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次团体,依然是上次那个成员再次表达诉说她感受到的不真实,让她不能融入团体里,而且主要是团体里的女人不真实,两个男士让她感觉到一些真实。我觉察到自己对她的说法有些愤怒,可能里面也有上次的,带着好奇让愤怒释放了出来。
在这个互动过程里,透过团体成员们的镜子,我看到了自己的三个部分,一部分是我对真实的敏感,还有一部分是我对于指责的敏感,第三部分是我所呈现的家长代言人的模式。
真实是什么?对我意味着什么?对这个词展开自由联想,一些词冒出来:真诚、坦诚、好的、谎言、虚伪、坏的、狡猾、狐狸。
在我的价值观里,虚伪、谎言、狡猾,是不好的,真实、坦诚,是好的。我对自己的这两方面是早已经觉察到,也理解必要的虚伪、谎言和狡猾的本质意义,是对自己的保护,但似乎现在依然没有把这两方面整合好,在有些时候,它还是会被对方的钩子勾出来。
我为什么那么在意要让自己保持真实呢?
或许,是我内心渴望真实,渴望被真诚对待,渴望不要有谎言,不要被虚伪对待。渴望的背后,可能是被那样对待过,而且留有不好的体验的痕迹。也或许,我很嫉妒那些虚伪、狡猾、谎言,求而不得,所以,索性全力排斥它。
那么,我自己是真实的吗?不由问自己。瞬间冒出来一个答案:我是真实的。但仔细想想,很多时候,我呈现的是真实的,有些时候,我也会迫于形势配合外界环境呈现,还有些时候,我选择不去呈现。
那,我是真实的吗?这个问题的答案似乎没有那么简单。从自身角度来看,你的行为就在那里,无论真实还是不真实,那都是自己根据自己的需要做出的主动选择,都是在某种情况下自己觉得最合适当下情境的方式。而从别人角度来看,别人的需要也在那里,无论你认为是真实的还是不真实的,别人都会有自己的想象和解读,就像那个成员的感受和解读一样。
第二部分,关于对指责的敏感。我从那个成员的语气里还感受到被责备,好像在说,因为你们是不真实的,让我无法感受到安全性,所以我无法融进去,如果你们是真实的,让我感受到了安全的保障,我就可以融进去了,我之所以不说话,责任还是在你们。
为什么别人没怎么反应,而我反应那么大呢?很多时候,我会从别人的话语里听出指责。以前的我非常害怕被指责,害怕做不好,所以,我总是会关注自己好与不好。害怕的背后,是有我的渴望,渴望被认可,渴望被接纳,渴望有价值感和存在感。这次反应之所以这么大,有一部分原因是这里有我的梗。
关于第三部分,家长的代言人。其实,在呈现这部分的时候,我是有觉知的,但没有去克制它,而是带着好奇和兴趣看着它出来。我觉察了一下,当我那样做的时候,我的一部分又不由去到代言人位置上了,怎样让不说话的成员去开始表达,我表达一下我的愤怒是不是可以激起一轮攻击来,另一部分带着好奇和兴趣想要通过大家的镜子,看看不压抑的情况下自己的真实呈现。
当梳理下来看到自己的这些时,我内心里很平和,还有些兴奋。无论是真实,还是不真实,无论是代言人,还是拯救者,那都是我,我不再去否定她,不再去摧毁她,她可以以她想要的状态去呈现她自己,我不去非议她,我悦纳她。
我感受到,在某些地方,自己对自己的束缚开始松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