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到周末,定下归家的行程时,总要手忙脚乱地收拾一通。
先是要将这一段想下,记下,往回拿得东西都整理好,为了防止落下,有时甚至提前几天开始就将东西收罗了放到一处。
再就是倒饬自己,衣服什么的不能正式,但也绝不可敷衍。
如果穿得太好,回去定会被盘问,老大不小了,不会过日子,也不知攒点,这娃大了,用钱得地方越来越多了,这样大手大脚得可咋整呀?一身衣服引出的念叨的效果也出来了;
要是穿得太邋遢,回去那也会被说道,最近花钱得地方多吗?怎么穿成这个样子了?要不妈把卡上的钱转你点,再紧也得注意形象了,看看这衣锦还乡的典故还是得有出去…
所以,时间久了,为了避免让他们操心,总结出了一套流程,在回去之前除了零零总总各种收拾,在穿衣打扮上,也得费点功夫了,要端庄,要得体,不能太浮夸,但也绝不能显得嘻哈了。
有时候,就在想,自己都这么大了,孩子转眼也长大成人了,早过了而立,不应该是让父母在这些枝端未节还要管得问题了,让他们操劳这些明显是不孝得表现。
但有时,也耍点小心思,大有刷一刷存在的感觉,就觉得让他们有个说道的,有个牵挂的,也让他们衰老得慢一些,也算是防老年痴呆的一种方式吧,从这层意义上讲,也是尽了孝道了。
还有每次,关于用不用提前告知行程的事,这头也要纠结半天,不能提前告知,一旦知道要回去,提前好几天就备上了,吃吃喝喝大手笔的准备,生怕在外头的孩子冻着饿着,就想着把一周甚至半月的东西都给拾掇下。
有时候因为不想让那么辛苦,也搞突然袭击,这样同样也会慌乱至极致,临走时还会被数落,也不说早点说,啥也没准备下,你爸还说给你去哪儿买这习那来着,你看看这,一忙乎,啥也赶不上,觉得很遗憾的样子。
就在昨日回去了,走时父亲非得让把村里亲戚给得白菜抱上两棵,说是无公害的,母亲这头还拾了一兜子红皮土豆,也是说这回特别好,让拎下来吃一阵。
即使说开灶少,太多吃不了,可是看着他们目光殷殷,又不想忤了他们的心,然后就拿下来,又本着不能浪费的心,在未来几日,顿顿不离这些食材,也惹来家人诸多的报怨了,嫌单一,没有新意,但执着地不折不扣地执行着,有没有新意不管了,就因为这里藏了满满地父母的心意。
晚些时候,因为父亲身体小恙的事,不放心用药和效果,又打电话沟通了一回。
原来所有的儿女与父母之间,就是线这头与线那头的关系,无论距离有多远,也无论身在何方,只要线在,牵挂就一直都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