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让你受益终生的底层思维模型(四):优先级思维

让你受益终生的底层思维模型(四):优先级思维

作者: 陳小剑 | 来源:发表于2021-06-28 21:06 被阅读0次

陈小剑的第 109 篇原创文章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大学》

无论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中,忙碌似乎已成为大众的一种常态,甚至变成一种“攀比”现象,但很多时候当我们回头去看曾经忙碌的那些时间,才发觉其实往往只是我们自以为是的“瞎忙”而已,并没有产生多大的效果和价值出来。

随着社会和科技的不断发展,在有限时间和精力的情况下,对我们每个人都提出更高的要求:

需要比以往更多参与、处理事务和做出决策,同时还要确保更高效率和更低出错,以取得最大的效果

因此,很多关于时间管理、精力管理等方法工具运营而生,比如我们所熟知的“时间管理四象限法则”,它是根据任务紧迫性和事情重要性这两个维度的优先级进行划分并去做,即把事情分为重要紧急、重要不紧急、不重要紧急、不重要不紧急

01 什么是优先级思维?

优先级,是计算机分时操作系统在处理多个作业程序时,决定各个作业程序接受系统资源的优先等级的参数,即预先约定了“优先级高的先做、优先级低的后做”的模式。

优先级思维,简单说就是对“优先级高的先做、优先级低的后做”这种模式所延伸运用的一种简单常见的决策思维方式。

可以说,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具备了这样的思维,只是没有意识去运用。

这种思维本身是可以且很容易进行迁移运用的,而且在效果和价值上也是不可估量的,但往往被绝大多数人所忽视。

02 如何运用优先级思维?

比如,“时间管理四象限法则”,就是优先级思维的一种典型运用;

又比如,在营销过程中营销人员需要对渠道、受众群体进行优先级配置资源以满足需求;

再比如,互联网产品经理也是根据优先级(P1\P2\P3)对功能需求进行排列开发产品;

……

关于如何运用优先级思维,其实也是很简单:

选定一个具体的场景,然后根据自身需求排列优先级。

因为不同的场景下,由于每个人的需求、背景经历都不太一样,所以绝大多数情况下,没有统一标准的优先级标准。

比如在运动健身中,有的人想要减肥瘦身,而有的人想要拓展人际,还有的人想要体验乐趣,而不同的需求所对应的优先级自然就不同了,

另外,在一些特殊的场景下,优先级应该是比较统一的。

以开车为例,对驾驶员来说,“安全”是应该也是必须放在首要的,否则不注重安全的话,选择超速赶时间或分心看手机,甚至抱着侥幸心理酒驾等,发生危险的概率就大大增加,而一旦发生轻则损坏车子,重则危害生命。

其实“安全第一”的道理大家都懂,但在开车时候,却没有把“安全”真正优先放到第一位并严格执行,这也是交通事故频发的原因。

03 优先级思维的背后逻辑

不管怎么样,优先级的目的都是为了让自己获得最大的满足和收获,而优先级思维的背后逻辑正是价值观的排序。

像职场工作、创业、恋爱、人际、家庭以及教育等这些人生场景里,本身也是因个人价值观不一样而存在优先级排序的,且是相互关系影响的。

可以说,那些对自身的价值观排序越清晰的人,即越知道自己要什么以及不要什么,在日常的决策中往往就会越高效。

—END—

陳小剑,自律者、晨型人、多元思维模型践行者、终身学习者

帮助提升个人认知水平和人生效率

微信公号:陳小剑(chenxiao-jan)

视频号:陳小剑思维学堂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让你受益终生的底层思维模型(四):优先级思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gdcu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