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一台收音机

一台收音机

作者: 少校副官 | 来源:发表于2022-04-10 13:27 被阅读0次

    提及收音机人们并不陌生。在过去七十年代,农村家庭文化生活十分匮乏,谁家能拥有一台收音机,那绝对是家庭“实力”的一个象征,甚或被左邻右舍高看一眼。

    还在上高中时,看到同学家买了一台小型收音机,很是羡慕。同学的爸爸在省城工作,家庭经济状况相对宽裕,买台收音机,不会影响家庭生计,也很正常。

    周末,看到父亲心情尚好,便试探着说:“大,我想买一台收音机,不贵,才10块钱。”父亲听后眼睛瞪得像铜铃:“说得轻巧,才10块钱?你的学费还没凑齐呢!农民整天面朝黄土背朝天,在生产队挣工分,每个劳动值才挣九分钱,十块钱是一个精壮劳力三个多月的纯收入。”聆听父亲一席话,我自知无望,便扫兴地默默离开,打心底里埋下一个愿望,等我挣了钱,先买一台收音机。

    此后,我应征入伍。几年后将要回家乡探亲时,妹妹提前来信说:“哥,回来买一台收音机。”联想到前几年家庭的窘境,重提收音机之事着实令人伤感。部队虽然每月发几块钱的津贴,大部分都补贴家用,但不管咋样得满足妹妹的心愿,也实现自已的愿望。

    在镇汽车站下了车,便直经百货商店。售货员随手在货架上取出一台黑塑料壳子的“红灯牌”收音机,并热情地介绍它的各种功能,诸如频率、微波、短波、长波等,同时装上电池进行调试。此时正值中午饭时,收音机里正在播放地方戏曲节目,浑厚深沉,细腻柔和的秦腔选段字正腔圆,没一点杂音,这么好的收听效果令我心里美滋滋的。这是我为家里置办的第一件家用电器,便兴冲冲地拿到在镇上工作的姑父那儿显摆。

    姑父同我一个村庄,对我自小宠爱有加,也寄予厚望。得知我花30块钱买了这台收音机,脸上立刻由晴转阴:“你大日子过得紧巴,一个钢蹦儿当两个花,你买那‘洋戏匣子’能当吃喝?家里油盐酱醋样样都得花钱,往后你还要盖房娶媳妇,用钱的地方多着呢。收音机买就买了,下不为例!”姑父的谆谆教诲,使我领悟到农村当下文化娱乐亦然枯燥,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还很艰难,此后也养成了计划开支,量力而行的习惯。

    买回收音机,妹妹爱不释手,有空就寻找自己喜欢的节目。当时正热播王刚主播的评书《夜幕下的哈尔滨》,妹妹听得入了谜,每天准时打开收听,一集不拉;父亲看到我买了收音机,虽然心里老大不高兴,但却给足了面子,没再吭声。再说,农村实行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种庄稼也得学习农业科技知识,而手边的收音机就成了唯一的传播工具。父亲抽空打开收音机,收听“农村天地”节目,从中学习并掌握了关中地区适宜播种的小麦“丰收3号”、“晋麦4号”的生长特点、管理方法;点种西瓜多施用农家肥及钾肥;喷洒农药的配水比例等等。父亲不仅是一个务农能手,也是一个“戏迷”,每当中午饭时,端上一老碗臊子面,收听一段任哲中的秦腔《周仁回府》、陈妙华的《三滴血》等名家名段,便很满足,认为这就是老百姓很美好的日子。小女儿也喜爱收听少儿节目,每次听到“小喇叭开始广播啦”,她也跟着发出雅稚的童声咿咿呀呀学唱少儿歌曲,还学会了几则童话故事呢……

    这台收音机像老朋友似的陪伴家人度过许多美好的日子,又像一本本书解读了不少知识,使家人足不出户了解到了家事、国事、天下事;收听到了风声、雨声、读书声,更为家人带来不尽的欢乐与精神食粮。

    九十年代初,我去部队驻地省广播电台学习,因工作需要,携带着这台收音机坚持收听“新闻和报纸摘要”、“午间新闻”、“晚间新闻”等节目,它成为我工作和业余生活上的好帮手、好伙伴,也养成了坚持听收音机的习惯。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让人民过上幸福富裕生活”的愿望,从我们这一代人开始得到实现,改革成果像变戏法似的日新月异。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社会发展已进入信息化时代,高端彩电、手机等各类电子产品得到普及,收音机逐渐失去昔日显耀的光环。近些年,我曾几次乔迁住处,对许多过时的物件进行清理或丢弃,但这台收音机仍然珍藏完好,摆放在居室显眼位置。它陪伴家人度过了近半个世纪的光阴;见证了改革开放的光辉历程;见证了一段时期人民群众从贫困走上共同富裕的历史足迹;更见证了一个普通家庭几十年来发生的巨大变化……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台收音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ftys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