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电影《82年的金智英》有这样一段台词,“作为别人的妈妈,别人的妻子,偶尔也觉得挺幸福的,可是有时候呢,我又觉得自己像被囚禁在什么地方,绕过这堵墙,感觉会有出口,但是还是墙,走别的路也是墙。但是知道别人已经找到了出口,但是我因为没有那个能力,鲁莽了。”
这部电影更像是女人一生的缩影,上学、工作、结婚、离职、照顾孩子......像一个已经编好的程序代码,一行一行的执行着。在日复一日的生活里,渐渐的失去了自己。
女人在有了孩子之后,常常会为了家庭,放弃自己的事业和梦想,这份委屈和心酸,怎么破局,怎么走过这堵墙,找到自己的出口呢?
《掌控力》这本书,很好的从女人的自信、自在、自洽三个方面给出了许多的落地的建议,而书中大量的例证更是增添了不少可读的趣味性。
怎样才能自在得做你做喜欢的事
经济学中有一句话“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如果没有金钱作为支撑生活,怎么能自由自在,怎么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呢?
作者讲到她的一个朋友,在美国工作的第二年,父亲肺癌晚期,医院发了病危通知,她赶紧请假回北京。医生把她父亲从生死线上给拉回来了,但她却为难了。本来跟公司请了两周假,打算办完丧事就及时回去的,现在人救回来了,当然很好,可她该怎么办?是留在国内照顾父亲,还是回公司?左思右想,她还是按照计划在两周后回了美国,结果刚回来父亲就去世了,但她假期也用完了,不可能再回去了。
这样的故事我们常常都能听到,很多去大城市打拼的人,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年迈的父母留在老家,独守空巢已经于心不忍,可如果连父母去世的时候都无法在身边送上一程,就太让人难以接受了。
若财富自由了呢,这个时候是不是就可以留在老人身边,让彼此都不留遗憾。
那么钱到底能带给我们什么?是自由,是自尊,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底气。钱是个好东西,金钱面前不必清高。
怎么赚钱呢?《掌控力》这本书中讲了很实用的底层逻辑。赚钱的路千万条,总结起来不外乎这三种:用时间赚钱、用专长赚钱、用资源赚钱。
用时间赚钱,用更少的时间解决问题,你就比别人更值钱。这个就像零售和批发,零售是一份时间赚一份钱,而批发是一份时间赚多份钱。
用专长赚钱,打造自己的个人品牌,有将“绝活”结构化、系统化表达出来,卖给其他人。有一个朋友很喜欢研究汉服,在网络上发一些自己研究的心得,一年后,整理成册,发表了书,这就是用专长赚钱哦。
用资源赚钱,《纳瓦尔宝典》这本书中有这样一个观点,不要再把人分为富人和穷人、白领和蓝领了。现代人的二分法是“利用了杠杆的人”和“没有利用杠杆的人”。利用好你的资源,会带来意想不到的财富。
财富自由的重点,不是在财富上,而是在自由上,而真正获得自由了,才会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才会掌控自己的生活,才能好好的爱自己。
现在越来越多的职场女性,再也不想在“工作和生活的平衡”上浪费时间了。因为她们逐渐意识到自己要的并不是工作和生活的平衡,而是工作和生活的最佳组合和由此带来的总价值 —— 金钱、财富、话语权和影响力,以及对生活的掌控感。
《掌控力》这本书中,也在权力、人脉、向上沟通、建立个人品牌几个方面,详细讲解了怎样做才会在职场中站住脚,做一个优雅而自信的女人。
接纳自己,做自己人生故事的剧作家
初入职场,给领导做工作汇报的时候,刚说三句,就被打断了。有些人可能会马上调整状态,继续组织语言往下说,会后懊恼一阵就忘了。
而有的人会当场变得语无伦次,事后则会一直在心里骂自己:“怎么那么笨啊!嘴这么笨以后就不要再发言了!”。白天纠结也就算了,晚上躺在床上还想着这件事,就会影响睡眠,睡眠不好又会影响到第二天的状态,状态不佳会导致情绪更加敏感,一触即发,由此陷入恶性循环。
这样的时候,是不是特别想要打破这个怪圈,其实接纳自己的优缺点,承认自己的不完美,“你不是世界的中心,没人那么在乎你”。
其次,还要提醒自己要有慈悲心,也就是像对最好的朋友那样,对自己心怀善意,给自己需要的时间和关怀。最后要正视自己的痛苦,学着释放自己的负能量。怎么样释放,在《掌控力》这本书中也给了很好的建议。
以上这几个步骤,一定会对于怎么样接纳自己有所帮助。
我们理解的掌控力,是不是要做好计划,比如想要结婚了,就想到要孩子,想到自己是不是要辞职备孕;孩子上学了,又开始规划孩子上什么学校,学什么样的特长;想40岁创业,但是此刻30岁了,还一事无成,不知道自己该怎么样规划自己的人生?
其实这都是我们感到对自己的人生没有掌控,而产生的焦虑。
生活不可能完全按照我们所计划的发生。与其过度规划,不如学会与生活共舞。当你以自己人生故事剧作家的身份看待变化时,你就能慢慢学会把期望放在一边,专注于你可以控制的事情,摆脱焦虑,享受当下。
重视情绪,做真实的自己
看过一个报道,有位母亲因为辅导孩子学习,气绝身亡了。这真的是一个悲剧,我们能不能想想,如果这位母亲控制一下自己的情绪,是不是就不会发生这样的悲剧呢?
对很多女性,尤其是新手妈妈来讲,养育孩子就是最没有安全感的领域——因为我们没经验,而且太在乎。
在亲密关系里,我们要先安顿好自己,再满足伴侣,最后才是孩子。当你自我感觉足够好,你就会觉得:如果他们好,那很好;如果他们不好,我还要继续好下去。
《亲密关系》一书中讲道:“我们所看到的每件事,其实都是我们内心的投射。我们怎么评论别人,就是怎么看待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对我们最严苛甚至残酷、最不肯放过我们的人,不是别人,正是自己。
人生如渡,只有来时的船,没有归去的帆。最后与你风雨同舟的,只有自己。所有人都是过客,伴侣如此,孩子更是如此。
你说宣泄情绪有什么不对的吗?其实也没什么不对,就是有点浪费资源。有了情绪,给自己几分钟琢磨一下,就好像快递小哥千里迢迢给你送了个包裹,其实里面是个礼物,但你连看都不看就扔了一样,多浪费!所以琢磨一下看看是什么问题?处理的角度就会改变了。
自己改变了,就能带动身边的人改变,从“生气”到“委屈”到“羞耻”再到“孤独”,最后到“接纳”,从对他人的愤怒和对自己的苛责,到放下怨气,然后你就会看到,不仅仅是情绪,更是自己和他人。
写在最后
掌控时间,掌控情绪,掌控金钱,掌控精力......我们都是为了更好的掌控自己的人生。
《掌控力》这本书,作者用了大量的真实例证和生活中的小故事,来拆解了女性在当今社会上,怎么样才能掌控自己的生活,好好的爱自己,做自己一辈子忠实的影迷。
“我的确不完美,很脆弱,有时也会胆小,但这不能改变我勇敢、值得被爱、拥有价值感的事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