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俗世奇人

俗世奇人

作者: 咏雪书简 | 来源:发表于2017-10-29 19:51 被阅读0次

俗世奇人

             ——罗伟浩


据说在北京有一项老手艺,只有那些年逾花甲的老大爷们才精通。外乡人瞪大眼仔细看也学不会这项技巧,就算学会了也和正宗的差上十万八千里。这就是——水写毛笔字。别说,还真有把这项绝活耍得响当当的人。


早晨八点半的天安门已经挤满了人,散步的,拍照的,蹬车的,卖货的,杂耍的,奏乐的,治安的,扛旗的,巡逻的,各类各色大小人物齐聚一堂。这时,一阵“叮当”声,一位老者骑着自行车正大光明地出现在众人面前。只见那老者一言不发干咳一声,把车上的小包卸下,打开,一根竹竿大的毛笔,几瓶普通的矿泉水和一块招牌跃于大众眼前。人们不明其意在一旁大眼瞪小眼,私下议论。

那老者没看众人一眼,左手拿起水瓶,右手抄起笔,“哗”的一声把水往笔上倒。见他用三个手指头捏着笔杆子,在地上开工了。“刷刷”几声,那手如风卷云一般舞动,比那雕刻家的手指还轻巧。那字不及人们加以惊叹就在笔下龙飞凤舞地写出来了。字一写完,他把脚“啪”地一跺,炫耀似的把笔一收,估计在说:“你们看看,这字是你们能写出来的吗?”

那散步的众人,摆摊的众人,蹬车的众人上前一看:这字真绝了!狂草如墨龙狂舞,不拘一格,每一笔都有不同的写法。可又在那狂气中流露着几分正楷。字字如画,画中有韵。比王羲之还像王羲之,还有一些规整。

写字的老者张开嘴,把写字的矿泉水往口里倒一倒,发出一串得意的大笑,随后把招牌住外一摆:古诗古文一句十元,两句二十元,一整首四十元。

这下子,半个天安门的人都来了——抢在前面的举着钞票,大声嚷着:有眼福!挤在后头的双手垂着不吭不响眼盯着人头。只见那地上的大字不久就写满了两大片长石地。人们挤来挤去,唯恐挤着了那神来之笔般的诗文。老者的脸也越发的红润,如同喝了美酒般悠游自在。他身体微倾,一手接着源源不断落下的钱,一手摆弄着笔在地上飞舞,如乌龙在山涧盘旋,千回百转。那字越写越快。刚接过钱地上就多出了两个大字。老汉憨笑着,如同神仙下凡。

转眼间红日高悬,老汉写下最后一个大字,呵呵笑了两声向人群鞠了一躬,拍拍钞票塞得鼓鼓囊馕的小包,带着笔头也不回的踩着车去天安门后的饭店享受美味了。只有那几行字在太阳下折射着明亮的橙光。

相关文章

  • 俗世奇人

    俗世奇人 《俗世奇人》虽然说为俗世却无俗世之气,我想这俗可能是说用笔十分简洁明了吧...

  • 舒琪凯《读后感》

    要面子与忠实 ——读《俗世奇人》 有感 读了《俗世奇人》我对那只狗黑...

  • “俗世奇人”

    在这个普通的世界,有许多人,他们身怀绝技,却无人知晓。 我的姨父就是一个这样的人。他是一名律师,巧舌...

  • 俗世奇人

    神昏头沉眼迷离 酒不醉人人自醉 卧盼花雨乱成双 看影儿斜停 吾欲梦中杀敌。 美人怀 天欲满 谁可摘星辰? 手足巨 ...

  • 《俗世奇人》

    (此篇为书最后“题外话”) 日本的新锐作家南条竹则极通吾国文学。他读过我刊在《收获》上的几篇《市井人物》,便问我所...

  • 俗世奇人

    花了两天时间,读完了冯骥才的《俗世奇人》,一个个鲜活有趣的人物形象,一幅幅妙趣横生的插画,一段段离奇生动的故事...

  • 《俗世奇人》

    这个8月真的不适合读书! 8月中上旬太热,啥也不想干就想傻呆着,为了完成这个月的读书任务,硬着头皮看了一本易中天中...

  • 俗世奇人

    有句俗话叫“高手在民间”,用在北京城里一点也不假。北京城里的人啊,各有各的本事。越本事大,他就越不轻易地显...

  • 《俗世奇人》

    一个小时沉浸于俗世之中,就这样痛快的把这本书看完了。直呼过瘾,又直呼不过瘾。 一个人物一个故事,大约千百字,可是就...

  • 俗世奇人

    他们,或许没有高贵的身份,但他们有独家的绝活儿;他们,或许没有富可敌国的财富,但他们仍被世人所铭记。 没有什么做作...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俗世奇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ftup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