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锅上的家庭》这本书汇聚了绝大部分家庭问题。青春期“叛逆少年”,时不时上演离家出走闹自杀,不表达情感、一心扑在工作上的丈夫,丧偶式育儿,怀疑人生价值,总希望丈夫能在意自己的感受,在意自己在说什么的家庭主妇妻子。因父亲缺位,逐渐变得自大的儿子,发展成二号替罪羊,一心想让家人别再吵架的小女儿……这看上去是不是很多缩小版的家庭。而这一大堆家庭问题里,都是婚姻问题演变出来的。
如果当下备受婚姻、孩子问题和自身问题的困扰,如果在接受心理咨询时感觉效果不理想,那可以读读这本有关家庭治疗的书,或许可以抽离开来,从全局找到破局点,从布莱斯一家的案例看看自己家问题出现在哪里。
传统个体心理治疗从“有问题”的人入手,就如最先被推动来咨询的,被当作问题对象,离家出走闹自杀的大女儿,一般咨询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甚至给人贴上抑郁、重度抑郁,有自杀倾向的标签,而在这本书里,这些都没有,这是我读到的最惊喜的地方。但惊喜过后,就觉得当下国内能有多少家庭能像这样全家一起接受心理咨询,几乎很难很难。
原本是妈妈和女儿的问题,但在这本家庭治疗书里,两位咨询师却先让爸爸开始发言,不是妈妈,也不是备受压力,被 视为“病人”的女儿,如今很多父亲都是家里的局外人,常常置身事外,而妈妈往往是心理事件的中心。而很多孩子的行为问题,往往是父母婚姻问题的表现。
《热锅上的家庭》带我们揭开了家庭治疗的面纱,也向我们解释了家庭中存在已久的制衡力量、三角关系以及原生家庭的影响等诸多问题。一览了家庭治疗的全过程,痛苦、挣扎、沉默、恐惧,也充满希望。
内容很丰富,就不一一剧透了,治疗也很有吸引力,无论是学习心理学还是了解自己家庭,都或多或少能读到自己家庭的影子,还有一些原生家庭的影响 。不必回避原生家庭,能看见就好。
妈妈非常不喜欢爸爸过度工作,然而爸爸却总是在工作。他回到家之后,便把自己关在屋里加班,他真是喜欢工作!但妈妈从不对他抱怨,只跟我(儿子)说。
妈妈生女儿气的原因,是因为她上楼躲到房间的举动,跟爸爸很像。(所以父母不直面婚姻问题,往往会发展出来母女的战争,就会开始挑刺)
爸爸给女儿诉苦,妈妈给儿子诉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