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分子都到哪里去了?
赵美洪
01
第四章,仍旧是犯罪主题。
为什么20世纪60年代是犯罪分子的黄金时代,20世纪90年代蓬勃发展的经济真的能够遏制犯罪吗?为什么死刑不能对犯罪分子起到威慑作用?警察真的能够控制犯罪吗?枪支的真正意义到底是什么?为什么早期毒品贩子能成为百万富翁,而后来的毒品贩子却不会?标题中的结论到底是什么呢?
作者第4次沿用事实-假设-验证的程序,一步步引导我们找到真相。
02
罗马尼亚堕胎法令可能是怎么出台的?
在1965年执掌罗马尼亚大权的齐奥塞斯库为了改变当前现状,提出了禁止堕胎的法令,确实最终也达到了他的预期的效果:罗马尼亚的出生率在一年内整整翻了一番,达到原来水平的两倍。
但这些出生孩子们的处境绝大部分是相当悲惨的,除非他们生活在齐奥塞斯库家族成员或党内高层的家庭中,事实证明他们成为罪犯的概率要更大一些。
假如不做任何改变的话,会有什么好处呢?产妇们能够自由决定是否生下这个孩子,她们与生俱来均有能力从环境条件评估孩子未来是否受到良好的教养。
可惜这项错误的法令让齐奥塞斯库加速了下台的结局,主要是因为他考虑的一些假设是过于乐观,倾向于改变的好处,而改变的坏处却没有足够的重视。
03
美国1989年犯罪率达到历史顶峰,许多犯罪专家做出犯罪率将继续上升的预言,可是美国犯罪率一直下降,达到40年前的水平,这又是什么原因呢?这些犯罪分子到哪里去了呢?
列维特将数据库中发行量最大的10份报纸10年中关于该问题的报道分析的原因排序之后逐一开始分析,我用一个“果-因-果分析”图来进行说明。
作者通过民众在媒体中呼声最高的可能性开始说明,并逐一加以反驳,最后找出人们意料之外的答案。
每次当我们觉得一个明显的理由,特别接近真相时,往往就已经受到“传统智慧”的干扰。
04
罗马尼亚和美国的案例如出一辙,但后一个结果作者做了7轮证伪,并在每一轮中将具体的出台政策进行拆分,比如枪支部分分为枪支法令与回收,这样整个论证过程,搜索的面积极其广泛,考虑到了媒体报道的所有主流内容也涵盖了民众以为的抽象的或具体的“经济”情况。
这种清晰思考的方法与TOC-TP中的“果-因-果”如出一辙,也是外科医生、优秀侦探的看家本领,虽然他们没有说明自己的方法论,但不自觉已经正在使用中。
本章学习的是作者清晰的思考办法与如何严谨地表达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