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马不停蹄地在看书。一周之内看完了《纯真博物馆》和《1980年代的爱情》。
不同于我对《纯真博物馆》下意识地抵制,《1980年代的爱情》基本是一口气地看完。
也许是因为这是一本中国人写的感情故事,与我们的三观更加地贴合,所以阅读起来有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
此书的作者名唤“野夫”。
看他的照片,并不觉得他有十足的文人的气息,反而透着些严肃凌厉的气质。他是土家族人,写过诗歌,散文,报告文学,剧本等。严格说来,并不是一个非常出名的作家。最为让人耳熟能详的,也就是电影《玉观音》的制片策划。目前正在在云南生活,写作。
《1980年代的爱情》是与《纯真博物馆》一起被推荐阅读的。他们都在试图展现某个特殊年代纯粹的爱情。而《1980》不同的是,他写的是一个风云变化下一个普通人的爱情。没有凄凉华彩的乐章,就像是主人公在回忆那一场遥不可及的梦幻往事。
故事情节非常简单。在80年代初,作为学校里唯一一个考上了大学的高材生关雨波在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一个偏远闭塞的家乡小镇当公务员,遇到了高中时就暗恋的成丽雯。两个人谨慎的相爱,努力的保持着距离,因为丽雯知道,在这个小镇雨波只是一个过客,她不想用自己的情感来牵绊他,希望他不要如自己的父亲一般,被大山绊住脚,而去奔往未知的远方。直至雨波在80年代末再遭政治意外,从牢中出来,重归乡里给父亲迁坟,两人再度相逢,却只有两日共处的时光。短暂欢愉之后 丽雯再次拒绝想留驻在她身边雨波,劝他再次起航。等到若干年后雨波重获成功,丽雯已患癌辞世,留下十岁的女儿被雨波带回京城抚养。
这是一个不为抵达,而处处为了成全的爱情故事。用我们当下的眼光来看,这样的爱情很是虚幻,古旧的就如一个刚出土的文物,但这种克制的爱却异常的感人,读者就像在听我们身边的长辈娓娓讲述自己的故事,处处都是无奈与压抑。这是刚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经历过四人帮倒台,走向改革开放的中国的那代人,青春刚刚萌发的印记,是那个大时代下,普通少年的壮志和情怀的缩写。
书中有大量简朴山镇的景色描写,就如一个窈窕淑女的美丽裙摆,把人物的心境,性格,故事中无法明说的含蓄情意通过这些细致的景色描写隐隐的透露给读者。让我们为他们的离别而忧伤,相聚而欢喜,永远的离别而伤怀。我们似乎是看到了我们自己年少的一场春梦,那么纯粹干净,却自知无法挽留,只能朝着我们未知的方向倚然而去。大时代里,我们不知道会流落何方,而我们的命运也无法掌控在自己的手中。像是一首挽歌,一首为逝去的年华怅然而唱的歌曲。
如果拿《纯真博物馆》和《1980》来比较,《纯真博物馆》是一首用尽全力去挽留爱情的悲曲,《1980》却是为了爱情去放逐的献歌。同样悲伤的结局,却是两种不同的感情。在我们的文化下,这种牺牲式的成全,似乎更能勾起国人的感触,阅读起来对那个特殊时代那些人的情感选择有更深的理解。
一弯清江水,从古至今孜孜不倦的流着,不知道到流向何方,就像人的命运。
我想这本书打动我的地方,不仅仅是故事本身,正是因为我曾经看过同样的山水,经历过土家的婚礼,知道每个普通的人后面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故事。他们从来不为外人道来,只是默默的藏在那些爬满皱纹年老的心底。这些普通人的故事,比他们自制的苞谷酒更加深久醇厚。
雨波跟着丽雯爬上五峰山去看她劳动改造的父亲。原本只是一个普通的老师,却在一场文革风波中被卷了进来,从此之后,人生被桎梏于这个贫穷偏僻之地,连带自己的女儿,也无法逃离。但是哪怕经历这么多风雨,哪怕已经沦为农夫,曾经的读书人,还是保留着自己独有的优雅生活方式。他与雨波虽只有寥寥数语的交谈,但是却敏锐地看出了雨波没有说出口的想法,鼓励他勇敢的走出去,去追求更加高远的人生。老人的人生从普通到辉煌,再到黯然退场,过程让人唏嘘。雨波问他,为什么遭受了这么多委屈和不公,还对这个时代充满信心?他也只是一边斟酒,一边说道“个体的悲剧,放在大时代的背景下,实在无足重轻”,并送他谏语“这个世界没有任何东西值得我们弯腰屈膝去拾取。人人都会遇到打击,只有打不垮的才能成为英雄。”
我们的青春不在80年代,我们有自己的故事。现代人的故事已经不是压抑,而是勇敢无畏的追求。新的时代,有新的色彩和爱情,那些历史中的普通人的故事却永远不会陈旧褪色,它们也许是一个时代的悲歌,却也是一个新时代的起点,让我们有机会环顾现在自由的生活和爱恋,心存感激,继续向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