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名著绝对是不可能出现在十年前我的书单里。名著之所以著名,一定是有过人之处的,当然这些是上了年纪的我才能知道的。所以离开校园近十年再来读这样的名著,才会有更清晰的认识。
《平凡的世界》是我重温名著的第一站,害怕自己看不进去,所以选择了听书的方式。然后,在人来人往的路上,也许就会出现一个默默流着泪行走的人。223集的列表,听了应该有一个月,哭了多少回倒是不记得了。
整本书的情节和文字都很朴实,但是在描述场景和心理世界的画面又非常强大,自觉用文字写不出那样深刻的画面感。印象最深刻是少平独自赴两年之约时,在山脚下、在树下,眼前的画面和内心的交集,令人悲痛又充满温暖。“通感”一词就能深刻理解到了,耳朵里听着,仿佛眼前就看到那样的画面,脑内电影一直在播放,顺带铺上一层带着黄沙的滤镜。
对孙少平这个角色在离开双水村前的内心挣扎这段的描写,直直戳中我的心声,当年我也是这样挣扎着离开家的。
唉!有时他又动摇了,还是顺从命运的安排吧!生活在家里虽说精神不痛快,但一日三餐总不要自己操心;再说,有个头疼脑热,也有亲人的关怀和照料。倘若流落在它乡异地,生活中的一切都将失去保障,得靠自己一个人去对付冷酷而严峻的现实了……可是,到外面去闯荡世界的想法,还是一直不能从他心灵中勾销。随着他在双水村的苦闷不断加深,他的这种愿望却越来越强烈了。他内心为此而炽热地燃烧,有时激动得象打摆子似的颤抖。他意识到,要走就得赶快走!要不,他就可能丧失时机和勇气,那个梦想就将永远成为梦想。现在正当年轻气盛,他为什么不去实现他的梦想呢?哪怕他闯荡一回,碰得头破血流再回到双水村来,他也可以对自己的人生聊以自慰了;如果再过几年,迫不得已成了家,那他的手脚就会永远被束缚在这个“高加索山”了!
一本书的时间里角色经历过了好多年,我能看到他们的选择朝着什么样的方向发展了。积极向上的人,不论过程经历了怎样的磨难,总是能越来越好,得到善终。
现实中的时间不是这样,阵痛会伴随着漫长的成长过程,也许十年后才能看到曾经的一个决定对人生走向的影响,所以每一个有关走向的决定总是会那么折磨人,因为无法即时得到反馈,还无法重来。正确还是错误,这是一个主要需要思考的问题。不过实际上只要产生了想要变化的念头,那这个变化就一定会发生。如果没有变,未来的日子就会变得煎熬。
所有的作品主角只要是积极向上的,基本上发展方向总是越来越好。受这样的文化熏陶,我对未知未来的好奇和幻想也总是往好的方向幻想,所以能够接受自己对未来的选择,虽然满心忐忑。
《平凡的世界》是对一个时代人物的描述,虽然不是我的时代,但是能够想象和理解。那样时代下的人们,亟需一个巨变,因为已经不能更坏了。让人感动的是,在那样糟糕的生存环境下,人们的内心依然是真诚而热情的,也真心的向往着幸福的未来。
我愿保持一颗热切的心,对未来充满向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