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人和他的命运之间的友情,他们活着时走在尘土飞扬的道路上,死去时又一起化作雨水和泥土。”
这是在名著导读课上我的高中语文老师用粉笔刻画在黑板上的一句话,她写时铿锵有力,一语未发,但班上的所有人的视线却不约而同地投在了这段文字上,沉默许久。
因为我们都读过这本书,余华先生的代表作之一——《活着》。
也许是余华先生的笔触太过清晰而冷峻,文字朴实而贴近生活,读的时候实在令人压抑难受,喘不过气来,甚至于我最后深夜在被窝里泣不成声,为主人公福贵的命运而痛苦。也许也正是这段感情过于浓烈且深刻,所以这段文字牢牢印在了我的心头,即便在四五年后的今天,也能依旧拿出来回味,去回味余华先生笔下福贵的荒诞的一生,去回味人生无尽的欢乐与悲惨。
福贵福贵,一个幸运又不幸的名字, 他出生高贵,生于富贵的地主之家,娶了门户相当的贤惠的妻子,福贵的父母将全部期许与爱灌注给他,,福贵却受而不自知,贪图享受,好逸恶劳,败光了家产,气死了父亲,连累母亲生病,从富家子弟沦为普通农民。
浮华易散,过眼云烟。虽然福贵在大起大落下并没有一蹶不振,但命运似乎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并不眷顾人们——福贵命里的福分似与富贵一同散尽了,败光家财之后家人相继死亡,人世最煎熬的苦难都涌入他的生命,他在不断地失去,失去金钱,失去地位,失去家人,失去亲情,一直在失去,他的一生就是不断失去的一生。
他不止一次地面对亲人的相继离去,又不止一次的希望惨遭破灭,这样的不幸接连砸向一个活生生的,有思想,有情感的肉身,绕是任何一个平常人陷入这般精神打击的连环套中,都可能扛不住如此大的折磨,将会濒临精神崩溃,我曾怀疑是不是生活的压力和亲人离别的痛苦早已超过他心理承受的极限,怀疑心灵的抑郁已经将他压迫到麻木,冷淡,他的心已被吹向茫茫沙漠,干涸到绝望地苟延残喘余生。
他为什么还要活着?
“你所失去的,终究会以另一种方式与你重逢。”村上春树说。
那么福贵,他是在等着什么吗?
也许他等待的,是他的命运吧。
他,与命为友。
——这是我看了第三遍才读出来的道理。
第一次是高一老师推荐下读的,那时的我仅仅只是为福贵悲惨的命运而悲戚,感慨命途多舛和世事无常;第二次是在高三暑假读的,在重温余华先生的文字中我渐渐也感受到了福贵对于命运的时候坚韧,对自己的不弃;而第三遍,我才明白福贵对于命运的超然态度,不是来自于他对苦难命运的抗争,而且来自于他与苦难的相知相息,《活着》让我明白了眼泪的宽度与广度,苦难之下,我们不是只有一条路。
我想《活着》讲述的正应该是福贵和他命运之间的友情,正如我开头所讲那样,这是最为感人的友情,他们相互感激,也相互仇恨,他们谁也无法抛弃对方,同样也都没有理由怨恨对方,他们相互作孽,相互承受,挨过了一段又一段辛酸孤苦的岁月。他们承受巨大的苦难,就像千钧一发,去承受三万斤的重量而不断,读得我压抑而苦涩,而又为之震撼。
余华先生没有发泄,没有控诉,没有揭露,他只是在朴实无华的文字里展示高尚。
在与命运相伴与相争的日子里,福贵心生悲凉却不甘堕落,即使最后已经年迈、一事无成,依然顽强坚忍地活着。
在生命的岸边,陪伴他的仅是一头骨嶙峋又险些被宰的老牛,尽管是这样,他还是友好地面对世界,一切伤痛的往事在他口中娓娓道来,田埂上微风习习,所有的痛苦都变得那样平淡。
万般尽散,何苦来哉。
“往后的日子我只能自己一个人过了,我总想着自己的日子也不长了,谁知一过又过了这么些年。”福贵一直都是这样的。
或许我们缺乏的,正是这样的另类的“勇气”,当然不是鼓励大家败光家产自作自受这样,这个“勇气”,是面波澜起伏跌宕起伏的磨难前的坦荡态度,是敢于与命运相伴不恨不悲的潇洒风光,是在绝望与苦难的生命最后的超然如水。
福贵对于死亡的态度淋漓尽致地向我们展示了生命的韧性与张力,在那个战火纷飞,民不聊生的日子里,一个普通的佃农能够将一生活得这样荒诞无稽而又辉煌向上,让我们看到了人于生命的忍受与承担,就像余华先生在自序中所说的那样,“活着在我们中国人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来自于进攻,而是来自于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赋予我们的幸福与苦难,无聊与平庸。”
其实,绝望本不存在,人只是为了活着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事物活着。
这是一个生与死的命题,福贵给出了他的答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