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是碎片化的,但事情不是”,这句话太对了,每天都有那么多事情去做,但是又会很容易被别人打扰,上司的、同事的、朋友的,还有各种各样的群,想要安静的只有自己一个人的时间真的是太少了。
今天我觉得收获最大的便是减:减少切换成本、乘:多线程叠加提高效率和除:主动任务碎片化,一直在增加碎片时间的价值上运用得还不错,但是其他三方面就运用得不好了。
通过今天的课程知道了,可以把相同场景的事情一起解决了,这个道理我觉得可以运用到刷微信刷微博等上,比如手机的网不要一直开着,微信也不要一直在线,可以每隔25分钟看一次,统一回复。我真的觉得特别重要的事情,同事会当面给你说,朋友会打电话给你说,而不是只发微信。
还知道了可以通过多线程的叠加提高效率,以前怀疑一直更换自己手上的事情会不会降低效率,经古典老师这么一说,才知道原来隔一段时间变换工作会产生不同的优势兴奋灶。
主动把任务碎片化,其实特别适合我们这种创意工作者,文案的各种先辈也在不断的讲,与其花一天的时间在办公桌前挖空脑袋想创意,不如去现场看看。古典老师说的便是这个意思,灵感真的就是一瞬间就来了,可遇不可求,每次抽几分钟想一想,多多观察,说不定事情的解决方案就出来了。
【每日精进】
这四个策略太适合将之运用在生活和工作中了。
1、加 :增加碎片化价值
从家里步行到公司的时间是10分钟左右,那么就可以上午听喜马拉雅的音频,下午回家听英语听力,每隔一天给爸妈打一个电话。
中午回家做饭的时间是1小时左右,那么就可以边听音频边做饭。
晚上回家运动时间是30分钟左右,那么就可以边听课边运动。
2、减:减少切换成本
给自己硬性要求,关闭手机的网络或者调静音,运用番茄钟,每25分钟看一次微信回复信息,不能边工作边和人聊微信。
如果有突然的事情打断工作,那么就在已经完成的工作处做好标记,这样就算被打断了也能快速找回之前完成工作的状态。
对这一个的要求就是尽量不要及时回复,看到了也不要及时回复,应该是先把手上的工作做好了再回复。
3、乘:多线程叠加提高效率
将一天需要做的事情在到办公室后就写下来
工作中:如果工作太累了,那么就看看微信公众号的文章或者出去走走。
生活中:如果写小说太累了,那么就拿起还未看完的书继续看。
如果看书累了,那就听听课程,写写思考和总结。
如果课程学习累了,那就可以洗衣服打扫卫生或者和朋友聊一聊最近看到的电影、书等。
4、主动碎片化项目
工作中:如果工作一天的任务量太多,那么就可以在上午和下午分别分布时间来进行完成。
生活中:如果想要一周看完一本书,那么每天规定好应该看的量。
如果想听一场直播但是时间不够,那么可以边听边做笔记,等全部听完后再做整理和总结反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