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胡歌 演员的意义(Part 2)

胡歌 演员的意义(Part 2)

作者: hugh_diary | 来源:发表于2018-08-19 15:12 被阅读15次

    ——2017年4月《智族GQ》

    痛苦与甜蜜

        当2013年年末,胡歌开始与“五号病人”一期一会之时,他并不知道,包括制片人侯鸿亮、编剧王丽萍在内的很多业内人士,都会坐在台下的观众席里。他也并没有预料到,这个身患绝症的建筑师,会为长期身陷瓶颈期的自己,带来无数崭新的机遇。

        这部话剧有很多关于胡歌的段子流传。开演前,他每天一个人背着包去排练,在排练场门口被粉丝堵住,签名一签就是半个多钟头。演出时,胡歌总是提前半个小时躺在舞台的病床上,在观众进场时就进入角色的状态。

        胡歌觉得以往自己演戏容易受干扰,饰演舞台剧的过程帮他克服了这个弱点。舞台上没有出错的机会,也不像电影、电视剧有镜头语言的帮助,而是要“完全自己掌控自己的表演”。为了在舞台上更好地演出,他不放过任何一次现场揣摩的机会,如饥似渴地观看话剧。

        2016年4月,香港演员谢君豪带着《南海十三郎》来到上海演出。他打电话邀请胡歌来看。“胡歌选中了一个日子,我说这天有两场,你要看哪场?”胡歌的回答让电话那头的谢君豪吃了一惊:“他说我两场都要看。”在让胡歌一举成名的《仙剑奇侠传》里,“老戏骨”谢君豪演李逍遥的师父酒剑仙。几乎从那时开始,胡歌就开始盼着能现场看《南海十三郎》。“我在很早之前就看过《南海十三郎》的电影,但我听说,最有光彩的还是话剧。我当时就盼着看这部话剧,一盼就是十几年。”

        从下午到晚上,胡歌在美琪大剧院的观众席窝了大半天,惊叹于一个好演员在舞台上的光彩。“其实这部戏讲了一个非常简单的故事,而且舞台美术、灯光都是上个世纪的了,但是只要这个人物一动起来,这些就都不重要了。”

        他常常察觉到自己与这些“演技派”、“实力派”的差距,不乏调侃。他曾在随笔中这样记录:“导演问我,在你和廖凡之间,上戏还有哪些演员。我第一反应是比我演得好,比他演的差的,应该有好几卡车人吧。”

        在一次颁奖礼上,他感谢与他在《生活启示录》中合作的女演员闫妮:她教会了他在悲剧中加入喜感,在喜剧中演出悲凉。

        《生活启示录》是《如梦之梦》后胡歌接演的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部电视剧。编剧王丽萍看过《如梦之梦》,对那个患绝症的建筑师“五号病人”印象深刻。一个大雨的晚上,王丽萍堵在凯旋路高架下,拨通了《如梦之梦》里饰演青年顾香兰的谭卓的电话,希望邀请胡歌出演自己的这部电视剧。

        “谭卓跟我说,您是老师,应该胡歌主动联系你。”王丽萍回到家,胡歌的电话如约而至。“他的回答特别可爱,他对我说,王老师,我非常想和您合作,但是我手上还有另外两个工作,您这个目前排在第三个。”

        大约是从这通电话开始,王丽萍因而对胡歌一直抱有极好的印象。她觉得胡歌“非常有教养,非常自律”。从一个演员的角度出发,他“演戏时勇敢、有创造力”,愿意为角色付出,并不在意身上属于帅哥和偶像的光环。他在《生活启示录》中所饰演的男主角鲍家明是一个身份并不光鲜的普通人——一个电脑维修工,与闫妮饰演的女主角有一段姐弟恋。在这部戏里,胡歌发现自己不再去关注一些表演技巧,而是从心理状态上找感觉。

        等到演《琅琊榜》的时候,他的第一场戏就让演对手戏的刘奕君震惊。那是一场梅长苏与谢玉在狱中的对手戏。胡歌饰演的梅长苏一一列举谢玉对赤焰军犯下的罪状。长达三页的台词,胡歌一个磕巴都没打。

        在制片人侯鸿亮找到胡歌之前,已经有粉丝把小说《琅琊榜》送到了胡歌手里。见完侯鸿亮,胡歌把这本没能来得及看的小说翻出来,觉得非常震撼。“当时感到,如果真的能够有一个好的编剧来改编,与以往我演绎的古装戏相比,这将会是一部很不同的作品。因为之前演的那些古装戏讲的还是偶像故事、男欢女爱、小人物成长,很少遇到这种江湖情仇又带有一些传奇色彩的。”

        电视剧中的“江左梅郎”精神高洁,沉默又自带威严。他是曼德斯塔姆笔下“地狱归来的人”:赤焰军被构陷,少将林殊从梅岭摔落,得到琅琊阁阁主救治,面目全非后,化名梅长苏重回大梁复仇。读小说时,胡歌并没有把自己的经历与浴火重生的梅长苏联系到一起。直到剧集播出之后,才不断地有人将这个问题抛给胡歌。

        “演员在塑造角色的时候,会借用自己的经历,我也会有一些这样的体会。但是刚刚接触到的时候并没有联系在一起。”当我问他,在演出的时候,借用曾经的经历,会不会感到痛苦。胡歌沉默了半分钟,然后慢慢地回答,“如果需要痛苦的情绪,那么他就是痛苦,如果需要的是甜蜜的回忆,那他就是甜蜜。”

    “演戏是一个探索人性的过程。”

        《琅琊榜》在前,《伪装者》在后,胡歌接连演了“山影”的两部戏。在拍《伪装者》的时候,胡歌看到了《猎场》的剧本,他觉得这是他从当演员以来看到的最好的剧本。“我当时跟公司说,不管什么条件,我都要去,都要演。”但是在给公司打电话之前,胡歌思考了有一两天。“为什么呢,因为好难演。就是对我来说,演的好,不仅过程会让我很过瘾,可能结果也会对我非常好。如果演砸了……”胡歌意味深长地笑了。

        最终没有抵挡住剧本的诱惑,胡歌还是决定要接这个戏——没想到这是“梅长苏”横空出世之后,胡歌接演的最后一个角色。拍《琅琊榜》和《伪装者》时,胡歌看到靳东的状态,再反观自己,发现简直一片贫瘠。他决定停下来,去体验生活。“你自己的修为,你的学识,你的经历……你想要观众看到什么,就需要你在生活中获取什么。”

        胡歌不是没有想过,假如当初自己选择了中戏导演系,人生是否会有什么不同?“我想想觉得有两种可能:一种还是当演员,因为读了导演系也可以演戏;另一种就是当一个导演,但是当得如何就不得而知了。”

        在梦想和现实之间几经徘徊踟蹰,如今的胡歌不再如十几年前那样耿耿于怀。用他自己的话说,“当导演的梦淡了”。他解释为什么不愿意做一个只喊“咔”的导演,骨子里还是出于对这个职业的敬重。同样的却步发生在摄影中。作为一个著名的摄影爱好者,胡歌无数次地拒绝了举办摄影展的邀约。“给我办展是因为我,而不是因为我的作品,这个照片如果是别人拍的话,根本就达不到办展的水平,我不想去做不专业的事情。”

        这份清醒源于胡歌性格中的自律,成型于十年演员事业中的回望与自省。在不同的场合,他曾经不止一次提到当年林依晨对自己说的话。“她说演戏是一个探索人性的过程,”胡歌悠悠地说,“她在很早的时候——在我还不知道在干什么的时候——就已经想的很明白了。”

        “那个时候,同样都是二十多岁的年轻演员,我觉得我已经挺好、挺优秀的了。我觉得我优秀是因为我很能吃苦,挺敬业的,我在拍戏现场也挺认真的。但是你从她身上,你就能感受到,我所自认为的这些优秀和好,在她的身上那只是一个基本。我觉得她是有使命感的演员,她的使命感在于,她觉得自己作为一个演员有责任通过表演去给观众传达一些东西。但是我那个时候根本还没有考虑过这些事情。”

        但是谢君豪记得,二十出头的胡歌,也在努力找寻自己作为演员的意义。“我印象最深的是,一次胡歌问我:当演员究竟为了什么?我回答他说,我当演员为了盒饭,”谢君豪回忆道,“并不是说为了盒饭才当演员,而是说演员是一种职业,也可以是一种兴趣。很多人愿意为兴趣爱好花很多钱,但是你满足了兴趣爱好,还能有盒饭吃,不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吗?”

        这番话当年的胡歌有没有听懂?“我想他一定是明白的,他现在也肯定有属于他自己的答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胡歌 演员的意义(Part 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gpci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