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常说“言传身教”。父母是什么样的人比父母耳提面命教过孩子什么东西要重要的多。
所以,很多教育专家都提倡过,想让孩子多读书,父母就应该给孩子做出榜样,每天阅读。
可是,有很多父母也在抱怨,自己做完家务之后,每天都会陪孩子学习一会儿,孩子写作业,自己读书。在孩子上学期间,家长博览群书,都贯通古今了,可为什么孩子还是一有时间去去玩游戏,看视频?
因为手机对孩子的诱惑太大了,父母每天仅仅是捧着书给孩子效仿,已经远远不够了。
这就好像孩子面前摆着满汉全席一大堆的好吃的,很容易就想不起来吃一筷子米饭。而家长在旁边示范吃米饭,或是提醒孩子吃米饭,效果始终不如鸡鸭鱼肉对孩子的影响力大。
家庭教育的首要目的是让孩子能够适应社会,能够安身立命。而在互联网的时代,则首先应该让孩子学会如何管理自己在线上的学习和生活。
父母光是看看书已经远远不能影响孩子了,父母必须要往前再走一步,给孩子看到自己是如何在网络上工作生活,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时间。
然而,现在大多数父母自己都不知道该怎么做,一拿起手机来,就把自己的时间全浪费掉了。自己都无所适从,更别提去教育孩子。
这种情况和十几年前人们对于金钱的态度很像。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迅速富了起来。家长和孩子面对富裕的钱包都变的迷茫和无所适从。孩子通常是手里有钱就会花掉。而当时的家长们和今天的家长一样看不惯孩子的所作所为,他们总是要指责孩子乱花钱,而给予孩子的财商教育却只是要节省,要攒钱。
那批孩子是经过了自己的摸索,各种理财产品的销售人员的教诲,以及像《穷爸爸富爸爸》这些的书籍的学习之后,才慢慢的学会了正确对待金钱。而他们教给自己孩子的理财方法就健康而理智得多。
现在的情形和当时一样,大数据,云计算,智能设备,人工智能......这些新生事物是家长和孩子要共同面对的。
孩子们还很迷茫,很容易被各种应用程序所套路。这时候家长应该先于孩子适应互联网社会的生活,给孩子们树立一个健康的上网好榜样。
1、保持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
父母如果一下班就打扑克搓麻将,那孩子肯定学不好。同样,父母如果一下班就刷抖音,追剧,打手游,那孩子也学不好。
父母得对自己要求高一点,多学习,多专研业务,努力争取当上先进,业绩出众。白天时间有限,晚上8点以后正是用功的好时候。
有这样励志的家长,孩子也会认为努力学习是正常的。
有这样积极的家庭氛围,孩子玩平板手机也会觉得格格不入。
2、手机和电脑是帮助人成功的工具
父母要给孩子展示,自己需要用手机或电脑做的事情。告诉孩子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工具,我用手机是用来挣钱的!
如果父母不告诉孩子自己是怎么挣钱的,孩子就会觉得钱是从银行取的,从卡里刷的。同样,如果父母不告诉孩子,自己拿手机是在工作的,孩子就会觉得回邮件和刷抖音打游戏是一样的。
3、不安装游戏娱乐软件
不要安装一些会让人花费大量时间,纯娱乐,或者没有什么用处的软件,关闭朋友圈,上淘宝也不要货比三家,那些东西是时间的黑洞。
想让孩子不沉迷游戏,就不要安装游戏。
不要考验孩子的自制力!很多app的开放是利用了人的天性,自我克制和自律才是反人性的。
所以,认清现实吧!
我们已经置身在网络社会里了,我们已经无法离开互联网,Wi-Fi,和手机了!
不要要求孩子远离手机,电脑,平板,这是他们以后安身立命的根本。
家长该做的是自己能够高效,节制,健康地使用电子设备,然后身体力行,并亲口讲解,教会孩子在这个时代如何生活。
微信视频,在线咨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