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近期,不时都有朋友建议我将《C观点》的文章结集出书,但我总觉得,这类每日一篇写出来的文章很难有完整的结构,不如等自己时间较为充裕的时候,正正经经地写本书更为实际。可惜,自从我从中原地产的实质岗位上退下来之后,很快又被一些新的工作缠扰,原定的写书计划只好押后。这次幸得香港天窗出版社予我援手,代我把现有的文章归类,打算以《我行我道》为索引名,出版一系列的书。头一本书名为《无为而治的威力》。
以下是我重读本书文章后的一些杂感
一、你的选择造就你的模样
美国开国总统华盛顿曾这样说:“人要为自己40岁以后的长相负责。”这句话符合中国人“相由心生”的说法。40岁之前,人的面相受父母遗传的影响较大;但经过40年的生活后,就会感受到生活的烙印。慈悲为怀的人有佛相;经常为了私利而谋害别人的人有奸相;乐观感恩的人有福相;经常怨天尤人的人有苦相。人的感受会通过面部神经的活动表现出来,面部的肌肉活动得多了就会慢慢转变父母留给我们的样貌,变成属于自己的样貌
机构没有父母,没有天生的样貌,所以,一间机构变成什么模样,完全是由它成长过程中所做的种种选择造成的。其中最关键的,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1.一家商业机构除了想赚钱之外,是否还应该扮演好自己的社会角色,发挥自己的社会功能?
2.商业机构除了为投资者带来利益外,还可不可以让全体工作人员分享其成果?
3.商业机构除了让高层管理可以运筹帷外,是否还可以让普通员工也可以有一定的自主空间?令他们的才能与创意都有机会得以发挥,让更多的人都可以找到自己存在的意义
4.商业机构除了保守地走别人已证明的可行的路线外,还愿不愿意去做一些崭新的尝试?
5.商业机构除了务实(增加盈利与扩大规模)之外,还会不会务虚(不断把自己的经验提升至理论层次,变成可以不断复制的DNA密码)?
6.以上的选择,基本上已决定了一个商业机构会有怎样的发展。本书试图为以上的选择提供价值取向。
二、“无为而治”可有例外?
无为而治”的基础是《易经》所说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正因为天道在不断运行,无远弗届,人只要莫违天道,世上万物皆能自生自发。再者,每一个人都会珍惜自己的生命,为自己的将来而自强不息,他们自然会各就各位,互相配合,以产生更大的协同效应。所以,无为一样可以有成。
不过,我得承认,在人类社会,并非在所有的情况下,“无为而治”都是行得通的,原因是人类本身就是有为的。创业本身就是想有所作为的。因此,在创业初期,很难靠“无为而治”。以中原地产刚开始的时候为例,公司里只有两个人,怎可以无为?如果大家都不全力以赴,比其他的行家付出更大的努力公司怎能突围而出?
即便在大公司,“无为”也只适用于公司的高层领导,而不适用于要负责具体工作的中层管理与前线人员。公司只能在制定整体策略时,采用“无为而治”的理念;但到落实具体任务时,仍需大家一齐努力工作。
此外,处于不同的形势,也需要有不同的策略。譬如,如果自己与竞争对手强弱悬殊,可以“不战而屈人之兵”,那当然可以无为。但如果对手早已领先地位,那就不但要“有为”,甚至要用“诡道”,才有机会扭转局面。
老子说:“以正治国,以奇用兵。”我们对内可以无为,但对外就不能完全无为。商场如战场,竞争无可避兔,要战而求胜,那就必然要用谋略,那自然是一种“有为”的举动。
本书讲了很多“无为而治”的道理,而完全没有触及该如何有为的做法原因是后者已有很多人在说,而前者则根本没有人相信,所以我才加以强调罢了。读者在遇到实际问题时,就得按具体的情况做判断,不宜把“无为而治变成教条主义。
我推崇“无为而治”,是因为“无为”乃天道所展现出来的最高模式。我们如想顺应天道,就应该“无为”。历史上一些企图大有作为的伟人,他们以为可以与天斗,结果都害苦了人民。所以,我宁愿如老子所说:“太上,不知有之。”人民都感觉不到最高领导人的存在,生活一定更加自由
三、以“无为”与“三三制”对抗资本主义。
出版社把我一系列批判资本主义的文章也收录在这本书里。读者可能觉得这与“无为而治”好像关系不大。其实,我之所以会在运营我的生意时,采用无为而治”的理念,以及用“三三制”的分配模式,皆因我在年轻的时候,受过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以社会主义替代资本主义,其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是切中要害的。近期流行起来的,由法国经济学者皮克迪所著的《21世纪资本论》,其理论基础亦是源自马克思的,只是他引用了很多最新的资料,去引证马克思的结论罢了。
马克思最想解决的是资本主义的三大问题
1.贫富悬殊,大多数人都没有好日子过
2.经济没法持续发展,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萧条,造成严重的破坏。
3.生活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人,工作与生活出现异化,没法再从工作中找到。
我认为,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无为而治”与“三三制”的分配方式得以三三制”是指,商业机构应把盈利分为三大部分,三分之一分配给制造利润的工作人员,三分之一分配给出资的股东,另外三分之一拿来作为公司的新投资。这样不但可以使工作人员更有动力,还能令社会上大多数人增强消费能力,经济才有持续发展的机会,不会因为消费不足而出现产能过剩。
此外,当钱不是集中在少数人手里的时候,就可以减少金融系统出现异化的机会。现在,资本主义社会的资金积累速度很快,社会的内需却跟不上。结果资本没法流入实体经济,只能在金融市场流窜,形成金融风暴,对社会造成破坏。
我所提倡的利润分配方式,正好可以解决贫富悬殊与经济没法持续增长的问题。至于无为而治,更可以令员工在工作岗位上有更多的自主空间,即让广大的工作人员都可以分享公司的管理权。这样,员工才能把工作的成果与个人的价值结合起来,人生才显得有意义。
由此看来,“无为而治”与“三三制”不仅可以用来解决机构的运营问题,还可以应用到社会层面,成为一项社会改革工程。希望这本书可以引发读者在这方面有更多的思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