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因果录》
![](https://img.haomeiwen.com/i28741801/70c47da404e7af95.jpg)
崔亮,北魏大臣。
崔亮出任雍州刺史时,州城北面的渭水因水太浅不能通船,行人往来受阻。崔亮于是打算在渭水上造一座桥。
有人说:“水太浅,不能架设浮桥,河水又泛滥不定,而且还不能埋桥柱。恐怕难以成功啊。”
崔亮说:“过去秦人在咸阳,横跨渭水都建了一座桥,好像两栋楼阁之间的通道,就是在柱子上架设的。现在我只担心得不到又长又大的柱子而已。”
这话说完没多久,恰逢天降暴雨,山洪爆发河水猛涨,竟然从上游漂来几百根长木头。靠着这些长木头,桥也修成了。百姓们大为受益,于是将这座桥叫做“崔公桥”。
崔亮一生公正清廉,六任吏部郎官,三任尚书,官民敬佩。他女儿入宫为嫔,三个儿子在朝为官,都以精明强干而著称。
顺便说一句。
有人可能觉得这纯属偶然事件,毕竟暴雨引发山洪,树木漂流时有发生,与其说的天助,不如说是机缘巧合。
南朝梁代官员庾子舆(音与),生性至孝。父亲去世后,庾子舆发心想以父亲的名义造一座寺院,一时还没选好地址。
有天晚上庾子舆梦见一个僧人对他说:“如果你想要修殊胜功德,山南有一块平坦的地方就可以。”第二天一看,果然那个地方非常平坦,像人工开凿好了一样。于是就在此地修建寺院。
在怀疑论眼里,所有事都可以被称为巧合。在相信因果的人心里,即使什么都没发生,心中也始终保持着一份诚敬和警醒!
值得注意的是,崔亮和庾子舆只是刚刚发心还没有付诸行动,就已经“被巧合”了。以此类推,假设我们的起心动念(还没行动)就有人知道,那我们平时的那些发心有没有人知道?
我们做过的那些仁心善举,有没有白做?发完心还没做,或者没好好做的,还要不要继续做?
你还记得发了一个誓死向西的愿吗?
你猜有没有人知道?你又做了多少?
史料选自——
《北史·崔亮传》、《南史·庾子舆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