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很艰难,我们会遇见不同经历的学生,特别是碰到那种软硬不吃,油盐不进的学生,要如何化解这种艰难?
于洁老师给我们总结了三个方面内容:一是不要打击要打动,二是不要绝望要希望,三是不要定势要开发。
讲座中,我印象最深的几个做法,分享给大家:
❤️1.记录成长:几百本的家校联系本记录成长点滴
于洁老师说,学生比谁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通过家校联系本,我们可以看到学生的多面。前三个月,学生可能会无话说,老师要多留言,三个月后,很多学生嫌格子小,写不下自己想说的话。
有个学生写下了自己家庭面临的困难,让于洁老师看到了他的艰难,有的人单单是活着,就已经耗费了洪荒之力,有多少人为几两碎银,为生活奔波?
“无悲悯之心,不能做教育”,于洁老师这样说,她能理解学生和家长的不容易,能帮忙的她尽量去帮忙做,能不请家长来学校尽量不请。
平时我们可能只会偶尔在学生作业上留言几句,不会把这个事做得如此认真,如此走心。于洁老师除了给学生写信,还给家长写信,用这样的方式走近学生、走近家长。
🧡2.展示作品:学生作品过塑挂展览墙
于洁老师多次强调要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扬长避短,重在“扬长”,并且给他们展示的平台,特别是对那些成绩可能不是很好的,要能发掘其他方面的优点。“我欣赏你”这句话应该是要发自我们内心的,也要让学生感受到这点。
夸。班级学生的优秀作品,如书法、诗歌、作文、绘画等,她把这些作品过塑,用一面展览墙展示出来。展示一个月,一个月后,再换一拨作品。
展示学生作品,平时我们可能也有做,但没有做得像于洁老师这么精致,我也经常把学生优秀作品贴墙上,但过一段时间,风吹日晒的,纸质的作品免不了发黄、残破,有的作品都不能看了,最后就一撕了事,一扔了事。
过塑成本虽高了点,但确实更有作品意识,过塑完挂展览墙上,风儿吹过,摇曳多姿,展示完后,作者也可以拿回去收藏。
❤️3.找出亮点:任何一个人都有闪闪发光之处
她给我们讲了小胖的故事,让在场很多人动容。小胖,是个从小父母离异的孩子,行为习惯成绩都一塌糊涂,于洁老师刚接手时,用了六个月时间去了解他,做了很多工作,但没有任何结果,她也觉得非常沮丧。
但于洁老师没有放弃,还是努力发现的小胖的优点,因为胖,共鸣腔特别好,就让他课前在班级大喊“安静”“把书翻到第几页”,同时她有个朋友在昆山广播站,让她朋友教小胖发音技巧,小胖进步很大。
时机成熟后,她就在班级举办“班级好声音”活动,小胖获得了好的奖项,对自己更有信心,于洁老师就是这样不遗余力、不动声色地为小胖刷存在感。
后来小胖从刚接手时总分100多分,到中考时总分500多分,学习进步很大,虽然中考时还是没有考上高中,但整个人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自信心提升了很多,擅长朗读和演讲,读职业学校时积极参加各种比赛,并取得很好的名次,后来还进入世界五百强企业工作。
于洁老师最后总结,教育是艰难的,但也是有方法化解这种艰难,简单地说,就是一颗真心一片真情。
最后,用于洁老师课件上两句话来和大家共勉:“偶尔沮丧,永远明亮,因为爱本身就是幸福的,无论是否有回报。”“花开固然让我们快乐,花若不开,我们也有努力在场的从容与快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