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稻盛和夫自传》最大的意义,在于能够让人沉潜下来,用心感受稻盛和夫的成功之道——原来成功者如稻盛和夫,也和普通的你我一样经历挫折、饱受磨难,只要敢于梦想、勇于改变,人人皆可成为“稻盛和夫”,做正确的事,收获成功、幸福的人生。
稻盛和夫,一位经营两家世界500强企业、成功拯救濒临破产的日航的日本“经营之圣”。近年来他的经营哲学被广泛认同和传播,成为众多企业家事业和人生的双重导师。甚至季羡林都有过这样的评价:“根据我七八十年来的观察,既是企业家又是哲学家,一身而二任的人,简直如凤毛麟角,有之自稻盛和夫先生始。”
稻盛和夫1932年出生在日本鹿儿岛,家中有7个孩子,稻盛为家里次子,上头还有一个哥哥。一家九口人的生活过得十分清贫,父母只有小学文凭,母亲是家庭主妇,父亲原先在印刷厂工作,后因工作认真,被一位纸张批发商赏识,出让一台二手印刷机给稻盛的父亲,于是,父亲才开始独立经营。但是“技能不错,欲望太低”是大家普遍对他父亲的评价。没办法,在稻盛和夫的印象中父亲就是个老实人,沉默寡言,只知道夜以继日、脚踏实地的辛勤工作。
小时候的稻盛和夫非常调皮,不爱上学,还是个爱哭虫,母亲天天忙家务,没时间照顾他。他经常是被哥哥、妈妈还有叔叔轮番哄着去学校,有时候哄着不行,就用自行车拉着还在哭闹的稻盛去学校。如此厌学的他,一年后竟然成了成绩全优的优等生。这让父母都吃惊不已。
后来事业有成的稻盛和夫回忆自己的童年和父母时,经常在想自己的性格到底是像谁呢?
在混乱时期,母亲希望父亲能像以前一样重开印刷厂,但家里没钱,需要借钱购买这些印刷机器,谨小慎微的父亲无论如何也不这样做。后来回忆起这一段往事,稻盛和夫觉得自己在企业经营过程中有些地方特别像父亲,像他一直将无贷款经营视为信条,做事也是事事谨慎。而母亲的乐观开朗,稻盛和夫认为他是很自然地遗传了母亲这一优点,无论身处何种逆境,稻盛从不气馁,永远向着事情好的一面去看。
小时候的稻盛和夫特别聪明。在那个年代,肺结核属于不治之症,稻盛家的大叔夫妇就是因为患结核病去世的。后来甚至有人谣传“稻盛家是结核病之家”,当时患病的叔叔住在稻盛家的偏房,由父亲和哥哥照料在旁,每次从叔叔住的房屋经过,稻盛都会捂住鼻子,快速从房前跑过,生怕被感染,但命运就是如此的蹊跷,整天和叔叔接触的父亲和哥哥一点儿事没有,最后只有稻盛和夫被传染了肺结核。
在稻盛和夫卧床养病期间,邻居一位太太送给他一本书,叫《生命的实相》。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这本书虽然很难读懂,但这位太太还是希望他读读。稻盛像抓住了救命稻草,疯狂地读起来。其中有一句话让他深有体会,文字是这样的:“我们的心底有吸引灾难的磁石,它会从外界吸引刀枪、疾病、失业等。”
幼小的稻盛似懂非懂地理解着这句话,他似乎明白了为什么爸爸和哥哥没事,反而整天担心被传染的自己反倒真的被感染了。染上肺结核这件事情对稻盛和夫来说其实是一个契机,也是因这件事,稻盛和夫开始思考有关心态的问题。
之后的稻盛和夫凡事都向好的方面展望,即使事业和生活遇到困境,他都怀抱着积极的心态去解决。稻盛和夫认为人要怀有大爱般的心去为他人、为世人着想,而上天自会庇佑这些为他人着想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