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 ,那些夏天,就像青春一样回不来,代替梦想的,也只能是勉为其难
我知道,吹过的牛逼,也会随青春一笑了之,让我困在城市里,纪念你
让我再尝一口,秋天的酒,一直往南方开,不会太久
让我再听一遍最美的那一句,你回家了,我在等你呢……
打扫卫生,放点音乐,无意中听到了宋冬野的这首《安河桥》。他的嗓音低沉喑哑,朴实真诚的歌词,没有华丽的技巧,却打动了人心。歌中安河桥承载了他的童年回忆,一份追忆,一份无奈,抑或是一点失落与感伤,这种怀旧的情绪。
安河桥是他的童年,在我这里,安河桥代表着一段人生,一段青春。确切地说,是安河桥北,又或者这个周边都算上,从西苑到颐和园北宫门,安河桥,农大南路,树村,上地,渡过了那段艰苦,又美好的日子。
初到北京,十几个同学租在双榆树的两居室,很小的客厅餐厅和厨房,我们基本也不用,那时候没做过饭,只在外面吃。培训的学校就在中关村大街的路边,住的地方离培训的地方近,每天步行十几分钟就好。还没有毕业,还是学生,也没有对象,干劲儿挺大。早上早起读读日语,放学以后继续用学校的机器练习代码,虽然日语现在废了,代码也不会写了。
后来房租到期,各自分散开,一部分人转到了安河桥北,一部分人去了西北旺,还有人去了树村。那时候的同学们,也都集中在这几个地方。
我跟着几个同学住到了树村。树村的房东特别热情,他单位在上地桥那边,介绍我去他们公司,只是专业不太对口。听说我的英语不错,让我看着他家孩子学英语,只是我有点降不住那个孩子,一个学期成绩也没见好。在那边住的时候,同学们的工作也慢慢有了着落,我也开始了我的第一份工作。
那个时候流行做淘宝店铺,班里几个男生开启了他们的创业生活,从最开始的手机充值,到实体业务,有几个干得有声有色,业务也越来越多。这些男生其实都是很聪明,对商机比较敏感的,听说有一个后来发展了快递业务,可以说是后来到现在一直很火的一个行业。
后来说树村拆迁,我们几个同学又住到安河桥北,我们两个人住在二楼的一个小房间,仅能放下一张床,一张桌子,还有一个简单的布衣柜。二楼有一个公共的水池,用来洗漱,要去外面的公共卫生间。我们买了一个电煮锅,晚上下班回去,不在外面吃的时候,自己回家煮点青菜面条,打上鸡蛋。
再后来,同学们陆续回老家,有的转行,有的成家,联系越来越少。我后来又跟第一家公司的同事住在一起,同事散了以后,又接上一个高中同学毕业到北京发展,我们又一起住到颐和园路东口,后来她回学校处理事情,我又联系上另一个高中同学,一直住到我快结婚,她也回了郑州发展。
安河桥,唱出来的是一种心情,一段岁月!就像8090都有自己年龄段要听的歌,代表着那段青春岁月!
![](https://img.haomeiwen.com/i5792085/011d33d5cafe2288.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