中土之前,中国有没有佛法?”这个问题,因为在佛法的终极理论系统中根本就没有时间,又何来的之前和之后?又何来的中国佛法是诞生在达摩之前还是达摩之后?换句话说:
只要你的心能够突破“时间”的束缚,不被“过去”和“未来”的虚幻连续性所迷惑,了悟当下,直见本心,那么无论达摩来还是没来,佛法都永恒存在。
这就是崇慧禅师所说的:
“佛在我心,无关达摩来还是没来。”
这也是孔子为什么会在晚年感慨“朝闻道,夕死可矣!⑦”的根本原因,因为一旦“闻道”开悟,就等于是勘破了时间的虚幻性,连“万古”与“一朝”都没有分别,何况是一朝一夕?二十世纪西方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维特根斯坦同样悟出了这个道理,他的著作中有这么一段哲学史上的经典名句:
如果我们把永恒看做是无时间感而不是时间的无限连续,那么永恒属于活在当下的人⑧。
对啊!“道”不就是如此吗?其实这个僧人的问题就等同于是在问:
在老子未出生以前,中国有没有道?
怎么会没有呢!道在一直都在,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只是我们要从当下的“一朝风月”中去寻找。如果有一天我们找到了“万古长空”,并领悟了根本不存在什么“万古长空”,而且——那个时候还没有精神分裂的话,很可能就一念成佛,与道同在。
刹那即是永恒!
第四章【完】
【参考资料】:
1、《庄子•大宗师》
2、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第十二卷》、亚里士多德《物理学•第八章•第五节》
3、阎康年. 论牛顿的引力思想和科学上的上帝观[J]. 自然科学史研究,1988,7(2):158-169.
4、《指月录•卷二》
5、《五灯会元•卷二》
6、张琪, 王亚, 黄佳, 赵晴, 李占江, & 陈楚侨. (2013). 精神分裂症患者与分裂型人格个体的时间加工行为特点.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7(7), 544-549.
7《论语•里仁》
8、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6.4311》
作者:紫侠狼,90后文字狂生,夜色如墨,月光如我。
你好!欢迎来到新统国学的世界,这里是当代人的国学院!我是紫侠狼,一个立志复兴传统文化的90后,研究《道德经》十四年,累计读书2.5万小时,目前正在全网连载《酷说老子》,每天更新,预计全书120万字。在接下来的两年里,我会竭尽全力,不做任何保留,秉持“用科学开释国学,以新统承继传统”的理念,在通识教育的基础上,帮你打通各个学科之间的理论壁垒,用我十几年来搭建的知识体系为你架构一条通往《道德经》的天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