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学习时间管理,前几天的文章中提到了,缺少一款好用的app,能像记账一样帮我记录时间。没想到,在微信读书里发现了《时间记录:数据反映行为,行为改变数据》这本书,并且有配套的app可以使用。
从9月15日开始使用这款app,严格地说,只有三天不到的时间,总体感觉比较方便好用。一开始会有点不习惯,会想就刚才那么几分钟,我怎么记,有必要么?
好在这本书给了我答案。放在当下的时间维度,几分钟确实不算什么。但是如果把时间线拉长,一年、三年、五年、十年、二十年……甚至一生,可能结果就会很不一样。在作者眼里,五年都是一个短周期——这着实有点让我吃惊。因为给五年后的自己写封信,我都没有想好,应该如何写好。
从三天的记录看,耗时最长的前三项是:睡眠时间、陪伴家人和工作事业,占到我总时间的61%。
睡眠时间会直接关系到身体健康,所以这个时间不能被压缩,但是,因为近期基本在十点左右开始日更写作,再加上自己想玩会手机等其他因素,导致每晚的睡觉时间都在12点以后,这是个特别不好的现象。因为单位8点开始上班,加上通勤和早餐时间,所以即使每天早晨六点半左右起床,早晨时间想用来做点别的事情,也非常不容易。唯一可以改进的就是早睡早起。
陪伴家人:不记录不知道,工作日我的实际陪伴家人时间只有2.5-3小时,即使是周六,也只有6小时10分钟。这个数字着实令我吃了一惊,虽然从时间排行上,它排在了睡眠除外的第一,但是这个实际数字其实并不高。同时,作为一名全职妈妈,可陪伴的时间总量其实非常有限,我所能做的只有提高配伴的质量,陪着娃健康快乐地成长,少让她哭闹,上对她发脾气。
工作事业:因为今天是周六,所以实际对工作时间的记录只有两天。虽然说每天工作8小时,其实大多数人根本做不到满满的8小时——也难怪之前看文章里有提到,大家平时上班刷手机、刷微信的时间加起来其实有2小时左右。从自身的感受来说,有效工作时间在4小时左右,人会比较舒服,6小时以上,下班后人就会比较累——这也告诉我们,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改进工作方法,合理分配工作,给大脑休息的时间,而不是一直在忙碌。
另一个比较鲜明的对比是,这三天的阅读时间和休闲娱乐时间——阅读时间仅有1小时22分钟,而休闲娱乐时间却高达5小时47分钟。真的是没有时间读书么?数字让我汗颜。娱乐时间中,其中刷收件、玩羊了个羊的游戏时间有占到了4小时多。
就像本书的副标题——数据反映行为,行为改变数据,在开始时间记录后,我要努力调整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状态,给时间记录立个小目标吧——完成1年的记录,是成功的第一步。加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