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熟练操作手机的拍照功能
1.1 准确对焦确保画面主体清晰
照片拍完后,画面中的主体模糊不清,而其他地方却很清晰。原因绝大多数是由于没有准确选择对焦点位置,对焦不正确。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手机距离主体太近,超出了手机能够自动对焦的范围。<重新调整手机与主体的距离>
准确选择对焦点位置是确保主体清晰地基础。
1.2精准测光确保画面曝光准确
拍照时,将手机测光点放在主要表现的画面区域进行侦测,得到的曝光才是最准确的,这是因为在测光时,得出的曝光参数不能兼顾到画面中的所有事物。所以有时如果不注意测光点的位置,在拍摄光比较大的场景时,就容易出现主体过曝或者主体过暗的照片。
<在晴天拍摄建筑物时,拍摄现场的光线会很强烈,建筑物受光不均匀。我们可以选择在顺光位置拍摄,以减少光比反差。准确的测光,可以让建筑物完美呈现在画面中。>
![](https://img.haomeiwen.com/i5488183/acfa663a8f971dd9.jpg)
1.3 灵活运用手机中的曝光补偿功能
在使用手机拍摄时,如果感觉拍摄出的画面比较亮或比较暗,我们可以通过提升曝光补偿增加画面亮度,或者降低曝光补偿减少画面亮度。需注意,提升或降低曝光补偿要适度,防止画面细节丢失。
在使用手机拍摄时,增加或降低曝光补偿的具体操作如下:当我们选择好对焦点的位置后,手机屏幕会出现一个‘小太阳’的标识,我们可以点住这个‘小太阳’,同时上下滑动,就可以达到增加或降低曝光补偿的目的。
<如果向上滑动‘小太阳’来增加手机曝光补偿,会导致画面过亮。
用手机拍摄明暗反差较大的场景时,可以通过向下滑动‘小太阳’来较少曝光补偿,让画面曝光不足,使明暗对比效果更加明显。>
1.4 利用构图线辅助取景构图
1.5 定时拍摄的应用
短时间的定时(2秒、3秒)设置一般不会用作自拍,常会配三脚架使用,用于拍摄微距或是其他需要保持相机稳定的拍摄题材。10秒定时通常用作自拍或合影时使用,将手机固定在三脚架上,或将手机放置在一个稳定的位置进行拍摄。
<拍摄微距照片时,将手机定时设定为2秒并配合三脚架,可以拍摄出非常清晰的微距照片。>
![](https://img.haomeiwen.com/i5488183/27f271c49fb8e064.jpg)
1.6 HDR照片展现画面更多细节
1.7高速连拍记录精彩瞬间
1.8 闪光灯的正确使用
开启手机的闪光灯拍摄,要控制好手机与主体之间的距离。距离太近,容易造成曝光过度。距离太远,又起不到补偿效果。<需要将背景表现出来的,不适合使用闪光灯>
1.9有趣的全景拍摄功能
普通的全景拼接拍摄
保持手机的稳定性以及拍摄时的水平角度,要避免在拍摄过程中有任何的垂直移动或是倾斜 。
拍出同一人物多次出现在画面中的趣味效果
方法:
1. 让人物先站在全景画面的最右侧或最左侧,然后按下全景拍摄的快门,此时人物出现在画面中。
2. 当镜头将人物所在区域拍摄完成后,镜头继续移动,而人物从镜头移动的相反方向,从拍摄者背后再次绕到镜头即将拍摄到的画面区域。
3. 等镜头将人物所在区域再次拍摄完成后,继续移动镜头以完成全景拍摄,人物可以再次从镜头相反方向绕过拍摄者,在镜头即将拍摄的区域,提前摆出新姿势。
4. 注意拍摄者的移动镜头速度一定要慢。按照之前的步骤以此类推,完成全景画面的拍摄,人物将出现很多次。
![](https://img.haomeiwen.com/i5488183/0fb099ffbde52639.jpg)
1.10 Android系统手机中的不同测光区域
矩阵测光:对画面中整体区域的光线强弱和色彩等情况进行侦测分析,之后自动得出一个曝光值。这种测光模式适合场景中光线、色彩等反差不大的情况。
中央重点测光:是指将测光的重点放置在画面的中心约占75%的区域。在光线色彩反差较大的情况下,这种测光模式比矩阵测光更加容易控制效果。
点测光:是指仅对画面中较小区域(约占整体面积的1.5%~3%)进行测光,测光点所侦测的画面非常小,但所测到的结果非常精准。这种测光模式适用于场景光线反差很大,或主体在画面中所占比例很小的时候使用。
ISO:感光度,相机对光线的敏感程度,感光值越高,画面越亮。
S:快门速度,快门速度控制相机进光量,快门速度越慢,进入相机的光线就越多,画面也就越亮,快门速度越快,进入相机光线越少,画面也就越暗。
EV:曝光补偿,曝光值越高,画面越亮,反之越暗。
AF:对焦模式,AF_S单次自动对焦,可用于拍摄静止的物体;AF_C连续自动对焦,可用于拍摄移动的物体;MF手动对焦。
白平衡调节功能:其中WB模式可通过滑动屏幕上的滚轴来设置色温值。
网友评论